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省哈三中高三第四次高考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省哈三中高三第四次高考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四次高考模拟考试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 题琴,其实并无古今之分,仅有中外之别。

现在所谓“古琴”的说法,是为了和西方的各种琴类乐器相区分罢了,而古琴在中国绵延千万年的古代历史与传统文化中有着极重要的地位,几经浮沉,甚至一度成了鲜有人知的“奢侈艺术”。

古琴初制,历来众说份坛,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拔乐器之一,古人将其历史远溯上古三皇时期,故今之制式曰伏羲、曰神农、曰虞舜,皆是沿以始创之功。

至仲尼时,琴学也已完备,其艺也大昌。

至于秦汉,琴在人们生活中更为普及,司马相知一介寒儒尚有名琴“绿绮”一张,以此琴借语文君,是为千年名曲《凤求凰》。

各类曲艺中有《琴挑》一折,专述相如风流逸事。

至东汉,蔡伯喈博学多艺,妙于琴音,作《游春》、《渌水》、《幽思》、《坐愁》、《秋思》诸曲,为著名的“蔡氏五弄”。

另作琴学专论《琴操》一篇,广传后世,是为琴学理论之滥觞。

隋唐以降,琴学更兴,不仅琴家辈出,听琴圣手亦繁盛一时。

较有名者,如雷、郭、张、沈四家,蜀中九雷更是独步古今,现存唐琴“九霄环佩”即出自雷氏一门,盛唐遗音借此琴传响至今。

明代士人间,无论是否善于操弹,皆悬琴一张于壁,如《长物志》所言“琴为古乐,虽不能操,亦须璧悬一床”。

一般认为,此时的古琴俨然成为文人的象征。

因琴学影响广泛,琴语传刻也是一时风尚。

到了清代晚期琴学逐渐式徽,随看着西洋乐器及其音乐理论的进入,对于国故民乐影响甚大。

古琴的传承与教授,不同于西方乐器的记谱,而是有着自己一套独特的记谱方式——减字谱。

减字谱代表的是古琴的指法,可以算得上是一段时间内行为动作的文字,是一段时间内行为动作的截取,用一种特殊的文字符号体系,是将时空运动符号化、凝固在一个文字体系之中。

减字谱是中国古人伟大的创造发明之一,它并未准确地记录音符,而将动作记录,故而按弦时间的长短以及种种吟揉的动作使得古琴艺术呈现出不一样的艺术风貌,即流派的形成。

古琴在出现伊始是作为礼乐中乐器使用,但随着之后的不停演进逐渐成为文人的象征,成为文人必备的四艺之首,代表了一种自在风流。

我们常常可以在古代的绘画作品中看到携琴访友或者童仆抱琴的形象。

正如前文所说,古琴之于文人,不在于是否真的会弹,而在于一种形象的标榜,一种身份的标志。

这和文房四宝、茶、鹤、梅、剑等等一同组成文人生活之必备元素。

正如明代文彭一方“琴罢倚松玩鹤”的印文,最能反映古琴在古代文人生活中的作用与意义。

但随着时代的变化,琴作为一种乐器已经不仅仅表达了文人的意趣,还带有了一点对于古代世界追幕的情愫。

1 .下列对古琴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A .古琴的历史悠久,它的记谱方式是中国古人伟大的创造发明,但后期也受到了西洋乐器及其音乐理论的影响。

B .古琴的减字谱记录的是抚琴时的动作,而抚琴者按弦时间的长短以及种种吟揉的动作并不相同,故而形成不同的流派。

C .古琴,同文房四宝、茶、鹤、梅、剑等一同组成文人生活的必备元素。

明代文彭的一方印章就是最好的证明。

D .古琴出现时是作为礼乐中乐器使用的,但随后逐渐演变成为文人的象征,它代表了一种自在风流,表达了文人的意趣。

2 .下列对文章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A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

古琴这一说法不是为了区分古今琴类的不同,而是体现了它与西方的各种琴类乐器的区分。

B ,司马相如一介寒儒尚有名琴“绿绮”一张,以此琴借语文君,演奏《凤求凰》。

可见,相较于前,秦汉时琴在人们生活中进一步普及。

C .妙于琴音的蔡伯喈创作了著名的“蔡氏五弄”,包括《游春》、《渌水》、《幽思》、《坐愁》、《秋思》,是琴学理论的起源。

D .隋唐以后琴学更兴,研琴圣手繁盛一时。

雷氏就是其中佼佼者,至今尚能演奏的“九霄环佩”就出自雷氏一门。

3.下列对文章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3 分)A .古琴在中国千万年的古代历史与传统文化中曾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不过,岁月更迭中,也曾一度成鲜为人知的“奢侈艺术”。

B .明代士人无论是否善于操弹,都悬琴于壁,可见,古琴已经成为明代文人的象征,从中不难看出明代琴学影响广泛。

c .减字谱代表的是古琴的指法,不同于西乐器的记谱方式,是一种特殊的文字符体系,记录抚琴时一段时间内的行为动作。

D .古代绘画作品中的携琴访友或者童仆抱琴的形象反映了古琴在古代文人的生活中是一种形象的标榜,一种身份的标志。

二、古代诗文阅读( 36 分)(一)文言文阅读( 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一 7 题。

谢景仁,陈郡阳夏人,卫将军晦从叔父也。

祖据,太傅安第二弟。

父允,宣城内史。

景仁幼时与安相及,为安所知。

始为前军行参军、辅国参军事。

会稽王世子元显嬖人①张法顺,权倾一时,内外无不造门者,唯景仁不至。

年三十,方为著作佐郎。

景仁博闻强识,善叙前言往行,玄每与之言,不倦也。

高祖为桓修抚军中兵参军,尝诣景仁咨事,景仁与语悦之,因留高祖共食。

食未办,而景仁为玄所召。

玄性促急,俄顷之间,骑诏续至。

高祖屡求去,景仁不许,曰:“主上见待,要应有方。

我欲与客共食,岂当不得待。

”竟安坐饱食,然后应召。

高祖甚感之,常谓景仁是太傅安孙。

及平京邑,入镇石头,景仁与百僚同见高祖,高祖目之曰:“此名公孙也。

”谓景仁曰:“承制府须记室参军,今当相屈。

”以为大将军武陵王遵记室参军,仍为从事中郎,迁司徒左长史。

出为高祖镇军司马,领晋陵太守,复为车骑司马。

义熙五年,高祖以内难既宁,思弘外略,将伐鲜卑;朝议皆谓不可。

刘毅时镇姑孰,固止高祖,以为:“苻坚侵境,谢太傅犹不自行。

宰相远出,倾动根本。

”景仁独曰:“公建桓、文之烈,应天人之心,匡复皇祚,芟夷奸逆,虽业高振古,而德刑未孚,宜推亡固存,广树威略。

鲜卑密迩疆甸,屡犯边陲,伐罪吊民,于是乎在。

平定之后,养锐息徒,然后观兵洛汭,修复园寝,岂有坐长寇虏,纵敌贻患者哉!”高祖纳之。

时从兄混为左仆射,依制不得相临,高祖启依仆射王彪之、尚书王劭前例,不解职。

景仁性矜严整洁,居宇静丽,每唾,转唾左右人衣;事毕,即听一日浣濯。

每欲唾,左右争来受。

高祖雅相重,申以婚姻,庐陵王义真妃,景仁女也。

十二年,卒,时年四十七。

追赠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

葬日,高祖亲临,哭之甚恸。

节选自《宋书谢景仁传》【注】①璧人:爱妾。

即君夫比较疼爱的侧室。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A .内外无不造.门者造:拜谒B .芟夷.奸逆夷:铲平C .德刑未孚.孚:使……信服D .伐罪吊.民吊:拉拢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谢景仁受高祖赏识器重的一组是( ) ( 3 分)①年三十,方为著作佐郎②高祖为桓修抚军中兵参军③以为大将军武陵王遵记室参军④依仆射王彪之、尚书王劭前例,不解职⑤追赠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⑥葬日,高祖亲临,哭之甚恸A .③④⑤B . ①③⑤C .②③⑤D .①④⑥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A .谢景仁年幼时谢安还在世,谢安对他有所了解。

谢景仁博闻强记,擅长叙述前人的言论和行为,桓玄常常和他交谈,不觉疲倦。

B .谢景仁与高祖一起吃饭.酒食尚未做好,景仁受到桓玄宜召。

高祖多次请求离开,景仁认为桓玄应该等待,最终陪高祖安稳地吃完,才应诏前去。

C .义熙五年,高祖打算向外开拓,将要攻打鲜卑。

刘毅当时镇守姑孰,坚决劝阻高祖。

谢景仁直接批评刘毅迁腐和短视,支持高祖的主张。

D .谢景仁生性谨严整洁,居室干净素雅,每逢咳唾,总是转过头来吐在左右侍者身上,咳吐以后,即允许侍者盥洗一天。

7.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0 分)( 1 )尝诣景仁咨事,景仁与语悦之,因留高祖共食。

( 5 分)( 2 )高祖雅相重,申以婚姻,庐陵王义真妃,景仁女也。

( 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江事夕望①【唐】白居易凭高望远思悠哉,晚上江亭夜未回。

日欲没时红浪沸,月初生处白烟开。

辞枝雪蕊将春去,满镊霜毛送老来。

争敢三年作归计,心知不及贾生才。

【注】①本诗写于诗人被贬出京,任江州司马之时。

8 .诗歌额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5分)9 .本诗围绕“思悠哉”展开.请结合全诗概括诗人产生了哪些情思? ( 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 6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 6 分)(1) ,。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 (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苏轼《赤壁斌》)。

(3)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

,。

(白居易《琵琶行》)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时应的题号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5 分)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 )一( 4 )题。

( 25 分)吃完药就幸福了秦德龙当幸福药片问世的时候,汉斯正在街头荡漾。

他看见那么多人正在排队买东西,便忍不住好奇,凑了过去。

“原来,你们在买药啊。

”汉斯笑了起来。

“笑什么笑!这是好药!吃了它,可以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和谐,对什么事儿都可以淡定如水!”“请问,这是什么药啊?这么神奇!”“这就是传说中的幸福药片!如果你是个好斗分子,经常提意见或者写揭发信,要把谁投入到监狱里去,那么,你最好服用这种药片。

幸福感会让你油然而生,你就不会再对那些肤浅的问题感兴趣,你会报以宽容的微笑!”汉斯的心咯噔了一下。

对方是怎么看出来的,他怀有冷箭意识?没错,汉斯曾经为许多问题而困扰,看什么都不顺眼,写了许多举报信。

他认为,这个世界的信仰大厦正在倾斜。

“还犹豫什么?快去后面排队吧!”汉斯摇了摇头。

他才不买药片呢!这辈子,他还没吃过药呢。

“他这个人,怎么无动于衷!”“很简单,他不想重新做人了!”听了人们的议论和嘲笑,汉斯只能报以冷笑。

他知道,自己正在被一群疯子包围着,而自己是个健康的人。

回到家,他惊异地发现,父亲正拿着药片,准备吃药。

汉斯连忙夺过父亲手中的药片:“爹,您老人家为什么要吃药呢?”父亲抢过药片,一口吞了下去。

然后,慢条斯理地说:“我有病,我为什么不吃药?”“您有什么病?我怎么不知道?”“你真的不知道吗?你总是批评我,说我不能看电视,一看电视新闻,我就骂,从上头骂到下头,从国内骂到国外!难道,我这不是病吗?”汉斯一时语塞。

父亲的这种状况,确实存在。

他曾经批评过父亲,说父亲脑子有病。

“现在好了,吃了药,我什么都不骂了,看什么都顺眼了,心平气和多了!儿子,你要不要吃一粒呢?满大街的人都在排队购买,你不知道是什么药吗?我告诉你,是幸福药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