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概述
酸雨分布区
1以硫酸雨型为主 以硫酸雨型为主 2分布: 分布: 分布 酸雨区: 酸雨区:东南部大部 分地区 重酸雨区: 重酸雨区:长江流域 以南(长三角; 以南(长三角; 珠三 西南(四川盆地、 角;西南(四川盆地、 );湘 贵、桂);湘、赣)
3归纳影响酸雨的因素 归纳影响酸雨的因素 的浓度,是形成酸雨的物质条件; ①大气中SO2的浓度,是形成酸雨的物质条件; 大气中 大气降水的多少,是形成酸雨的动力条件; ②大气降水的多少,是形成酸雨的动力条件; 地形类型影响大气中SO 等酸性气体的浓度。 ③地形类型影响大气中 2等酸性气体的浓度。
20世纪中叶发生的所谓“八大公害事件” 20世纪中叶发生的所谓“八大公害事件” 世纪中叶发生的所谓 环境污染的“急性发作” 环境污染的“急性发作”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四大烟雾事件 多诺拉烟雾事件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伦敦烟雾事件
四日市哮喘事件 米糠油事件 水俣病事件 痛痛病事件
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破坏 全球环境趋于恶化 酸雨 生物多样性锐减 海洋污染
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次生的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
气候变暖、酸雨污染、臭氧层 气候变暖、酸雨污染、 破坏、大气污染、水污染、 破坏、大气污染、水污染、固 体废弃物污染 ……
生态破坏
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 化……
三 类
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主要地理分布 成因 危害,防治 成因,危害 防治) 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主要地理分布,成因 危害 防治) 大面积的生态破坏 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
海面上升,影响生 海面上升 影响生 态环境;降水和干 态环境 降水和干 湿状况变化,影响 湿状况变化 影响 经济结构
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
改善能源结构; 改善能源结构 保护森林
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
高纬度(南 高纬度 南 极臭氧洞 (9~11月)) 月 和高原
自然.人为 自然 人为 (氟氯烃气 氟氯烃气 体排放) 体排放
二. 说说环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题产生的原因
1.原因 人类活动为主 原因:(人类活动为主 原因 人类活动为主)
笔杆
1)工业生产 工业生产
2)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
铅笔杆用料主要包括木材和胶合剂。木材用于制作笔 杆,要求纹理正直,结构细而匀,质软或稍软,略带脆性, 少含树脂,吸湿性低,胀缩性小,不变形。 胶合剂应有适当粘度、流动性和润湿性,硬化后胶层 有韧性,对刀具损伤小,具有一定耐水、耐热、耐老化性 能,常温下易固化,硬化时间短,无毒等。
突发性、 突发性、 污染范围大,危害严重 污染范围大 危害严重 2.产生的原因 产生的原因 以人为原 因为主 3.危害 危害 污染范围大,危害严重 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污染范围大 危害严重;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危害严重 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切尔诺贝利核电 站泄漏 (1986)
读某区域“石漠化与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 读某区域“石漠化与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 人口环境容量统计图”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人口环境容量统计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人类活动
A环境污染: 由于人类任意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 环境污染: 由于人类任意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 环境污染
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大气.水体 固体垃圾 土壤.噪音 放射性.海洋污染等 大气 水体,固体垃圾 土壤 噪音 放射性 海洋污染等 水体 固体垃圾.土壤 噪音.放射性
(二)大面积生态破坏 1.大面积森林破坏 大面积森林破坏
1)主要分布: 东北.西南.东南 主要分布: 东北.西南. 2)原因: 森林火灾;滥垦、滥伐等 原因: 森林火灾;滥垦、滥伐等 3)防治: 退耕还林;合理砍伐,促进更新;积极营造人工林等 防治: 退耕还林;合理砍伐,促进更新;
生物多样性减少 关联性: 4)关联性: 森林破坏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索取资源和对环境破坏, B生态破坏:由于人类任意向环境索取资源和对环境破坏 生态破坏:由于人类任意向环境索取资源和对环境破坏 生态破坏 导致环境退化
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化 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 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化. 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土壤盐碱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危害人体健康; 危害人体健康; 破坏生态环境; 破坏生态环境 破坏农业;加剧 破坏农业 加剧 全球变暖
减少氟氯烃 气体排放
西欧、 西欧、北 美和中国 三大地区
燃烧矿 物燃料
污染水源和土 危害生物; 壤;危害生物; 腐蚀建筑物和 文物古迹
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
减少人为硫氧 化物和氮氧化 物的排放
世界酸雨分布
%。
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森林的破坏,全球变暖等(任答两点即可) 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森林的破坏,全球变暖等(任答两点即可)
表现
主要地理 分布
成因
危害
防治
气候变 全 暖 球 性 环 臭氧层 境 破坏 污 染 酸雨
沿海的 低地国 家及地 区
自然.人为 自然 人为 (燃烧矿物 燃烧矿物 燃料,毁林 毁林) 燃料 毁林
铅笔芯
石墨铅芯原料和辅助材料原料有石墨和粘土。石墨为 着色剂,利用其滑腻性和可塑性,制成铅芯能划出黑色痕 迹,牢固粘附在纸面上,并能用橡皮擦掉。应选用含碳量 高、颗粒细的石墨。
外观装饰用料
3)科技进步 科技进步
主要有硝基纤维铅笔漆、印花油墨、电化铝箔、橡皮 头和铝箍等。
2.危害 危害
1)危害人类健康; 危害人类健康; 危害人类健康 2)破坏生态环境 威胁生态平衡; 破坏生态环境,威胁生态平衡 破坏生态环境 威胁生态平衡; 3)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环境问题概述
一课程标准 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和危害 二基本要求 1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和分类 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和分类; 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和分类 2说出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危害; 说出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危害; 说出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危害 3应用材料,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应用材料,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应用材料 三发展要求 初步掌握全球性环境污染.大面积生态破坏和突发性严重污染事件 初步掌握全球性环境污染 大面积生态破坏和突发性严重污染事件 的分布及危害。 的分布及危害。
海面上升,影响生 海面上升 影响生 态环境;降水和干 态环境 降水和干 湿状况变化,影响 湿状况变化 影响 经济结构
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
改善能源结构; 改善能源结构 保护森林
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一: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图 材料二:我国气候变化的 材料二: 趋势与全球气体变化的总 趋势基本一致, 趋势基本一致,特别是冬 季增温最明显。1985年以 季增温最明显。1985年以 我国已连续出现了16 来,我国已连续出现了16 个全国范围的暖冬。 个全国范围的暖冬。 (1)从1950年到2000年,二氧化碳含量与1950年相 1950年到2000年 二氧化碳含量与1950年相 年到2000 1950 比增加了约 %。 (2)试分析近年来我国连续出现暖冬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试分析近年来我国连续出现暖冬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一读图,结合环境的概念,归纳: 一读图,结合环境的概念,归纳:
1环境问题的概念 环境问题的概念
自然原因 人类活动 环境条件改变
环境: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 环境: 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综合体。 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综合体。
危及人类及其它生物的生 存和发展 问题
2环境问题的分类 环境问题的分类
⑴按性质分类:自然资源衰竭.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由环境 按性质分类 自然资源衰竭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由环境 自然资源衰竭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污染演化的问题 ⑵按环境要素分类 ⑶按生产类型分类 ⑷按地理空间分类 按产生原因分类: ⑸按产生原因分类: 原生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自然原因 次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人类活动
2003.12 23日,重庆市 12.23 12 23日 川东北气矿井突然发生井喷, 川东北气矿井突然发生井喷, 富含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的天 然气喷至30米高。 30米高 然气喷至30米高。受灾核 心区包括30个村 个村, 心区包括 个村,4240户, 户 死亡243人。 死亡 人 2005.11.13由于吉林石化双苯 由于吉林石化双苯 厂发生爆炸,约有 约有100吨左右的 厂发生爆炸 约有 吨左右的 苯类污染物进入了松花江水体。 苯类污染物进入了松花江水体。 花江沿岸的哈尔滨市和松原市 有数百万人口生活用水受影响。 有数百万人口生活用水受影响。
2006年6月15日,浙江省龙泉市 年 月 日 龙鑫化工有限公司双氧水车间爆 炸起火,并相继发生6次爆炸 次爆炸, 炸起火,并相继发生 次爆炸, 给周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 全市水源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全市水源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三)突发性严重 污染事件 三 突发性严重 1环境问题的特点 环境问题的特点
根据已学知识和右图信息讨论: 三.根据已学知识和右图信息讨论: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根据已学知识和右图信息讨论 (一)三大全球性的环境污染 一 三大全球性的环境污染
表现
主要地理 分布
成因
危害
防治
气候变 全 暖 球 性 环 臭氧层 境 破坏 污 染 酸雨
沿海的 低地国 家及地 区
自然.人为 自然 人为 (燃烧矿物 燃烧矿物 燃料,毁林 毁林) 燃料 毁林
B危害:环境恶化;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危害:环境恶化;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C治理: 压缩农业用地 治理: 压缩农业用地; 扩大林.草面积 实施退耕还林 还草; 扩大林 草面积,实施退耕还林 还草 草面积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大力开展矿区土地复垦工作;小流域综合治理 大力开展矿区土地复垦工作 小流域综合治理. 小流域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