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2017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2017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秦统一后的一次朝廷上的辩论中,廷尉李斯说:“周文武所封子弟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李斯主张推行A.郡县制B.分封制C.宗法制D.世袭制2.表1由表1A.致使富豪人仕艰难B.忽略了身份界限C.削弱了世卿世禄制D.体现出公平公正原则3.(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

”材料提及的战争指的是A.甲午中日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践踏;文革结束后,法障制度走向健全;在新的历史时期,民主制度得以重建和完善。

这一历程表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A.推动了经济发展B.优于西方国家C.遭到了严重破坏D.在曲折中得到发展5.新中国成立初期,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毛泽东对此的形象概括是A.另起炉灶B.互不干涉内政 C.一边倒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6.《十二铜表法)第八表规定: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企;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十一表规定: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这些条文反映出A.贵族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 B.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C.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界限 D.奴隶与平民未受法律保护7.《西方民主史》载:“(英国)以首相为首的内阁必须接受议会的监督,因此,首相有责任回答议会的质询,向议会报告政府的工作。

”该史料主要表明在英国A.议会取得国家各项权力 B.首相掌提国家行政大权C.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D.首相及内阁对议会负责8.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但政治民主发展滞后。

其原因在于德国A.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较晚B.民主改革保守和不彻底C.经济发展抑制了政治民主D.统一大业尚未完成9.1917年俄国爆发的二月革命推翻了A.工兵代表苏维埃B.罗曼诺夫王朝 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波旁王朝10.美国总统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地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有关。

”杜鲁门的立场反映了美国意图A.奉行孤立主义B.确保国家安全 C.维护世界和平D.推行霸权主义11.表2 1913—1921表2反映了当时A.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B.民族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C.纺织业是国民经济主导产业 D.实业救国改变了经济面貌12.1978年,安徽省发生大旱,省政府鼓励农民生产自救。

在这种政策推动下,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秘密协议,把生产队土地分到户,包干经营。

一年后,这里的粮食获得空前大丰收。

这一事例表明A.农业发展带动了经济体制改革B.政策调整消除了凤阳县灾情C.生产关系变革调动了农民积极性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推行13.1992年,在深圳、珠海等五个经济特区中,外商实际投入约占全国外商实际投资的29%;外贸出口约占全国出口总值的七分之一;涌现出一百多个技术和管理先进、年出口1 000万美元以上的创汇企业。

这说明A.发展外向型经济取得显著成果B.特区经济以工业为主导C.政府加强管理推动外贸发展 D.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14.改革开放后,我国法定假日总天数逐渐增多;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如增加了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法定假日;小长假出现和增多。

这些变化说明了A.党和政府更加注重民生B.国人追求安逸生活的心态C.弘扬传统文化势在必行D.人民生活水平决定经济发展15.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叶、玉米和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帶回欧洲,传遍世界;水稻、甘蔗、葡萄等植物,马、牛、驴等动物,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人美洲。

这说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B.殖民活动客观上推动文明交流C.新航路开辟带来经济繁荣D.农作物种植不受地域影响16.1841年英国就业人口比重为:农业占20%,工业占43%,服务业占37%。

1877年为:农业占14%,工业占55%;服务业占31%。

这一变化说明英国产业结构不合理B.工厂制度确立C.农业发展落后D.城市化进程加快17.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股价狂跌,股市崩溃,全面的经济危机接踵而至。

这场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A.商业领域 B.工业领域C.农业领域 D.金融领域18.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政策的调整。

这一调整指的是A.发展“混合经济”B.推广“新经济”C.建立“福利国家”D.实行计划经济19.据美国国务院计算,苏联195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美国的33%,1975年上升到53%。

这表明勃列日涅夫改革A.缩小了与美国之间的差距 B.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C.突破了旧的经济体制D.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20.自关贸总协定成立以来,美日贸易战旷日持久,美欧农产品之争相持不下,而总协定对此束手无策,无能为力。

这说明A.美国挑起各国的经济矛盾B.总协定适应世界经济发展需要C.总协定存在着一定局限性D.规范化法制化的世贸体系建立21.董仲舒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

在此董仲舒宣扬A.君权神授B.春秋大一统C.三纲五常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2.李贽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

他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他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

这一思想能够反映出A.道学家的忠孝观念B.反对君主专制成为思想主流C.正统思想发生了转变D.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23.以笔画简约而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见长的书法艺术是A.楷书B.草书C.隶书D.行书24.1866年,左宗業奏准在福州设立马尾船政局,局内设有船政学堂。

学堂开设的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画法等;同时,课外要读《圣谕广训》《孝经》,兼习策论。

这表明近代洋务学堂的创设A.目的在于发展民族工业B.开留学教育之先河C.符合中体西用的思想D.使教育理念日趋成熟25.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说孔子假托古圣先王尧、舜、禹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

康有为撰写此书目的在于A.传承训诂考据的学术风气 B.客观阐述孔子倡导革新的立场C.颂扬古圣先贤的伟大功绩D.借助儒家外衣宣传维新思想26.1894 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力,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这表明孙中山的思想A.处于改良的阶段B.旨在推翻清朝统C.实现了巨大转变D.局限于经济领域27.某文献记载:“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据此推断这一文献是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新民主主义论》C.《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D.《论人民民主专政》28.文革前,我国在国防尖端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一突破指的是A.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B.仿制近程导弹成功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载人航天圆满成功29.达尔文的墓志铭是:“他颠覆了世界,虽然并不完全。

”“他颠覆了世界”是指达尔文A.引领了科技革命的潮流B.开启了自然科学的新时代C.进行了环球航行和考察D.推翻了上帝创造万物之说30.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以情节的离奇和对人物性格人木三分的刻画,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了丑、恶与黑暗。

这一创作风格属于A.现代主义 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 D.魔幻现实主义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题12分,32题14分,33题14分)3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3 年夏,蒋介石调集百万大军对各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博古、李德认为是国民党政权与红色政权的决战,是争取苏维埃中国完全胜利的斗争。

他们放弃以往毛泽东行之有效的积极防御方针,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以阵地战代替游击战或运动战,主动出击敌人防守坚团的阵地。

进攻受控后,又采取消极防御方针,实行分兵把守,短促突击。

结果,红军奋斗一年,未能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中央机关和红军八万多人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摘編自《历史(Ⅰ).必修.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红军长征的原因。

(4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长征胜利的标志,并简析长征胜利的意义。

(8分)32.(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西汉时,由于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

两宋时,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

元朝时,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在此停泊的外国海船经常在百艘以上,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与赏易完成交易,占有重要地位。

这种朝贡贸易,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清朝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那时候,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出口商品仅占市场商品总量的3%左右。

——摘编自《历史(Ⅱ).必修》(人教版)(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负面影响。

(4 分)33.(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像在上帝所建立的自然秩序中,低级的东西始终服从高級的东西的指示一样,在人类事务中,低級的人也必须按照自然法和神法所建立的秩序,服从地位比他们高的人。

——阿奎那材料二每个人生来就享有与他人同等的包括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在内的一系列自然权利,这些权利乃是由自然法加以昭示并予以保护的,任何外在的力量都无权予以损害和剥夺。

材料三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在人与人关系方面,阿奎那和洛克观点的不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