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本文分析了《市场营销》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以及课程思政改革存
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手段创新和教学效果评价三方面提出了
课程思政改革的具体办法。
关键词:市场营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市场营销》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
用性学科。
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市场营销意识、具备正确分析和解决
企业市场营销管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等综合素质。
特别是在当前国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的大背景下,创业已然成为时尚,而各行各业创业都离不开高素质的市场营销人才。
因此,在《市场营销》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实施“课程思政”改革是非常迫
切和必要的。
一、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教育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学科前沿、学术领域的新思想、新论断、新结论层出不穷,学科知识内容和信息化教学手段日新月异。
大
多专业课教师注重专业学习和个人专业水平提升,比较忽视自身思政学习,导致
达不到课程思政的教学要求,而且还没有完全转变课程思政的理念。
(2)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的对接有待加强。
一些专业课程在融入思政元素时显得过于牵强,“两张皮”现象会使得学生缺乏认同度,结果是思政教育和专
业教育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3)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资源有待完善。
课程建设包括教学大纲修改、配套课程教材编著、思政案例设计、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载体应用等方面,这些资源
的构建和完善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4)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效果如何评价仍有待解决。
目前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主要通过讲历史、讲文化、讲人物、讲故事等方式融入,但是讲完之后,学生有何
收获,任课教师往往没有考虑,最终只是对课程本身专业知识进行了考核评价。
二、教学内容设计
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市场营销》课程知识体系中,是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
改革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一项关键工作。
思政元素应该包括:爱国主义、集体
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国防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以及中
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的教育,简单地来说,就是一切“正能量”的内容,都可以是思政教育的内容。
在思政元素的切入过程中,要时刻把握《市场营销》课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以各章知识点为切入口,实现课程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的无缝对接。
《市场营销》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对接情况如下:
课程章节思政元素切入点
第一章市场营销概述浙江企业家“新四千”精神
第二章市场营销环境中美贸易战对企业营销的影响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分析结婚“三大件”的变迁史看婚庆消费观
第四章组织市场购买行为分析中国农产品进口
第五章竞争者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
第六章市场营销调研大数据时代公众隐私保护
第七章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精准扶贫
第八章产品策略端午节文化与商机
第九章定价策略从《我不是药神》看药品定价问题
第十章分销渠道策略中国列车打通中西方贸易渠道
第十一章促销策略从海南椰汁广告看广告宣传的法律界限
三、教学手段创新
第一,《市场营销》课程思政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通过多媒体将思政
案例导入,在课程知识点讲授的过程中同步开展思政教育。
课堂讲授也便于任课
教师对思政元素话题的把控。
第二,《市场营销》课程思政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改变以往“我讲你听”的授课模式,让学生围绕思政案例进行自由讨论。
自主讨论往往比灌溉式传递思
政元素的效果要好得多。
第三,有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上传课程思政案例,供学生课外学习或讨论;有效利用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平台,发布课程思政案例,供学生课外学习或讨论。
四、教学效果评价
《市场营销》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价,是本次教改研究的难点之一。
我们可以在《市场营销》课程知识的考核过程中,把思政教育内容也列入其中,以达到评价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
目前,本院《市场营销》课程采取“线
上”+“线下”的考核模式,即理论考核采取机考模式(线上),实践考核采取项目
操作的过程性考核(线下)。
可以在理论考核部分加入课程思政案例分析题,实
践考核部分由各项目小组就某一思政元素结合自己模拟公司进行讨论并总结汇报。
参考文献:
[1]田家林.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建设问题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9(96)
[2]马智萍.“课程思政”理念下市场营销教学改革探讨[J].国际公关,2019(11)
[3]缪小莉.浅议市场营销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10)
注:本文系中国计量大学2019年度校级教改项目(《市场营销》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
(课题编号HEX2019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