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期末综合练习题(二)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
1、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2、社会需要:就是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3、社会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各构成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的形式。
即指一个社会组织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在整个组织中所处的地位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4、社会控制:就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动实行制约和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的社会过程。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
1、“社会”一词源于( A )。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2、“镜中自我”的概念是(B)初次提出的。
A、米德
B、库利
C、布卢默
D、托马斯
3、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B )。
A、心理上的矛盾 B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心理上的紧张
D、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D )。
A、再社会化
B、特殊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5、注重对人的管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具有强烈的任务本位和机械主义色彩的管理思想属于( B )。
A、家长制
B、古典管理理论
C、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D、现代管理理论
6、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是( C )。
A、米德
B、库利
C、韦伯
D、托马斯
7、政治制度的政府、军队、法庭和监狱等属于(C)。
A、组织系统
B、规则系统
C、实用设备
D、象征性的设备
8、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行为方式中,“放弃文化目标,但遵从制度化手段”,此为(B)。
A、逃避行为
B、形式主义
C、遵从
D、反叛
9、社会的变迁,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的(D)发生变动而引起的。
A、意识形态
B、上层建筑
C、生产关系
D、经济基础
10、提出“停止增加世界人口,限制工业生产发展,把地球资源的消耗量减少八分之七”是( C )中的观点。
A、《人类的目标》
B、《人类处在转折点》
C、《增长的极限》
D、《超越浪费的时代》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马克思是怎样看待社会的?
答:社会是人们交往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特征是劳动。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2、目前我国家庭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答:目前我国家庭还存在的问题:①在婚姻的缔结过程中,仍存在着包办、买卖婚姻的现象;②早婚和违法婚姻问题严重;③独生子女问题;④老人赡养问题;⑤离婚问题。
3、简述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答: 道德与法律在产生的时间、形成的方式上都有不同。
道德产生的时间早于法律,并且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是自发
形成的,而法律在人类社会中不是永恒的。
①二者作用的范围不同。
道德比法律作用的范围要广泛得多,不道德行为不一定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一定是违反道德的行为。
②二者被支持的力量不同。
法律是靠强制的力量来支持的,道德是靠社会舆论的力量来支持的。
③二者作用的性质和控制的强度不同。
法律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人们一定行为的限制和禁止,违法者就要被处罚,甚至剥夺生命;道德则表现为对人们行为的示范和劝阻,违反道德的人仅受到社会舆论的攻击。
4、简述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答: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第一,城乡社会保障的二元性。
社会城乡二元结构,表现在社会保障方面则是城市居民,特别是全民所有制职工享受良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农村居民所得到的保障很少。
第二,城市社会保障的包办性和农村社会保障的自助性。
第三,行政推动。
第四,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社会工作的开展主要是由各级各类国家干部、公职人员担任。
其作用是既给人民生活以保障,稳定了社会秩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农村保障水平低,城市的社会保障带来社会流动困难,并使一些人滋长了不思进取的工作态度。
高福利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城乡差异也给城市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四、论述题(共16分)试述我国人口问题的实质,表现,成因及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以及解决的办法。
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不相适应。
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为:A、人口数量多。
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平衡。
B、人口素质低。
包括人的身体素质、人的文化和精神素质。
造成人口问题的原因有:A、政治原因。
在“人多热情高,干劲大”口号的鼓舞下,我国人口严重失控。
B、人口惯性。
我国1953-1973年两次生育高峰,为我国人口周期性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C、文化及社会因素的影响。
传统中国是农业社会,崇尚大家庭制度和多子多福。
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死亡率大大降低。
某些农村基层组织涣散,农村计划生育失控。
人口问题对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人民生活的提高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A、大量新增人口消耗掉了物质生产的新增部分,也就降低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B、大量新增人口日后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就业问题。
C、我国人口文化程度低,必将对现代化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D、我国老龄群体迅速扩大,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也对经济的发展,对老年人的赡养及人们的家庭生活带来重要的影响。
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途径:A、控制人口数量。
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对计划生育的认识,强化管理。
B、提高人口素质,主要是文化素质。
C、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减轻就业压力,缓解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