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制作专业核心课程简介及课程教学大纲1、电视节目制作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了解摄录设备的基本原理,运用理论讲授和实践练习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彩色电视摄像机、录像机及其附件等前期设备的操作和使用。
主要内容:节目制作基础、彩色电视摄像机、磁带录像机与电子编辑、视频切换台与电子特技、音响技术基础。
学时安排:第二学期,共68学时《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是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相关理论课程的实际应用,它指导专业实践课程更好地完成电视作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通过本门课的学习,让学生对电视技术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对电视系统中的各种音视频设备不但能正确地操作维护使用,而且会充分有效地运用制作设备,设计新功能,适应不同环境不同场合的要求。
同时,熟悉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的各个流程和艺术方面的要求,从艺术和技术两个方面保证各类节目制作过程的顺利进行。
学习本课程应先修过《电视摄像》、《摄影基础》等课程,最好学习过一些与电子、光学等有关的课程。
2.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课程体系结构,掌握本门课程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国内电视节目制作设备理论、实践的最新发展。
〔2〕本课程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不仅讲授与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在课堂中还要通过教具、多媒体等多进行展示,注重启发式教学,多让学生进行设备的实际操作。
〔3〕本课程应结合实例分析。
对国内外比较经典的各个类型的电视节目,包括专题片、影视剧、新闻、晚会等进行整理分类和分析,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
〔4〕本课程着重强调实践环节。
在学习中要求学生能熟练操作各种设备,在课程结束前制作出独立的电视节目短片。
〔5〕本课程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觉形成。
对节目的画面、音乐、音响等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3.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熟练操作、配接电视系统中的各种音视频设备。
〔2〕能搭建基本电视制作系统。
〔2〕熟悉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对每个环节都有准确的把握,包括节目制作前期准备,设备的维护,制作过程中应急情况的处理等。
〔3〕能独立完成电视短片的制作。
4.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1〕理论授课、课堂演示、看片分析、实地讲解、课堂讨论及作品互评的教学方法。
〔2〕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演示设备、回放作品、等都要突出有代表性的进行分析。
〔3〕每个学生都必须独立完成的电视短片的制作。
〔4〕每个学生都要有实际操作设备的过程。
二、课程知识结构1.基本知识结构本课程知识由两大块构成:电视节目制作基础理论知识、电视节目制作设备的原理、操作维护。
〔1〕电视节目制作的基础理论知识:本课程的导入知识,包括电视系统的组成、色度学、电视节目制作流程等内容。
主要是电视节目制作基础的内容。
〔2〕电视节目制作设备操作实践: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包括摄录编设备、电视播控设备、后期制作设备、音频设备的简单工作原理和操作使用以及维护。
主要是的内容包括摄像机、磁带录像机与电子编辑、视频切换与电子特技和音频技术基础。
这两块知识呈递进态势,以第一部分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在电视节目制作设备操作实践的学习过程中,对各种设备进行分析和实践,为能熟练操作各种设备,独立做好电视节目做好技术上的准备。
主讲教师根据本大纲制定具体的授课计划。
2、教学内容学时分配表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部分电视节目制作基础知识一、电视系统的基本原理1.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电视技术,对光学色度学理论等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有所感悟。
了解彩色电视系统中的一些基本传输原理,对电视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有所认识。
同时,掌握电视节目制作的流程和方式,同时把握电视节目的标准化要求和质量评价体系。
2. 教学内容〔1〕电视信号相关基础知识。
〔2〕色度学基础知识。
〔3〕彩色电视制式介绍。
〔4〕节目制作的三种方式。
〔5〕节目制作流程。
〔6〕电视节目的标准化要求和电视图象的质量评价。
3. 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要求:〔1〕了解:电视信号的形成和特点,色度学基础知识,电视制式相关内容。
〔2〕熟悉:节目制作不同方式的特点和应用,电视节目制作环节,电视节目质量的标准化要求和节目质量的评价体系。
〔3〕掌握:色温等基本概念,电视节目制作的方法和流程,制作系统各部分的组成和功能。
作业与实践要求:〔1〕能理解电视系统中的一些基本术语,对电视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有所认识。
〔2〕能简单分析一个小的电视节目制作系统。
〔3〕能设计一个节目制作的全过程。
4.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为主,辅以实地分析和讨论。
5. 教学学时10学时理论讲授。
第二部分电视系统中设备的原理操作与维护二、彩色电视摄像机原理使用和维护1.教学目的通过理论授课和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摄像机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不同形式的视频信号形成的过程以及不同信号形式和图像质量的关系。
了解摄像机规格和技术指标并对视频信号清晰度充分认识。
2.教学内容〔1〕摄像机的类别。
〔2〕摄像机的规格和技术指标。
〔3〕摄像机的工作原理。
〔4〕摄像机的构成、作用及主要技术调整。
〔5〕摄像机的维护及操作的基本要求。
3.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要求:〔1〕了解:摄像机的类别、规格及工作原理。
〔2〕熟悉:摄像机的技术指标、构成与作用。
〔3〕掌握:摄像机的主要调整与日常维护。
作业与实践要求:〔1〕实际操作摄像机了解摄像机的功能键和接口。
〔2〕会摄像机光圈、焦距、白平衡等的调整。
4.教学方法理论讲授和实践结合。
5. 教学学时12学时理论讲授。
三、磁带录像机原理操作与电子编辑1.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磁带录像机的原理、分类、性能、各种格式录像机的特点;电子编辑系统的基本构成、功能、电子编辑方式及编辑控制器的操作维护学会用录像机进行电子编辑。
2.教学内容〔1〕磁带录机概述及原理。
〔2〕数字录像机及操作使用。
〔3〕电子编辑系统和电子编辑方式。
〔4〕电子编辑的使用。
3.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要求:〔1〕了解:录像机性能指标和电子编辑的方式。
〔2〕熟悉:数字录像机。
〔3〕掌握:录像机的使用和电子编辑的操作。
作业与实践要求:〔1〕能操作录像机熟悉接口和功能键。
〔2〕能编辑一个小短片理解讨论编辑工作的流程和方式。
4.教学方法理论讲授与实践结合。
5. 教学学时14学时理论讲授。
四、视频切换台与电子特技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视频切换台组成、功能和切换原理,学会使用切换台。
了解电子特技并能应用到节目制作中。
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系统中其他视频设备的作用和功能和一些数字制作新技术。
2.教学内容〔1〕视频切换台。
〔2〕电子特技。
〔3〕视频设备和数字制作技术简介。
3.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要求:〔1〕了解:视频制作设备和数字制作新技术。
〔2〕熟悉:视频切换台操作。
〔3〕掌握:电子特技在节目中的应用。
作业与实践要求:1.用电子特技制作一段节目。
2.查阅课外资料谈谈对数字新技术的了解。
4.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了解特技和数字新技术。
5. 教学学时14学时理论讲授。
五、音响技术基础1.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声学基本知识、音响系统的基本功能,了解音响制作过程中声音的录制、加工处理合成与画面的相互关系和声学评价标准。
掌握主要设备调音台传声器性能指标,链接方法。
2.教学内容〔1〕声学基础知识。
〔2〕音响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
〔3〕传声器和调音台组成和性能指标。
〔4〕音响制作和声学评价。
作业与实践要求:1、能操作调音台制作节目。
3.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要求:〔1〕了解:声学知识。
〔2〕熟悉:音响设备。
〔3〕掌握:调音台应用。
4.教学方法理论教授、实际操作相结合。
5. 教学学时14学时理论讲授。
四、教材与教学设备1.教材和参考书《电视节目制作》主编梁小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参考书《电视节目制作手册》赫伯特.泽特尔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电视节目制作》孟群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教学设备要求多媒体教室、丰富的影像资料。
节目制作设备。
五、课程考核1.考核方式:按平时作业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定。
平时成绩占60%,期末考试成绩占40%。
2.平时作业应加大学生对设备的了解使用,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3.期末试卷以笔试闭卷为主,试题淡化识记性题目,强化实际应用题目。
2、电视摄像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电视摄像的基本理论,掌握摄像的基本技术、表现方法和技巧,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内容:摄像机的基本操作、画面的拍摄和各种镜头的运用。
学时安排:第三学期,共96学时《电视摄像》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是专业实践课程或节目制作流程中很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是注重理论性,知识性,更强调实践性的应用型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了解电视摄像的基本原理,掌握摄像机的各种操作规程与操作方法,并能使用摄像机,准确地摄取指定的景物,符合我们的设想与艺术构思。
学习本课程应先修过《摄影基础》以及有关静态视觉设计方面的课程。
同时本门课的学习,又为《电视编辑》、《电视专题创作》、《纪录片创作》等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课程体系结构,掌握本门课程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国内外摄像活动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
〔2〕本课程在教学中要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不仅讲授与节目制作专业相关的知识,而且可涉及社会学、传播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等方面的知识。
〔3〕本课程应重视结合实例讲授。
对国内外典型的影视作品〔如经典广告、优秀影片、电视散文、电视剧等片断〕及先进的拍摄方式进行搜集和分析,课堂教学与行业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白学有所依、学为何用。
〔4〕本课程强调实践环节。
在学习中要求学生在观摩优秀影视作品的同时,从中领会到电视摄像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并能够按要求分组拍摄规定的电视画面,最终完成一部电视短片。
〔5〕教学要求有三个层次:了解:即做到知道,识别。
熟悉:即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解释,并能归纳总结。
掌握: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在理论掌握的基础上能熟练应用于实际3.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电视摄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能把多种学科的内容、技术和电视摄像艺术相结合。
〔2〕熟悉电视摄像师的创作过程,能与电视节目制作的其他环节相配合。
〔3〕掌握蒙太奇思维的基本思想,并能运用蒙太奇思维来指导电视摄像工作。
〔4〕熟悉摄像机的操作和各个功能按钮,并能进行熟练操作。
〔5〕掌握电视摄像的基本技术和技巧,并能灵活运用,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