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释权
2、适用范围
①《民法总则》4个不适用:只针对债务;
②司法解释3个不适用:投资存债本息。
二、诉讼时效的种类与起算
1、种类
①普通诉讼时效:
“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算3年;
②长期诉讼时效:
4年,涉外合同;
③最长诉讼时效:
20年,从权利“被侵害”时起算。
②追认后生效:
不能独立实施的行为,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生效;相对人的催告权;善于相对人的撤销权(被追认之前可撤销)。
2、无权代理人实施的
①被代理人的追认权:
未被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②未被追认的责任承担:
在所获利益的范围内承担责任
③相对人的催告权;
善意+恶意,1个月内
④相对人的撤销权
善意相对人+被追认之前可撤销
三、代理权滥用与无权代理
1、区分
①滥用(有权乱用):
自己代理、双方代理、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
②无权代理:
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代理权终止
2、无权代理法律后果
①被代理人(追认权):
经追认才承担责任;1个月内为表示,视为拒绝追认
②相对人:
催告权、善意相对人的撤销权
四、表见代理
1、构成要件
①代理人无权代理;
2、起算
①附条件或附期限:
条件成就或期限届满起算
②定有履行期限的债:
清偿期限届满起算
③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债:
宽限期届满起算或债务人第一次主张不履行义务起算
④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年满18周岁起算
⑤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对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
法定代理终止起算
⑥请求他人不作为的债:
自知道义务人违反不作为义务时起算
②相对人主观为善意;
③客观上有使相对人相信无权代理人具有代理权的情形;
④基于这个客观情况而成立民事行为
2、表见代理效果
①对本人来说,
表见代理合同效力有效;
②对相对人来说
既可以主张无权代理,也可以主张为表见代理。
第三节诉讼时效制度
一、诉讼时效基本理论
1、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
①诉讼时效:
债权请求权;可变期间,适用中断、中止、延长。
五、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
1、附条件
①条件行为相违背、违背社会公共利益或深灰功德,原则上不得附条件
②将来发生的、不确定的、双方约定的、合法的事实。
③生效条件成就前,法律行为已成立;条件成就后,法律行为发生法律效力。
2、附期限
①附条件的行为具有不确定性;
②附期限的行为是确实的、可预知的。
合同效力类型总结
无效合同
无效合同
可撤销合同
效力待定合同
依法订立,成立生效
无行为能力人单独订立
重大误解
限制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
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显失公平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背公序良俗)
欺诈合同
无权代理人订立的合同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
胁迫合同
第二节代理制度
一、代理
特征
①民事法律行为;②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③独立向第三人;④法律效果归属被代理人
二、无效民事法律行为
1、特征
自始无效;当然无效;绝对无效
2、种类
①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
②以虚假意思表示实施(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③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
④违反强制性规定或公序良俗。
三、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
1、特征
①在撤销前已经生效;
②撤销权人提出,法院不主动干预;
③撤销权人拥有选择权,已经撤销,自始无效
①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撤销之后与无效的效果一样。
②部分无效:
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
③法律后果:
自始无效;行为人返还财产或折价补偿,有过错的各自承担责任;合同无效或被撤销不影响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效力。
四、效力待定民事法律行为
1、限制行为人不能独立实施的
①直接有效:
纯获利、或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行为;
⑦国家赔偿:
自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算
三、中止
有关规定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
其他障碍(客观因素)4个:无/限制民事行为人没有法定代理人;继承未指定继承人;权利人被义务人或其他人控制;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四、中断
有关规定
因法定事由致使诉讼时效期间归于无效,重新计算。
④撤销权行为有时间限制(除斥期间)
2、种类
重大误解、受欺诈而为、受胁迫而为、显示公平
3、撤销权消灭
①“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1年内未行使;
②明确表示放弃;
③“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未行使;
④“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1年内未行使;
⑤重大误解自知道或应当知道3个月内未行使。
4、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的后果
二、代理与其他行为
1、代理与委托
受托人可以以“委托人”或自己都名义;委托是事务性行为;只有双方当事人
2、代理与行纪
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法律效果由行纪人承受,再转给委托人;一定是有偿行为
3、代理与代表
代表和法人同属一个民事主体,不存在效力归属问题
4、代理与传达
传达人自己不进行意思表示;不要求民事行为能力;只传递意思表示
第二章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
一、民事法律行为
1、分类
①单方/双方/多方
②负担/处分
③有偿/无偿
④要式/不要式
⑤主/从
2、生效条件
①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完全:有效;无:有效/无效;限制:有效/效力待定(经追认有效))
②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③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①法定事由(主观):
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
②特殊债权(债务):
连带债权债务代位权;债权债务转让。
五、延长
有关规定
人民法院根据权利人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3、4、20年都可以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