党员干部要着力提高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作者:喻云林来源:《求知》 2020年第7期喻云林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提高党员干部的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
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度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部署要求,着力提高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天津的执行实施贡献力量。
一、要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制度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
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实践、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了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立、完善、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一个国家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好不好、优越不优越,实践是最好的试金石,正所谓“现实的成功是最好的理论,没有一种抽象的教条能够和它辩论”。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1952年至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679.1亿元跃升至99.08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19元提高到7.08万元。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特别是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40多年来让8亿多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对世界减贫事业的贡献率超过70%,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年,我们将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
可以说,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外,没有任何一种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能够在这样短的历史时期内创造出这样的奇迹。
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党和人民的一次集体“大考”。
面对这场“大考”,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及时提出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加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
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作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广大医务工作者日夜奋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即动,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打响了疫情防控战。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交出了令人敬佩的“中国答卷”。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赞叹说:“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
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反观西方一些国家,在这次疫情面前应对乏力、手足无措、治理无序,错失了我国为世界抗疫赢来的宝贵时间,以至于疫情快速扩散蔓延。
面对疫情的“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集中展示了中国道路的强大生命力、中国精神的强大凝聚力和中国治理的强大制度威力,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特别是制度自信的生动教材。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
从我市来看,天津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紧要关头。
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深刻认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完善治理体系,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对冲风险挑战。
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定“四个自信”,毫不动摇把制度优势坚持好、发展好,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力量。
二、要牢牢把握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关键环节一要牢牢把握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这个根本。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是“中国之治”的“根”和“魂”。
只有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让党的领导这个最大优势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才能推动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
在当代中国,坚持党的领导的核心要义就是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在这次疫情防控重大斗争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程全面统筹调度,亲临防控一线指挥部署,为我们应对重大风险、打赢疫情防控战确立了根本方针、提供了战略指引,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心系百姓的人民领袖情怀、总揽全局的高超政治智慧、进退裕如的战略运筹能力和无我坚毅的崇高境界品质,充分展现了我们党的强大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事实再次证明,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规律的指引、历史的昭示、时代的呼唤,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的“定海神针”。
党员干部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把“两个维护”作为党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来遵守,自觉淬炼对党的核心领袖的绝对忠诚,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习近平总书记有要求我们就要见行动,决不能打折扣、作选择、搞变通,确保党中央令出即行、有禁即止。
要认真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做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工作的若干规定》,聚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抓“六稳”促“六保”、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等重大战略任务,进一步压实政治责任、领导责任、工作责任,以最高摆位、最强力度全力推动落实,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战双赢”。
二要牢牢把握基层基础这个重心。
在这次疫情防控斗争中,我们把基层作为防控的重点和关键,加大基层防控力度,每个村、社区都行动起来,织密筑牢基层防控网,为打赢这场战役提供了坚实基础。
进一步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要突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入落实“战区制、主官上、权下放”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实施方案,压实基层吹哨和部门报到责任,完善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机制,切实增强调度指挥能力,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要突出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坚决摒弃“怕老百姓占便宜”的错误观念,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切实增强“向群众汇报”意识,扎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经常性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用心用情解决好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微治理”释放出大能量,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突出赋能与“减负”并重,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推动更多社会资源、管理权限和民生服务下放到基层,推动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投放到基层,有效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要认真贯彻《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精神,深入落实市委关于为基层减负的各项措施要求,紧盯老问题和新表现,全面检视、靶向治疗,坚持不懈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使基层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抓治理、抓服务、抓落实。
三要牢牢把握改革创新这个动力。
当前,天津全面深化改革正处在攻坚期。
只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革除宿弊,在守正出新中实现自我跨越,才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落实各项任务,聚焦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把制度建设与推进依法治市结合起来,与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与建设文明城市、文化强市结合起来,与保障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着力固根本、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要着力激发改革创新精神动能,认真落实市级机关处长大会精神,在思想作风上来一场彻底的自我革命,进一步打开脑袋上的“津门”,自觉转变思维理念、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坚决摒弃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思维定式,坚决抛弃与新发展理念不相适应的陈旧逻辑,切实立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破除官气盛、官威盛、官僚盛“三官”,平掉保守关、私欲关、架子关“三关”,做攻坚克难的“中坚”、不做难被攻破的“中艰”,做落实执行的“中畅层”、不做阻塞凝滞的“中梗阻”,做续航加热的“中继站”、不做“上热中温下冷”里的“中温层”,奋力争当新时代改革开放排头兵。
要注重运用科技手段创新社会治理,不断增强对现代科技的适应力、掌控力、驾驭力,跟得上、用得好、管得住,特别是要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大增量”。
三、要着力提高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一要加强思想淬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新时代的纲领、旗帜和灵魂,是做好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
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项重要而长期的政治任务,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推动学习贯彻走深走心走实。
要认认真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学习新思想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深入领会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着力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
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思考谋划推动工作,首先要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津沽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要加强政治历练。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涉及一系列重大原则性问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