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肠杆菌、质粒和噬菌体

大肠杆菌、质粒和噬菌体


细菌质粒性质:
5、质粒对于细菌的生长不是必须的
代表性细菌质粒(1)
F因子(fertility factor)
F因子,又称致育因子或性因子,62×106Dalton,94.5kb,环状双链DNA,编码94个中 等大小多肽,其中1/3基因(tra区)与接合作用有关。 存在于肠细菌属、假单胞菌属、嗜血杆菌、奈瑟氏球菌、链球菌等细菌中,决定性别。
★ 菌株基因优化:生物工程用的菌株基因组都被优化过,使之带有不同基因型 (例如β 半乳糖苷酶缺陷型),可用于分子克隆实验。 ★ 操作简便,表达量高:大肠杆菌操作和培养条件简单,适于大规模发酵。表 达的外源基因蛋白量甚至可以达到细菌总蛋白的80%。
大肠杆菌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的应用
缺点:
★ 基因结构差异:大多数真核基因含有内含子,细菌中没有除去内含子机制,外源基因 编码区必须是连续的,删除真核基因的内含子和5’非编码区 原核:CDNA 真核:DNA
划线到LB平板上。
质粒概述
质粒(plasmid)是染色体以外能 自主复制的遗传因子
不具有胞外期
对寄主细胞来说是非必需的 符合这三条标准的染色体外DNA或 RNA分子都可以称为质粒。 狭义的质粒:一般是指细菌染色体外的 环状DNA分子。 质粒的命名:一个小写字母p加2-3个 大写字母和数字,如pBV220,pET30 。
大肠杆菌、质粒和噬菌体
郑丽舒
中国疾控中心 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2015.04.15
主要内容
一、大肠杆菌:概述 应用 基本操作 二、质粒:常见质粒 质粒的分离纯化 感受态细胞 质粒转化 三、噬菌体:λ噬菌体及其载体 M13噬菌体及其载体 四、分子克隆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
中文名称: 外文名称: 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 (Theodor Escherich 1885)
F质粒的整个基因组结构由三个主要区段组成: (1)转移组或通过
转座,F因子可以整合到宿主不同位点上。 由于宿主染色体上IS方向不同,所以整合
的方向也随之不同。
代表性细菌质粒(1)
根据大肠杆菌细胞内有无F质粒及其在细胞内存 在状态可将细胞分为四种类型: ● F+ 菌株: F因子独立存在,细胞表面有性菌毛,为带有F 质粒的雄性细胞
帮助从起始AUG处开始翻译。
大肠杆菌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的应用
★ mRNA的分子结构差异:绝大多数真核mRNA分子的3末端有 poly(A)尾巴,在5末端有一个帽结构。真核mRNA不能结合到细菌核 糖上。 ★ 缺乏对真核生物蛋白质的修饰加工系统:表达的蛋白质不能进行糖基 化、磷酸化修饰,难以形成正确的二硫键配对和空间构想折叠,因而蛋
★ 转录信号不同:真核基因转录的mRNA分子不具有结合细菌核糖体所必须的SD序列 细菌RNA聚合酶不能识别真核生物启动子
SD序列(Shine-Dalgarno sequence):
细菌mRNA起始密码子AUG上游10个碱基处, 有一段富含嘌呤的碱基序列,能与细菌
16SrRNA3’端识别,结合原核生物核糖体,
培养,直至细菌生长到所需密度。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
将一定数量的细菌,接种于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中,在适温下培养 ,定时取样测数,以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生长时间为横坐标, 作出的曲线称为生长曲线。 该曲线表明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群体生长与繁殖的规律。一 般分为延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四个时期,各时期的长 短同菌种本身特征、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不同而异。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 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肠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 弥散粘附性大肠杆菌(DAEC)
大肠杆菌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
生物工程用菌株: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使外源基因得到高效表达的菌类细胞
株系一般称为“工程菌”。大肠杆菌是应用最广泛最成功的首选高效表达 体系;美国FDA批准为安全的基因工程受体生物。
★ 背景清楚:全基因组测序,共有4405个ORF。遗传背景清楚,并经过一系列 突变筛选,使外源DNA在胞内不易发生重组或修饰,更适于基因操作。
★ 生物安全:生物工程用菌株是在不断筛选后被挑选出的,在自然条件下无法
生长,甚至普通的清洁剂都可以轻易杀灭。即便由于操作不慎导致活菌从 实验室流出,也可避免对自然界造成危害。
质粒概述
质粒DNA的构型:
SC型 OC型 共价闭合环形DNA(cccDNA) 开环DNA(ocDNA)
L
L型
线性DNA(L DNA)
OC
SC
质粒概述
常见质粒种类: 细菌质粒
真核生物DNA质粒
真核生物RNA质粒
质粒概述
细菌质粒
定义:细菌染色体以外的共价闭合环状DNA分子 , 立于细胞核进行自主复制。 大小:1-1700 kb之间。携带有数个到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基因。 功能:一些基因可产生毒素、抗药性、固氮、产生酶类、降解功能等。 能独
● F- 菌株:
无F因子,无性菌毛,但可以通过接合作用接收 F因子而变成雄性菌株(F+)。 ● Hfr菌株(高频重组菌株):
F因子插入到染色体DNA上,细胞表面有性菌毛
● F′菌株: F质粒从Hfr菌染色体上脱落时,会出现一定概 率的错误,使F质粒带上宿主染色体,这种特殊 的F质粒称为F′质粒。
代表性细菌质粒(2):
交换掺入染色体上,以附加体(episome)的形式存在;
细菌质粒性质:
2、质粒是一种复制子(replicon),根据自我复制能力的不同,可把 质
粒复制的控制形式分为严紧型和松弛型两种; 严紧型质粒的复制受细胞核控制,与染色体DNA复制相伴随,一般一个寄 主细胞内只有少数几个(1-5)个拷贝; 松弛型质粒的复制不受细胞核控制,在染色体DNA复制停止的情况下仍可 以进行复制,在细胞内的数量可以达到10-200个或更多。如果用一定的 药物处理抑制寄主蛋白质的合成,会使质粒拷贝数增至几千份。 pBR322即属于松弛型质粒,经过氯霉素处理才能达到更高拷贝数。
严紧型
松弛型
细菌质粒性质:
3、可以通过转化(直接吸收摄入)、转导(噬菌体载体)或接合作用(通 过细胞间紧密接触而实现遗传物质交换)由一个细胞转移到另一个细胞,使 两个细胞都带有质粒;质粒转移时,可以单独转移,也可以携带着染色体
(片段)一起转移,所以可成为基因工程载体。
细菌质粒性质:
4、质粒的不亲合性 定义:在没有选择压力的情况下, 两种亲源关系密切的不同质粒,不 能在同一寄主细胞系中稳定共存。 分子基础:主要是由于复制功能之间 相互干扰造成。有相似的复制子结 构,受到同一拷贝数控制系统的干 扰,使两种质粒最终拷贝数不同, 拷贝数多的质粒在以后的分裂中更 占优势。 ColE1、pMB1; pSC101、F、RP4; p15A,衍生质粒
白质没有足够的生物学活性(缺乏对真核生物蛋白质的复性功能)。
★ 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不存在信号肽,产品多为胞内产物,表达的蛋白经 常是不溶的,表达蛋白量超过菌体总蛋白10%时,容易形成包涵体。 ★ 细胞周质中有种类繁多的内毒素很难除去,细菌的蛋白酶可以识别降 解真核生物的蛋白质产物。
应用实例
加拿大人Frederick Banting和Charles Best于1921年首先发现胰岛素 ,1922年开始用于临床,1923年或诺贝尔奖。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 家第一个在实验室中人工合成了具有全部生物活力的结晶牛胰岛素。 人的胰岛素基因在大肠杆菌里指挥着大肠杆菌生产出了人的胰岛素。随着 细菌的繁殖,胰岛素基因也一代代传了下去,后代的大肠杆菌也能生产胰岛 素。这种带上了人工给予的新的遗传性状的细菌,被称为基因工程菌。
分类:根据质粒控制的性状,可以把细菌质粒分成抗性质粒、降解质粒 、毒力质粒、共生质粒等类型。
重组:在质粒之间、质粒与染色体之间均可发生 存在范围:如E.coli、Shigella、S.aureus、Streptococcus lactis等
细菌质粒性质:
1、可以在细胞质中独立于染色体之外独立存在(游离态),也可以通过
界:
门: 纲: 目:
原核生物界
变形菌门(Bacteria) γ-变形菌纲(Proteobacteria) 肠杆菌目(Enterobacteriales)
科:
属: 种: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
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 大肠杆菌种(E. coli)
大肠杆菌一般特征
◆ 原核生物,G-棒状杆菌(红色) ◆ 有鞭毛,无芽孢,能运动,有的有荚膜 ◆ 长度大约2um,宽0.8um ◆ DNA长度约为体长的1000倍 染色体是长约30kb的环状dsDNA ◆ 兼性厌氧,生长需求非常简单,在仅含碳水化合物 和少量氮源及无机盐的培养基上即可生长 ◆ 主要寄生于大肠内,约占肠道菌1%,正常栖居条件下不致病
大肠杆菌
水分 70% 蛋白质 15% 碳水化合物 3% RNA 6% DNA 1% 矿物离子 1% 其他成分 4%
大肠杆菌
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E.coli,广泛存在于人和温血动物肠道中, 44.5℃发酵乳糖产酸产气。最初认为是非致病菌。20世纪中叶,认识 到一些特殊血清型E.coli对人和动物致病,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 根据不同生物学特性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6类:
● 液体LB培养基:每升含胰蛋白胨10克,酵母提取物5克,氯化钠10克,高压 灭菌15磅30分钟。
● 固体LB培养基:基本同上,加琼脂15克/升。高压灭菌后,冷却至50℃左右 ,可根据需要加入适当的抗菌素或其它试剂,混匀后倒入平皿中。
● 半固体LB培养基:基本同上,琼脂浓度为6克/升。高压后室温保存备用。使 用前在水浴或微波炉溶化。
■ 复苏时用接种环蘸取少许带菌琼脂,划线到LB平板上。
菌株的保存与复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