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二建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考点笔记完整版

2018年二建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考点笔记完整版

专题一:施工方的项目管理2Z101000施工管理2Z101010施工方的项目管理本节主要考点:1.项目的全寿命周期;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3.项目管理的类型;4.施工方的项目管理。

2Z10101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一、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掌握)总结:1.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决策阶段、实施阶段、使用阶段2.项目决策期的任务:确定项目的定义3.项目实施期的任务:通过管理使目标得以实现4.决策阶段的内容包括:编制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书5.实施阶段包括5小阶段:设计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动用前的准备阶段、保修阶段(无招投标阶段)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掌握)总结:项目管理的内涵:1.建设工程管理:涉及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涉及实施阶段3.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是:目标控制,没有明确目标的建设工程不能成为项目管理的对象。

4.目标:费用目标、进度目标、质量目标;注意:“费用目标”对于不同的参与方有不同的称谓。

5.项目管理的手段:项目的策划和项目的控制注意:项目的策划指的是项目控制前的一系列筹划和准备工作(区别于决策期的策划)。

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掌握)2Z101012施工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一、施工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掌握)1.施工方定义:承担施工任务的单位(施工总承包方、施工总承包管理方、分包施工方、项目总承包承担施工的执行方)。

2.施工项目管理的目标:施工方的成本目标、施工方的进度目标、施工方的质量目标。

3.施工项目管理的任务:三控三管一协调(施工安全管理、施工成本控制、施工进度控制、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合同管理、施工信息管理)。

二、施工总承包方与施工总承包管理方的任务、特征的区别三、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的基本出发点、核心目的1.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的基本出发点:借鉴工业生产组织的经验,实现建设工程过程设计和施工的组织集成化。

2.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的核心是:通过设计和施工的组织集成达到为项目建设增值的目的(不是总价包干,也不是“交钥匙”)。

【本节考点小结】1.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内容。

(掌握)2.项目决策期和实施期的管理任务。

(掌握)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涉及的时间、手段、目标。

(掌握)4.不同类型项目管理的目标、任务、服务主体、涉及阶段。

(掌握)5.施工方的定义。

(理解)6.施工总承包方与施工总承包管理方的区别。

(掌握)7.建设工程总承包的基本出发点及核心目的。

(掌握)专题二:施工管理的组织2Z101020 施工管理的组织本节主要考点:1.建设工程项目系统的特性;2.影响系统目标实现的因素;3.组织论的内容;4.六种组织工具。

一、建设工程项目系统的特性(1)一次性;(2)周期长;(3)各参建单位的关系不固定,利益不相同。

二、影响系统目标实现的因素1.影响因素(掌握)(1)组织因素:决定性因素(系统的目标决定了系统的组织,系统的组织是系统目标实现的决定性因素)。

(2)人的因素:生产人员、管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3)方法与工具的因素:生产的方法和工具、管理的方法和工具。

2.目标控制的四大措施(掌握) (1)组织措施:岗位、人员的调动。

(2)管理措施: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3)经济措施:钱、资金、资源、激励措施。

(4)技术措施:选方法、选方案、换机、换料。

三、组织论的内容四、组织工具——四图两表(掌握)(一)项目结构图(二)组织结构图(三)合同结构图(四)工作任务分工表(五)管理职能分工表(六)工作流程图(一)项目结构图1.项目结构图(WBS):以树状图的形式——将项目逐层分解——矩形框代表工作任务——用连线连接矩形框,项目结构图反应所有的工作任务。

(见图2Z101020-2)图2Z101020-2 项目结构图2.同一个建设工程项目有不同的项目结构分解方法。

应与整个工程实施的部署和将采用的合同结构相结合。

3.项目结构分解的原则(1)考虑总部署;(2)考虑项目组成;(3)有利于任务发包及实施,结合合同结构;(4)有利于目标控制;(5)结合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的特点。

4.项目结构图和项目结构的编码是编制其他编码的基础。

(二)组织结构图1.组织结构图:矩形框代表各工作部门——用单向箭线连接矩形框——表达指令关系。

2.三种组织结构模式:(1)职能组织结构:有多个指令源,易产生矛盾(适用于中小型企业)。

(见图2Z101020-3)图2Z101020-3 职能组织结构(2)线性组织结构:有单个指令源、指令路径过长易失真(中小型企业)。

(见图2Z101020-4)图2Z101020-4 线性组织结构(3)矩阵组织结构:有两个指令源(适用于大型企业)。

(见图2Z101020-5)图2Z101020-5 矩阵组织结构(三)合同结构图合同结构图——矩形框代表各参与方——用双向箭线连接矩形框——表达合同关系。

(见图2Z101020-7)图2Z101020-7 合同结构图总结:项目结构图、组织结构图、合同结构图的区别项目结构图、组织结构图、合同结构图是组织论的三个重要的组织工具(见表2Z101020-1)。

三大重要组织工具的区别表2Z101020-1(四)工作任务分工1.项目各参与方都应该编制各自的项目管理任务分工表,是项目的组织设计文件之一。

2.工作任务分工表的编表程序:(1)对管理任务进行详细分解;(2)确定各个工作部门的工作任务;(3)编工作任务分工表。

3.工作任务分工表的特点:(1)明确主办、协办和配合的内容并在表中用不同的三个符号(主办、协办、配合)表示;(2)任务分工表的每一个任务,都有至少一个主办工作部门;(3)运营部和物业开发部参与整个项目实施过程。

(五)管理职能分工1.管理环节组成过程管理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过程,即提出问题、筹划、决策、执行及检查五大环节。

(1)提出问题:提出存在的问题。

(2)筹划: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案。

(3)决策:领导从多种解决方案中选择最佳的方案。

(4)执行:工作人员执行领导决策的最佳方案。

(5)检查:检查决策的内容是否被执行,检查执行的效果。

注意各环节的定义及应用,见图2Z101020-9。

图2Z101020-9 管理职能2.管理职能分工表管理职能分工表,用表的形式反应项目管理职能分工,当管理职能分工表不足以表达清楚的时候,辅以使用管理职能分工描述书。

(六)工作流程组织1.工作流程组织内容见表2Z101020-2。

工作流程组织内容表2Z101020-22.工作流程图的任务:定义工作流程。

3.工作流程图(见图2Z101020-10):表达动态逻辑关系——用矩形框表达工作——用单向箭线连接矩形框——菱形框表达判别条件。

图2Z101020-10 工作流程图【本节考点小结】1.影响系统目标实现的因素:组织是决定性因素。

(理解)2.项目结构图的定义。

(掌握)3.区分三种重要的组织工具:项目结构图、组织结构图和工作流程图。

(掌握)4.线性、职能和矩阵三种组织结构的异同点和适用情况。

(掌握)5.任务分工表的编制程序。

(掌握)6.职能分工的环节及每个环节对应具体工作事例的判别。

(掌握)7.工作流程的内容、任务以及工作流程图各要素的识别。

(掌握)专题三: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编制方法2Z101030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编制方法本节主要考点:1.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2.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及其内容;3.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4.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程序。

一、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1)工程概况:本项目的性质、规模、结构特点、地质、水文、气象情况、资源供应情况、施工环境及施工条件等。

(2)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部署施工任务,安排施工顺序,选择最佳方案。

(3)施工进度计划:最佳施工方案在时间上的体现,编制资源需求计划和施工准备计划。

(4)施工平面图: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在空间上的体现,使整个现场能有组织地进行文明施工(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技术经济效益进行全面评价。

二、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及其内容1.三类施工组织设计三类施工组织设计2.三类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三类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一)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1)重视工程的组织对施工的作用;(2)提高施工的工业化程度;(3)重视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4)重视工程施工的目标控制;(5)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6)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提高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7)合理部署施工现场,实现文明施工。

总结: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顺口溜:“3重2合1提1积极”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1.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依据主要包括:(1)计划文件;(2)设计文件;(3)合同文件;(4)建设地区基础资料;(5)有关的标准、规范和法律;(6)类似建设工程项目的资料和经验。

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主要包括:(1)建设单位的意图和要求,如工期、质量、预算要求等;(2)工程的施工图纸及标准图;(3)施工组织总设计对本单位工程的工期、质量和成本的控制要求;(4)资源配置情况;(5)建筑环境、场地条件及地质、气象资料,如工程地质勘测报告、地形图和测量控制等;(6)有关的标准、规范和法律;(7)有关技术新成果和类似建设工程项目的资料和经验。

(1)收集和熟悉有关资料和图纸,进行调查研究;(2)计算主要工种工程的工程量;(3)确定施工的总体部署;(4)拟订施工方案;(5)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6)编制资源需求量计划;(7)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8)施工总平面图设计;(9)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注意:1.不能调整顺序的工作:部署——方案——进度——资源。

2.确定施工的总体部署和拟订施工方案,两者有紧密的联系,往往可以交叉进行。

【本节考点小结】1.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

(掌握)2.三种不同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对比。

(掌握)3.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

(理解)4.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程序。

(掌握)专题四:目标的动态控制和项目经理的相关内容2Z101040施工项目管理目标的动态控制本节主要考点:1.动态控制的原理;2.四大纠偏措施;3.动态控制在进度、成本、质量上的应用,重点掌握成本中计划值与实际值的比较。

一、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原理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工作程序如下(如图2Z101041-1所示)图2Z101041-1动态控制原理图动态控制的步骤:1.准备工作:对目标进行分解,得到计划值。

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目标进行动态跟踪和控制:(1)收集项目目标的实际值;(2)定期进行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3)比较,如有偏差,则采取纠偏措施进行纠偏。

3.如有必要,进行目标调整。

二、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纠偏措施1.组织措施,分析由于组织的原因而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项目组织结构、任务分工、管理职能分工、工作流程组织和项目管理班子人员等——组织论、人员的调配等2.管理措施(包括合同措施),分析由于管理的原因而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进度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改变施工管理和强化合同管理等——管理的思想、方法、手段,改变施工管理、强化合同管理等3.经济措施,分析由于经济的原因而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落实加快工程施工进度所需的资金等——资金、资源、激励4.技术措施,分析由于技术(包括设计和施工的技术)的原因而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设计、改进施工方法和改变施工机具等——调整设计、换机、换料、选方法、选方案等三、项目目标的事前控制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核心是,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定期地进行项目目标的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当发现项目目标偏离时采取纠偏措施——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核心:定期比较+纠偏为避免项目目标偏离的发生,还应重视事前的主动控制,即事前分析可能导致项目目标偏离的各种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事前控制:主动控制、事前、可能、预防措施四、动态控制方法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一)运用动态控制原理控制施工进度1.施工进度目标的逐层分解(通过编制施工总进度规划、总进度计划、项目各子系统和各子项目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进度目标的逐层分解)2.收集施工进度实际值,定期对施工进度的计划值和实际值进行定量比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