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试题2.5.光与热1.填空题(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________,光源可分为________和热光源。
(2)________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3)光强温度就__________,光弱温度就(4)阳光照射的地方是,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是__________。
(5)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___________。
2.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下各种物体的温度应该是一样的B光源在发光的同时一定也在发热 C.物体温度受光照强度影响(2 )用一面镜子将阳光投射到一张纸上,比两面镜子将阳光投射到同一张纸上的亮度()。
A.暗B.亮C.相同(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阳处的温度等于背阴处的温度B.向阳处的温度高于背阴处的温度C.向阳处的温度低干背阴处的温度(4)下列关于强光和弱光携带的热量情况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强光携带热量多B.弱光携带热量多C.强光和弱光携带D.热量一样多(5)用镜子将阳光投射到纸上,再用温度计测量纸上的光斑处的温度。
用一面镜子与用多面镜子相比,温度计测得的温度()。
A.较高B.较低C.一样3.连线题。
太阳白炽灯萤火虫冷光源酒精灯荧光灯热光源烛光4.判断题。
(1)凹面镜又叫凹镜,它能利用光的反射原理会聚光线。
( )(2)太阳灶是利用凸面镜原理做成的。
( )(3)我们不可以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直接看太阳。
( )(4)一片平面镜也能会聚光线。
( )(5)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列曾用凸透镜会聚光线获得高温去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制得了氮气。
( )5.画图题。
画出光线照射凸透镜和凹面镜后的路线图。
6.简答题。
(1)请你解释一下太阳灶的工作原理。
(2)放大镜能点燃枯叶吗?使用放大镜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7.普里斯特列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家。
有一天,他把一种化学物质放置在玻璃钟罩内的水银面上,用透过放大镜的光照射这种化学物质,结果发现这种化学物质被分解了,并放出了一种气体。
他经过实验发现这种气体可以使蜡烛燃烧,火焰非常明亮。
(1)普利斯特列发现的这种气体是( )。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2)下列关于放大镜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使用放大镜能清楚地看到分解的过程B放大镜能会聚光线,得到强光和高温C.放大镜是一种凹面镜,它能会聚光线8.下面是某小组探究光的强弱与温度关系的实验。
请结合下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1)本组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
同时用_______面镜子反射阳光时,光线最强。
(2)根据测量的数据,画出柱状图。
(3)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制作冰透镜:在碗里盛人多半碗水,再将碗放入冰箱的冷冻室使水结冰。
待水结冰后将碗取出,往碗的外部浇一些温水,然后取出碗形的冰块,“冰透镜”就做成了。
把冰透镜放在阳光下,并不断地调整冰透镜的位置,使最亮、最清晰的点会聚在火柴头上。
(1)请画一画上述实验中的光线经过冰透镜的路线图。
(为了同学们画图方便我们将冰透镜画成放大镜)(2)一段时间过后,火柴头会发生什么变心?请解释一下原因。
10.某市森林景区突然发生火灾,经过消防队员的积极努力,大火被及时扑灭了。
这是一个禁烟的景区,火灾发生的那天阳光充足,游客也不多。
景区的工作人员对于火灾的防护措施非常到位,不可能有火星出现。
那么这场大火是如何发生的呢?调查人员通过监控录像发现了原因:火灾发生的那天早晨,一位工作人员不慎将未喝完的矿泉水瓶遗落在路边的枯草堆中,火灾就是从那里开始的。
你能解释一下矿泉水瓶是怎样引发火灾的吗?答案解析:1.(1)发热;冷光源 (2)太阳 (3)高;低 (4)向阳面;背阴面(5)温暖(或热量)【解析】(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光源可分为冷光源和热光源。
(2)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3)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4)阳光照射的地方是向阳面,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是被阴面。
(5)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2.(1)C (2)A (3)B (4)A (5)B【解析】(1)物体的温度受光照强度的影响。
光照强度越大,温度越高;光照强度越小,温度约低(2)用一面镜子将阳光投射到一张纸上,比两面镜子将阳光投射到同一张纸上的亮度要暗。
因为光线汇聚多,越明亮。
(3)向阳处的温度高于背阴处的温度。
因为向阳处的温度更能多的汇聚光线。
(4)强光携带的热量要远远大于弱光带来的能量。
(5)光照越多,越明亮,温度越高。
所以多面镜子的温度高。
3.【解析】太阳属于热光源,荧光灯、萤火虫属于冷光源。
热光源可以散发热量。
用来照明灯。
4.(1)1 (2)0 (3) 1 (4)0 (5)0【解析】(1)凹面镜又叫凹镜,它能利用光的反射原理会聚光线。
(2)太阳灶是利用凹透镜原理做成的。
(3)我们不可以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直接看太阳,否则会对眼睛造成损伤。
(4)一片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无法汇聚光线。
【分析】明白凹面镜和凸透镜的或像规律。
5.【解析】光线经过凸透镜会穿过凸透镜,在焦点上形成一个点。
凹面镜会反射光线。
6.(1)太阳灶是利用凹面镜原理做成的加热工具。
它利用反光板拼装成一个大型的凹面镜,利用凹面镜能会聚光线的特点将太阳光会聚到一点,加以利用。
(2)放大镜是一种凸透镜,能会聚光线,可以点燃枯叶。
我们不可以用放大镜直接看太阳,以防止对眼睛造成伤害。
【解析】(1)太阳灶的工作原理;利用凹面镜原理做成的加热工具。
它利用反光板拼装成一个大型的凹面镜,利用凹面镜能会聚光线的特点将太阳光会聚到一点,加以利用。
(2)放大镜是一种凸透镜,能会聚光线,可以点燃枯叶。
我们不可以用放大镜直接看太阳,以防止对眼睛造成伤害。
7.(1)B (2)B【解析】(1)氧气能助燃烧。
AC都可以。
(2)放大镜能会聚光线,得到强光和高温。
8.(1)光的强弱与温席的关系;3(3)对于同一种热光源,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解析】对于同一种热光源,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在进行探究实验时,要注意运用控制变量法。
(2)火柴头会燃烧起来。
冰透镜具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当太阳光通过冰透镜,会聚的光线会使火柴头升温,温度升到一定程度后,火柴头开始燃烧。
【解析】冰透镜具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当太阳光通过冰透镜,会聚的光线会使火柴头升温,温度升到一定程度后,火柴头开始燃烧。
【分析】凸透镜能够汇聚光线,产生热量。
10. 未喝完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起到会聚光线的作用,在光线充足、炎热的天气可能会引发火灾。
【解析】未喝完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起到会聚光线的作用,在光线充足、炎热的天气可能会引发火灾。
【分析】水瓶类似凸透镜,能够汇聚光线,产生热量。
五年级上册科学习题-2.3 光是怎样传播的1.填空题。
(1)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_____万千米。
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大约需要_____分钟。
(2)观察光传播的路线时,_____用眼睛直接对着很亮的光源。
(选填“能”或“不能”)(3)如果你正午时站在太阳光下,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身体左侧,那么你面对的方向是_____;如果影子在身体的后方,那么你面对的方向是_____。
(4)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光是沿_____传播的。
2.判断题。
(1)如果太阳在大树的左边,那么大树的影子就出现在大树的右边。
( )(2)因为太阳光向四面八方射出,所以光是沿曲线传播的。
( )(3)黑夜里,打开手电筒,灯光照亮了前面的路,这说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 )(4)参加文艺晚会时,舞台的灯光效果五彩斑斓,我们发现只有彩色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 )(5)当乌云快要完全遮住太阳时,会有光线从乌云边缘洒下,它是随意传播的。
( )3.选择题。
(1)下列能证明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是( )A.光从太阳到地球大约需要8分钟B.白天能看到书上的字C.夜晚城市上空有很多光柱(2)在排一列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是因为( )。
A.光速极快B.光的反射C.光沿直线传播(3)在做验证光的传播路线的实验时,三张卡纸上打洞的位置是( )。
(4)下列关于光的传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光像射线一样向四面八方射出B.光是直直的向前照射的.C.光是沿着曲线传播的(5)在做验证光的传播路线的实验时,应该做( )实验。
A.1次B.2次C.多次(6)下列空管中,当我们用激光笔照射( )的一端时,会有光从另一端射出。
(7)光在水中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A.直线B.曲线C.折线 4.画图题。
4.画图题。
画出下列光源所发出的光的传播路线。
5.简答题。
(1)为什么说我们每天看到的太阳大约是8分钟之前的太阳?(2)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3)解释一下影子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6.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
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屏幕上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1)小孔成像这种现象说明了光的什么性质?(2)请画出下图中的箭头经过小孔后,在接受屏上所成的像。
7.夏天,我们总会遇到雷电天气。
雷电是云层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电荷在放电时产生的电火花,既有光也有声,这说明雷声和闪电是同时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1)既然雷声和闪电是同时产生的,为什么会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2)小军说:“闪电形状千姿百态,说明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你认为小军的说法对吗?为什么?答案解析部分1.(1)30;8 (2)不能 (3)东方;南方 (4)直线【解析】(1)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
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大约需要八分钟。
(2)如果光线直射眼睛,会造成眼睛的永久性所损伤。
(3)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4)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分析】明白光线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了解影子和太阳的方向总是相反的。
2.(1)1 (2)0 (3)1 (4)0 (5)0【解析】(1)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如果太阳在大树的左边,那么大树的影子就出现在大树的右边。
(2)太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黑夜里,打开手电筒,灯光照亮了前面的路,这说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4)无论什么颜色的光线,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5)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
【分析】无论什么情况下,光线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3.(1)C (2)C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