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青年服务体系助推青年成长成才
【摘要】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团员青年在观念更新、积极进取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对未来信心不足,工作责任心淡化,不安心本职工作,过于强调个人利益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就如何通过量身打造服务青年体系,提高团员青年凝聚力,帮助团员青年岗位成才进行探索。
【关键词】青年服务体系;思想现状;应对举措
青年职工是企业的新鲜血液,也是保持企业生机的源泉。
当代青年职工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历史决定了他们必将成为创业的一代、奋斗的一代。
那么,企业共青团怎样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促进青工成长成才,走出一条与企业发展相适应,有吸引力、有凝聚力的现代企业共青团工作新路子,是企业团组织面临的一大课题。
一、当前企业青工存在的思想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青年的价值取向和个人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角度发展,团员青年思想活跃,诉求多样,西方文化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主义的价值观念,经济转型中的失误和漏洞,工作和生存环境的制约等,使青工的自我意识与社会现实发生了强烈的冲突,使他们感到不满、困惑和迷惘。
虽然大多数青工能够认识到企业的发展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在困难面前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强烈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较高的思想觉悟,然而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消极心态。
1、青工的价值取向与当前企业团的工作不相适应
如今,青年的价值取向呈多元化发展。
个人过分强调价值的自我实现,不太看重集体利益。
多数青工更关注“事业有成”、“经济收入”等与个人息息相关的问题。
而对团组织在业余时间开展的各项活动的参与和配合则是以不妨碍个人生活为前提。
可见,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大潮,对企业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青工的价值观也趋于实用化、功利化。
2、青工劳动积极性与现代企业管理不相适应
青年职工思想比较活跃,不受框框约束,敢说敢做,渴望得到企业党政领导的重视,获得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然而在经济体制转轨和机构改革过程中,撤并团组织,减少或不设专职团干等现象屡见不鲜。
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对见效慢的青工活动经费支出也大打折扣。
企业党政领导“忙于生产”,希望团组织发挥作用,却忽视了青工想法,很少主动过问团的工作。
潜意识里,青工认为在新的管理体制中,自己得不到发挥。
因此,青工思变又怕变、渴望竞争又害怕竞争、谋取新岗位与留恋旧岗位的心理矛盾相互交织,表现一种不思进取的惰性心理。
以上矛盾与不适应性相互交织在一起,严重阻碍了企业青工的成长成才,也大大削弱了团组织的吸引力。
造成上述现状的原因,除了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外,主要还因为企业团组织原有的教育方式和工作方式明显滞后于青工思想变化,团组织吸纳优秀人才的机制未建立,共青团作为“人才库”、“后备军”的优势将得不到发挥。
因此,企业团组织要想尽快找到一条引导青工成为企业有用之才的有效途径,关键在于创新,在引导青工成长成才中找准共青团工作的切入点。
二、培养青工岗位成才的几点思考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企业共青团的工作提出严峻挑战。
正确引导青年职工成为企业有用之才,企业团组织必须把青年工作放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大环境、大背景、大方向上系统考虑,总体把握、创新务实,使团的工作举措具有现实性、科学性。
1、带领青工争做高素质劳动者,为青工成才构筑精神支柱
共青团是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阵地,对青年人生观的形成有关键的作用,一个时期的共青团工作开展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一代人的成长。
因此,要提高青工素质,为青工成才构筑精神支柱,企业团组织就必须在青工思想教育上求创新。
当前思想教育重点是引导青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企业团组织要全面出动,因“势”利导,乘“势”而上,在新形势下,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变换教育内容和方式以提高思想教育效果。
潍坊处团委结合当前面临的形势,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利用办公网、QQ群、青年活动室等多种形式,通过召开团委会、思想问卷调查、座谈会、知识竞赛等活动,对团员青年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发挥团组织在青年思想教育中的优势和作用。
2、带领青工争做高技能劳动者,为青工学习成才服务
当前,学习的热潮正在广大青工中兴起。
各行各业的青年立足工作岗位,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充实自己,呈现出高涨的学习热情。
企业团组织要积极适应青年成长、成才、成功的强烈愿望,满腔热情为青工学习服务,抓住有利契机,为青年职工的学习创造条件,为他们的作为提供舞台,为他们的要求给予帮助。
潍坊处团委积极开展以提升青年技术水平为重点的助推青年成长成才活动。
开展班组师带徒、站队青工课堂、处级流动课堂三级培训,并于2013年1月组织开展了“青工课堂”课件比赛,比赛受到了全体团青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参加,通过此次比赛,将基层团青的技术水平进行了一个全面的展示,也为下一步更好的开展青年技术培训提供了详细的参考。
立足服务,为青工学习成才创造条件,就必须在青工学习培训上求创新。
团组织应把服务青工的学习需要和他们成长成才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打破旧的单一的集中培训形式,挖掘青工学习和实践结合的各种新的有效方式。
要根据企业经济发展的整体要求,开展“读书育人活动”,加强对青年现代科技、市场知识的培训,帮助他们提高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要积极取得企业党政领导的支持,
在培训设施、经费和政策上对青工给予倾斜;要在各种工种岗位设立练兵台、模拟学习台,开展技术练兵和技术比武,寓教于乐,为青工提供活动阵地;要在青工中广泛开展导师带徒活动,形成以老带新,新老竞技的良好局面;要在培训内容上,注入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课程、行为规范课程等。
抓学习,培育观念;抓培训,培育能力;抓服务,促进青工岗位成才,打造企业团组织青年工作的新载体。
3、建立企业青年人才机制,讲求实效地为青工岗位成才服务
完善人才机制是青年岗位成长成才、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只有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机制,才能使培养青年成才活动进入经常性的发展轨道。
人才机制的建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制定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包括定性和定量的指标。
第二,建立强有力的激励机制,从表彰奖励到激发后进都纳入企业的管理规范中。
第三,建立青工活动中心,包括活动场所、培训设施、活动基金等。
总之,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把青年岗位成才活动作为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标准、措施、考评、奖励等方面形成制度,逐步规范,使之真正成为企业行为。
青年代表着未来和希望,正确引导青工成长成才,开拓创新,务求实效地为青工成才服务是企业共青团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出路。
在培养青工成为企业有用之才的道路上,一定要大胆解放思想,勇于推陈出新,以更加出色的实绩赢得企业党政领导的信任,青年的信赖,使共青团组织真正成为企业与青工的桥梁与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