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材料(盘式片、鼓式片、制动蹄)
——指点行业运作迷津
(一)摩擦材料的应用领域及重要性
摩擦材料是用于运动中起传动、制动、减速、驻车等作用的功能配件,主要用于汽车、火车、飞机、摩托车、工程机械、船舶机械等的制动器、离合器中的刹车片、离合器面片、闸瓦(片)等,其中60%以上用于汽车工业。
汽车用制动器衬片俗称“刹车片”,按用途可分为两类: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刹车片。
行车制动又分为盘式制动和鼓式制动刹车片。
汽车用制动刹车片在汽车工业中属于关键的安全件,汽车的制动和驻车都离不开它,刹车片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摩擦材料质量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这整车、整机的使用效果,虽然在主机中所占成本较小,但功能和地位十分显赫。
(二)摩擦材料行业现状
A—国外摩擦材料行业现状
1897年,在英国,一个名叫Aerber Frood的人创造行的发明了摩擦材料,并成立了FERODO公司,从此奠定了摩擦材料的发展基石。
100多年的发展,现状国外发达国家的刹车片行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无论是在制动刹车片的生产设备、技术及工艺上,还是在产品的质量个管理等方面均处于世界绝对领先地位,刹车片的生产已经精细化、完美化,甚至于艺术品化。
最重要的,同时也是中国摩擦材料行业基本上很难做到的一点:发达国家的刹车片生产企业和整车汽车生产商对刹车片的开发是同步的,从刹车片的选定到出样品,要经过噪声检测、台架试验、匹配试验以及冬、夏季路试等反复测试,直到其性能均达到要求并稳定后,才批量生产。
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摩擦材料行业早已经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
对于先进的生产刹车片的技术工艺而言,国外大致分为三块:北美(半金属配方);欧洲(少金属配方)日本(NA——无石棉有机物配方)。
国外行业规范,想进入其市场,刹车片生产企业的设备、技术、工艺、产品的质量都应匹配,同时通过其市场的质量认证标准。
B—中国摩擦材料行业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国内现有摩擦材料生产企业超过600多家(若包括无生产许可证或小作坊式的,估计有800多家以上),销售产值约180亿人民币,其中70%产品为汽车用摩擦材料占30%,国外需求的摩擦材料占70%,产值前50各生产企业中,国外、合资、独资占30家。
日本阿基波罗、JAPAN BRAKE、霓佳斯、科必特,韩国贝拉尔、赛龙、相信(无锡、乳山),巴西DUROLINE、FRAS-LE、SYL,马来西亚FBK、MINTYEK,印度尼西亚冠良、菲律宾昌隆,台湾有十家合资厂,澳大利亚在东莞有一家厂,香港安驰、金元,美国摩尔斯、美国STISFY、美国辉门在武汉有一家,美国霍尼韦尔在广州有一家,番禺乌帝利,珠海格隆博金属技术有限公司(缩写GMT)、珠海市华美汽车制动工业有限公司(原亚新科制动系统(珠海)有限公司)等。
此外还有一些较著名的合资或独资企业,如杭州泰明顿摩擦材料有限公司、石家庄泰明顿摩擦材料有限公司、武汉辉门摩擦产品有限公司、霍尼韦尔摩擦材料(广州)有限公司、无锡相信摩擦材料有限公司、乳山韩京摩擦材料有限公司等。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原有汽车工业和摩擦材料都特别落后。
当初,汽车不仅产量少,生产品种单一,且车型少,结构设计很少变化,制动系统无大的改进,一直沿用鼓式制动器与石棉摩擦材料。
尔在当国际上70年代中期以来掀起“取代石棉”的浪潮时,我国有没有及时反应。
目前,在中国,刹车片行业大约有90%的企业科研能力薄弱(甚至说没有)、生产设备陈旧、生产工业落后、产品质量不够稳定,不具备为汽车厂主机配套的实力;认证体系几乎空白,难以获得欧美市场的市场准入认证;这些小企业只能在国内售后市场凭借极低的价格占据一部分低档车维修市场。
可以说,我国汽车用制动器衬片行业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