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年员工扎根一线成长成才的研究

青年员工扎根一线成长成才的研究

青年员工扎根一线成长成才的研究青年是企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面对企业改革,作为石油企业的油气开采主营单位,做好青年员工扎根一线成长成才的工作是企业所需,也是青年所求。

要发挥好青年员工的青春活力和创新潜力更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重点,几年来作业区深入开展青年成才助推工程,注重做好对青年员工成长成才工作,充分激发了广大青年的青春活力和创新潜力,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利用有效载体,为青年员工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一、现实背景和立项原因(一)现实背景。

青年员工呈现以下两个方面特点。

一是从技术水平来看,中高级职称以及中高级工人数所占比例较小,培养“高、精、尖”青年人才并鼓励他们扎根一线成为提升一线队伍素质的重心;二是从知识结构来看,急需专业技术人才和青年管理干部。

结合青年员工队伍现状,我们认识到高效优质的技术人才和骨干是油气资源开发的关键保障,而我们的生产一线缺乏这种青年人才。

青年员工思维活跃、勇于创新,是作业区的新生力量和未来发展的希望。

随着老职工的逐年退休,如何教育、管理、引导好这支青年队伍,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利用好他们的特长和优势,把他们培养造就一支真正拥有“执著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的接续队伍,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一大课题。

(二)立项原因。

针对青年扎根一线成长成才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及原因总结如下。

一是价值理念和思想观念存在偏颇。

有小部分员工认为自己很优秀,人愿望与现实岗位有差距时,就产生失落感,直接表现就是工作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或不安心本职工作,如工作不求有功、只求无过,领导推一推、自己走一走等;二是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相对较差。

虽然作业区在员工培训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但是专门针对青年员工的技能素质和综合能力提升培养方面还不够,尤其是新入职员工表现出操作不熟练;三是和责任意识和实践能力比较薄弱。

有部分新入职员工在岗位中不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存在从众、侥幸和麻痹大意的心理,责任意识淡化、执行力不强,致使工作劲头不足、工作作风不硬;四是创新能力和创效潜力明显不足。

还有一部分年龄偏大或技术技能偏低的操作岗位青工认为自己在“竞争”中已无优势可言,自己端的是“铁饭碗”,“正式工”的身份使他们没有更多的顾虑和担忧,工作敷衍了事,安于现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要解决青年人才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和弥补薄弱环节,就要使青年员工能够找好定位、树立目标、做好规划、发挥特长,真正能躬身生产现场,奉献生产实际中去。

一是青年员工扎根一线成长成才,是队伍整体建设的需要。

针对作业区技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差异较大,思想停滞老龄化,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和工作能力均不能适应当前企业发展要求等问题,要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青年人才队伍,就是要培训他们敢想敢创、理论知识深厚、专业技能娴熟的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突破作业区开发瓶颈,保证配产指标超额完成,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生产。

二是青年员工扎根一线成长成才,是激发一线活力的需要。

基层站队是作业区各项工作部署的执行者和落实者,基层站队是否坚强有力,直接关系到作业区各项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

青年员工群体年轻富有活力,综合素质高,学习接受能力强,充分调动发挥出他们的特长优势,可以有效提升一线班站建设的整体水平。

三是青年员工扎根一线成长成才,是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

青年人富有理想追求,渴望成就,是企业队伍当中最活跃的力量。

但现在却存在部分青年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现象,他们不愿意在艰苦的一线学习和工作,因此,亟需企业教育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脚踏实地、深入现场、扎根基层,到企业最需要的岗位去锻炼、去实践、去成长,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和发展。

三、立题依据和内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引导人才向科研生产一线流动”。

为了加强鼓励青年员工在一线成长成才,辽河油田公司印发了《辽河油田公司高校毕业生管理暂行办法》,其目的就是要激发更多青年人才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在基层实践中锻炼成长。

同时,我厂也极其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工作,为加快青年人才成长步伐,更好地促进采油厂可持续发展,根据《辽河油田公司青年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使用实施办法》和《曙光采油厂青年人才成长计划》,选聘厂级青年人才到基层单位。

我作业区也按照厂相关要求,及时完善《青年人才库》的建设和青年人才的选拔推荐。

另外,作业区还深入开展青年成才助推工程,注重做好对青年员工思想、技能、心理三个方面的“引领”工作,充分激发了广大青年的青春活力和创新潜力,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利用有效载体,为青年员工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四、项目实施的对策、措施作业区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引导青年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扎实开展青年实践活动,不断创新引导载体,使青年的企业归属感和责任感不断增强。

为此,作业区搭建好“四个平台”,提升青年的技能、文化和道德素质不断提升,实现青年岗位成长成才。

(一)搭建品牌引领平台,转变观念,加强青工思想意识成长。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使青工在思想上、行动上,明确目标和奋斗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抵制和反对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袭,自觉涂上“绝缘层”,穿上“防弹衣”。

一是典型引领,营造氛围。

作业区利用“名人”效应,邀请技术尖子和优秀员工给青年讲述成长经历、成才历程7次,做好青年员工的理想信念教育,鼓励和带动青工在岗位上主动问、主动学,拓宽知识宽度,提升知识高度,增强知识广度,为他们学习知识、拓宽视野,增长见识营造积极氛围。

二是青年论坛,认清形势。

今年以来,作业区团总支以厂“成长〃责任”青年论坛为契机,将每一期的论坛内容分批次组织本单位青工继续探讨学习,产生辐射效果,讨论主题包括“形势怎么看,我们怎么办”、“青年如何在基层岗位发挥作用”、“身边的榜样”等,引领青年员工认清油田发展形势,努力投身到质量效益发展的生产中,目前该活动的参与者已达到108人,征集到了涵盖生产、安全、设备等方面意见建议46项。

三是职业导航,引领成长。

围绕勘探增储、开发稳产、科技兴油等内容,针对近五年新入职的大学生,作业区开展第二届青年职业生涯展报大赛中,青年员工从工作经历、自我分析、岗位分析、企业现状分析、职业规划等几个方面入手,找准自身定位,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

(二)搭建岗位提素平台,夯实基础,助力青工综合能力提升。

素质能力是青年员工能立足于企业发展、贡献于企业发展的根本,我们通过积极构建了“技术学练速成型、岗位差异帮带型、一岗多能复合型、科研创新超越型”四种模式,切实提升了青工技能,为青年员工扎根一线成长成才夯实基础。

一是提升青工业务素质。

按照“横向拓展、纵向延伸、全面深化”原则,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

一方面开展“一对一”导师带徒活动,通过制定活动方案明确帮带内容、帮带标准、帮带期限、帮带考核,集中组织召开拜师会、签订会,。

另一方面我们依托成长论坛、主题团日、团组织微信等,开办“培训超市”,实行“送教下基层”等方式大力开展青工培训,创建青工班站“小讲堂”。

二是实行多岗位锻炼培养。

我们根据青年大学生各自的专业特点和职业规划,统一制定有针对性的轮岗计划,分配到作业区一线站队的操作岗位和管理岗位,开展轮岗锻炼,并邀请技能专家、技能骨干深入开展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岗位培训、技能培训,从青年员工队伍中划分操作岗位和技术人员两个层面,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计划。

在现场操作岗要经过计量、外输、跑井、取样、大班岗轮换锻炼;在管理岗要经过技术员、副队长岗位锻炼,有的还要到作业区管理组、协调组、政工组等岗位锻炼。

通过开展轮岗锻炼,使青年大学生尽可能全面了解和熟悉采油作业区的各岗位职能和工作内容,丰富工作阅历,积累工作经验,提高青年履职尽责和岗位成才的能力。

三是提升青工心理素质。

深入推进(EAP)员工帮助计划,满足青年身心健康需求。

作业区EAP项目组根据青年员工的特点,以青年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热点问题作为重点工作,紧贴员工队伍年龄结构比较年轻化,处理问题经验较为薄弱这一现象,深化“青工EAP”项目,开展了职业导航、安全心理学、压力管理、亲子教育等多方面辅助青年成长成才的知识讲座和团体辅导,有效解决青年员工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惑与压力,促进青年员工心理情绪的稳定发展。

四是建立完善管理机制。

根据青年人才的专业、特长、工作经历及霍兰德职业分析测试等方面建立《作业区青年人才档案库》,人才库中的员工作为作业区发展的后备力量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实时更新青工状况,实现了青年员工从入职到成长、再到成才全过程培养的闭环管理模式。

(三)搭建实践锻炼平台,注重执行,强化青工履职能力提高。

准确把握青年员工思想脉搏,有效地教育青年员工,正确地引导青年员工,增强青年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打造执行力高、凝聚力强、素质过硬青工队伍的关键和前提。

一是强化青工安全意识和责任。

以“我的属地〃我安全”群众性安全生产监督活动为契机,重点突出厂、区、站三级安全监督岗、哨的主体责任,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

结合“安全生产月”,在青工中广泛开展“安全里程碑”创建和安全隐患风险辨识活动与安全科技成果征集活动。

活动中,自主查找安全隐患11项,共征集青年安全科技成果2项,极大提高了青年员工“消除一切安全隐患、提升本质安全能力”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二是提升青工标准化操作能力。

在青年岗位员工中广泛开展矩阵式需求培训和标准化操作培训,全年开展标准化岗位练兵达91人次,组织理论和现场抽考76人次,考核优秀率达到90%以上,坚持“用标准改变习惯,让习惯适应标准”,有效增强了员工岗位风险防控意识和安全生产操作技能。

结合季节特点和生产实际开展经常性的应急演练,有效提高了青工队伍的应变反应能力和突发事故处置能力。

三是提升青工的岗位实践能力。

创新开展青年油水井分析活动,突出抓好选题攻关的针对性、参与群体的广泛性、活动组织的日常性和过程管理的科学性,创新油水井分析在基层站队开展的有效载体,把活动融入油水井日常生产管理中。

(四)搭建创新创效平台,积极培养,促进青工优势特长发挥。

成长成才是青年的迫切需要,而创新创效活动就为广大青年施展才华、成长成才搭建了广阔舞台。

通过创新创效,不仅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而且使得自身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一是开展青工精细管理写实活动。

作业区围绕“青春建功在岗位,创新创效当先锋”主题,结合“成本控制难、效益任务重”这一实际,鼓励青年积从“小建议、小革新、小创造”入手,大力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全员精细化管理、杜绝百种浪费”活动,引导青年立足岗位,集思广益、节能创效,积极为企业生产经营献计献策。

二是开展“一号四岗”评选活动。

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员工紧密围绕油田公司安全生产、节能降耗、创新创效、人才培养等中心工作,积极投身油田公司“增储稳产降成本安全优质提效益”主题实践,积极发挥青年员工的优势,实现扎根一线成长成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