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学:控制、传感技术、视觉、智能/ (美)付京逊,R.C.冈萨雷斯,C.S.G.李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TP242/23如果搞设计的话,可参考:机器人技术手册/日本机器人学会编科学出版社1996 TP242-62/1机器人机械设计/龚振邦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虽然有些旧,但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下面这些是我从图书馆以“机器人”为题名搜的一些书名,哈哈,还不少。
机器人应用技术/孟繁华编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8906 TP242/25机器人运动学及动力学/王庭树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1 TP242/26机器人控制工程/徐缤昌,阙志宏编著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1.5 TP242/30机器人学/李自茂编译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TP242/31机器人技术导论/ (法)科依费特,F.,奇罗兹,M.著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 TP242/32机器人系统仿真及离线编程资料汇编/智能机器人情报分析研究项目组,哈尔滨工业大学智能机器人情报站编黑龙江省力学学会1990 TP242.6/3机器人与控制技术/诸静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 TP242/34机器人控制基础/吴芳美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1992 TP242/35机器人机构学/马香峰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TP24/5机器人原理及其应用/蔡自兴编著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8 TP242/19机器人与人类心智/(美)勃克斯著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TP18/52机器人的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廖炯生主编科学出版社1994 TP242/39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吴瑞祥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4 TP24/6机器人/周新伦,关绮玲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 TP24羽0机器人视觉技术/钟玉琢,乔秉新,李树青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1994 TP24羽1机器人学/熊有伦,丁汉,刘恩沧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TP242/38机器人上战场/叶路,别拓仑编著科学普及出版社1995 E919/15机器人机械设计/龚振邦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 TP24羽2机器人技术基础/熊有伦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TP242/44机器人控制技术/孙迪生,王炎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机器人技术手册/日本机器人学会编科学出版社1996 TP242-62/1机器人在电子工业中之应用/ ()米勒氏(Miller,R.K)著台湾行政院国科会科学技术资料中心1983机器人操作的数学导论/ (美)摩雷(Murray,R.M.),(中)李泽湘,(美)萨思特里(Sastry,S.S.)<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TP242/47机器人和机械手控制系统/(苏)尤列维奇(©peBuq,E.0.)著新时代出版社1985 TP24/1机器人的发展/萧展南编著万里书店[19?] TP242/2机器人技术/(日)合田周平,木下源一郎著科学出版社1983 TP242/3机器人基本原理/杜德炜编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 TP242/6机器人/(日)中英昌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6 TP242/10机器人工程学手册/ ()沙福(Safford,E.L.)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5 TP242/12机器人操作手:数学、编程与控制/ (美)保罗(Paul,R.P.)著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TP242/13机器人学导论:力学与控制/ (美)克雷格(Craig,J.J.)著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7TP242/15机器人技术/范印越编电子工业出版社1988 TP242/16机器人工程导论/吴广玉,姜复兴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8 TP242/17机器人概论/ ()霍兰(HollandJ.M.)著新世界出版社1985 TP242/18机器人工程学:计划•设计•运用/柴田勉编著大海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6 TP242/20机器人控制/陈明哲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89 TP242/21机器人学:控制、传感技术、视觉、智能/ (美)付京逊,R.C.冈萨雷斯,C.S.G.李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TP242/23机器人研究发展问题之探讨/程士编译科学技术资料中心1982 TP242/27机器人:探索它的历史和前景/(日)牧野贤治著北京出版社1981 TP242-49/1机器人能改变人类吗?:机器人生命人类的将来/(日)加藤一郎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机器人基本知识/刘兴良编著新时代出版社1986 TP242-49/4机器人学入门/ (美)贺尔(Hall,E.L.),贺尔(Hall,B.C.)著天津大学出版社1987 TP242.2/7机器人的机构与控制/郭俊良,王培士编译全华科技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8机器人技术基础/陈哲,吉熙章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2012机器人发展12个趋势2012-03-22 06:52:07 10027次阅读11次推荐稿源:0条评论cnBeta原创独家感谢机器人社区的投递2012机器人会往什么方向发展?尽管2012年已经过了173,但CROPEN认为有必要花些时间对未来几个月机器人发展做下预测。
由于没有时间机器这类东西,所以预测的依据来自一些机器人行业的长期观察员,包括自动机领域和Hizook(著名的机器人博客),以确保CROPEN 的预测内容尽可能准确。
同时请了一些不同背景的机器人专家,征求他们对2012机器人发展的意见看法,“专家小组”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总结大家的建议,最后压缩到12个项目,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应为许多想法都很伟大。
(感谢,机器人专家们!)在做挑选时,尽量避免那些“长期趋势”的领域,如环境机器人,娱乐和玩具机器人。
主要专注于新兴领域,同时注意资本流向,例如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牵头的全国机器人倡议,计划将投入大量的资源发展可与人合作的机器人,还有DARPA的部分机器人研究项目。
欧洲的框架计划资助的“认知系统和机器人”,这项计划可以服务于人们日常的工作生活。
还有如在亚洲,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医疗机器人发展已经长达数十年。
CROPEN不会试图做一个全面的2012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这里所描述的趋势类似“热图”,强调机器人行业有前途的领域和技术,包括人工智能,我们知道会有许多读者不同意我们的观点,真诚希望听到你的意见和看法,如有什么想法请电邮或直接回复评论。
不过有一件事是肯定的:机器人正经历一个神奇的时代,未来会更加精彩。
1.协作机器人:机器人助手和伙伴机器人控制通常有两种方式,直接遥控和充分自我控制,问题是遥控很麻烦,充分自我控制往往如科幻电影。
可以从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人类和机器人协作完成任务,比如下图的PR2机器人递药给人。
美国国家机器人倡议(NRL)提供7000万发展协作机器人项目,目标是把机器人从工产和实验室扩展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就像当年计算机由军用到民用。
这些机器人必须是安全的,价格相对便宜且使用方便,机器人利用其长处配合人类完成工作。
该项目的范围是广泛的,但机器人的一个关键方面是明确的:即与人的互动。
所以希望看到2012 协作类机器人有更大发展。
协作机器人2. 3D遥感:Kinect革命在继续去年,一个奇怪的装饰开始出现在许多机器人头上,这就是现在流行的微软Kinect 3D传感器,它价格便宜且使用方便,用Kinect绘制3D地图和作为动作传感器,Kinect成为机器人社区的最爱(看下图)。
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低成本的设备替代激光测距仪,现在Kinect帮忙实现(至少可以在室内使用),Kinect 2可能会在今年发布,将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帧速率。
Kinect机器人3.云机器人:机器人共享技术几个研究小组正在探索云计算基础设施上的机器人,依靠云计算机处理大量的数据。
这种方法可以直接调用“云机器人”,将使机器人不需要做复杂的计算,如图像处理和语音识别,甚至可以立即下载新的技能。
很多相关项目都在进行中。
特别是,谷歌有一个小团队,创建机器人云服务,如果这种技术流行起来,对该领域可能是结构性的转变(想象每个机器人使用“Google地图”进行导航)。
在欧洲,一个重大项目前5班811匕其目标是开发“机器人万维网”,一个巨大的云数据库,机器人可以共享有关的对象,环境和任务的信息(见下图)。
许多其他项目正在形成,我们预计,在2012年“云机器人”将成为一个时髦词。
云机器人4.力控制下的柔顺驱动器:柔软的触感机器人机器人与人互动时,安全是首要问题,常规的工业机械手臂在工厂作业没什么问题,但要想机器人和人密切合作,柔软的触觉机器人就非常有必要。
出于这个原因,我们预计在2012 年将看到更多力控制下的柔顺驱动器和触觉传感技术的改进,如下图Meka公司的M1机器人。
此外,希望研究人员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开发新的更聪明的驱动器,避免使用机械驱动装置。
例如在2011年,我们就看到推出过许多“柔软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感觉上很接近生物体,如iRobot的六足JamBot,他使用一种叫作6 JMU的驱动器,还有OtherLab 研制的一个充气机器人Pneubot,使用面料和气动驱动。
这些项目都指向一个充满诱人的未来,我们期望在2012年更多的柔软的机器人出现。
Meka公司的M1机器人5.基于智能设备机器人:新的机器人智能开发机器人可以由传感器、处理器、显示设备、网络等元素组成。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似乎具备了这些特性。
iRobot公司已经开发出一个叫Ava的远程机器人,可以在平板电脑上使用。
再比如,两个西雅图的工程师从募捐网站Kickstarter拿到10万美元并迅速开发出一个可爱智能手机供电机器人Romo(下图)。
这两个例子代表着一种趋势,移动设备领域上的机器人开发潜力巨大。
苹果的iOS和谷歌的Android兴起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浪潮。
其结果将是有更多的机器人,从移动实验室进入市场。
在手机越来越多的智慧,像苹果公司的语音助手Siri,将影响今年的机器人玩具和研究,由于智能设备加入,机器人会变得更聪明。
基于智能手机机器人6.更低的成本:一个你能负担得起的机器人手臂随着机器人发展,像3-D传感器器得到普及,机器人的整体成本急剧下降。
不过似乎驱动器例外。
最明显如夹钳和自由手臂。
我们不是在谈论伺服解决方案,我们所说的也是许多机器人专家在的想。
他们希望有一个强大的移动操纵系统:具备人的外形尺寸,兼容的驱动,足够的有效载荷(至少5公斤),当然至少低于5000美元。
2011年由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一种低成本的柔性机器人研究指出这是可能的(如下图所示的系统)。
而事实上,有相当数量的资金用在这个方向,如DARPA的三个方案(ARM-H,ARM-S,和M3)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