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浅议珠江河口特性及其治理问题
浅议珠江河口特性及其治理问题
表1
珠江口主要河道来水量比较
项目
西江
北江
东江
流溪河及谭江
来水量(亿 m3) 2460
482
312
16
-1-
占总来水量比例 78.2%
12.8%
8.5%
0.5%
径流通过珠江三角洲的纵横交错的河网由八大口门入海。依据 20 世纪 80 年代的珠江八 大口门的水流分配资料如表 2 所示(前四口门为东四口门,后四口门为西四口门),东四口 门占 53.4%,总计 1742 亿m3,西四口门占 46.6% ,总计 1518m3。
项目
西江(马口站) 北江(三水站) 东江(博罗站) 流溪河(牛心岭站)
平均含沙量
kg/m3
0.31
0.20
0.14
0.06
平均年沙量(万
吨)
7250
761.8
314
10.2
占总来沙量(%)
86.97
9.14
3.77
0.12
珠江河口泥沙属细颗粒泥沙,以粉沙为主,黏土成分占 1/3 以上,其他为细沙和有机质。 黏土矿物平均含量为:伊力石 50%,蒙皂石 3%,绿泥石 17%,高岭石 30%。这些黏性颗粒 在河口易产生絮凝作用,促使泥沙落淤。据实测资料计算,口门处水域面积急剧减小,拦门 沙发育迅速。
这主要由于人类活动侵占了河道内的行洪滩地,造成了泄洪不畅,而且河道中各级堤防 缺乏统筹规划而竞相提高防洪标准,使得堤防越高,洪水位也不断抬高。
3.2 水环境恶化
珠江口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早最快的地区,在人口持续增长,工业化影响下,用水量和污 水排放量也不断增大,但是污水的处理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使得珠江口水质不断下降已经 威胁人民的生产生活。据 2001 年有关数据,珠江口三角洲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年排放 总量达 76 亿吨,占广东全省的 75%。受潮汐影响,八大口门处水质全部介于Ⅲ~超Ⅴ类之 间,其中超Ⅴ类的占 20.3%[2]。
Preliminary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and Problems of its Regulation
Wang Changnan
Traffic College of Hohai University,Nanjing(210098)
3.3 全球环境变化巨大而长远的影响[4]
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2001 年预测,到 21 世纪末,全球的年平均气温升高 1.4~5.8℃,升幅是 20 世纪的 2.3~9.7 倍。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后果是 20 世纪全球平均海平 面上升了 20cm,IPCC也预测 21 世纪末全球平均海平面将上升了 19~88cm。中国科学院地 理学部院士们考察珠江三角洲海平面上升情况后向国务院报告,预测珠江三角洲到 2050 年 相对海平面上升幅度为 40~60cm[4]。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约 803.6km2在珠江基准面之 下的,2994.76 km2土地在珠江三角洲珠江基准面 0.9m以下(占珠江三角洲平原总面积的 48.4%)。而且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处于地质构造沉降区,相对海平面 50 年后的升幅很 可能达到 0.7~1.0m[4]。还会引起口门水位高,排水不畅,增加洪水几率,排污困难,咸潮深
参考文献
[1] 李粤安. 关于珠江河口整治的初步研究. 中国江河河口研究及治理.开发问题研讨会文集. 珠海:中国 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年 [2]陈文彪. 王琳,邓家泉,许祥向,钟上海. 珠江口伶仃洋的治理研究. 水利学报,1999 年第 3 期 [3]李平日.沿海水利规划需注意海平面上升问题.水利规划,1993(3):71-72 [4] 李平日. 珠江河口治理的几个问题. 中国江河河口研究及治理.开发问题研讨会文集. 珠海:中国水利 水电出版社,2003 年 [5] 严恺. 梁其荀. 海岸工程. 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 年 [6] 钱正英,张光斗主编.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及各专题报告.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 版社,2001 [7] 王秋生. 关于珠江河口的规划与治理. 中国江河河口研究及治理.开发问题研讨会文集. 珠海:中国水 利水电出版社,2003 年 [8]范锦春. 把握珠江三角洲防洪面临的新问题,加强珠江河口整治. 中国江河河口研究及治理.开发问题 研讨会文集. 珠海: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年 [9] 广东省水利水电研究院.西北江三角洲河道桥梁阻水问题调研报告,2001.6 [10]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珠江河口水沙动力特性影响研究,2001 [11] 黄胜主编.中国河口治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 年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offers Preliminary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in recent years and some problems of its regulation, then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the problem. Keywords: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regulation environment
由于潮汐的影响,珠江口也面临着盐水入侵的问题,随着河道水位不断抬高,造成了地 下水位抬高,使得入侵盐水已危及到地下水的安全,地下水环境正逐年恶化,
由于污染和过度捕捞,珠江口海域生态环境破坏已非常严重,海域的红树林也受到严重 破坏。1998 年 3 月底至 4 月珠江口发生的特大赤潮,持续半个月之久,为历史罕见,其主 要原因就是环境污染。
-2-
2.3 潮汐
珠江河口的潮汐来自太平洋潮波,属不正规半日潮类型,日潮与半月潮不等。河口属于 弱潮河口,虎门潮差最大,最大的潮差可达 3.66m。其涨潮历时,枯水其大于汛期,落潮历 时汛期大于枯水期。珠江河口常发生风暴潮,产生一定的增水,大大超过正常潮水位。
1. 前 言
珠江口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发展非常迅速的河口地区,现在已经成为我国海运最繁忙,船 舶最密集的水域之一,每天的船舶流量达 4000 艘次。“三江汇流,八口出海”的水系拥有 着大西水道,大濠水道,青州水道等多条国际航道。是连通香港,澳门的重要口岸,是我国 重要的黄金水道。但是洪水灾害频繁,同时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导致了河口地势地貌改变以 及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因此,珠江河口治理刻不容缓。
2. 珠江河口特性
2.1 径流情况和洪水
根据珠江三角洲各河道统计,珠江三角洲每年承泄上游来水量约 3270 亿m3,最大年来 水量约为最小年来水量的 2.60~7.53 倍。其中西江,北江,东江,流溪河及谭江的水量以及 占总来水量比例如表 1 所示。流域来水主要是西江,北江和东江,共占总量的 95%以上。 西江的年际水量变化较小,汛期主要集中在每年的 5~9 月,而北江的年际水量变化较大,北 江东江的汛期在 4~9 月。历史上, 1915 年西,北江的洪水为最大,西江的高要站所记录的 洪峰流量为 54500 m3/s(二百年一遇),同时北江横石站的洪峰流量为 18600 m3/s(百年一 遇),1959 年东江也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洪峰,其博罗站记录的洪峰流量为 12800 m3/s (百年一遇)。最小流量出现在 1955 年 3~5 月,西江梧州站为 848 m3/s,东江博罗站为 31.4 m3/s,北江石角站为 139 m3/s。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的差距相当大。
表 2[1]
项目 横门 洪奇门 蕉门 虎门 崖门 虎跳门 鸡啼门 磨刀门 总计
水量 365
209
565
603
196
202
197
923
3260
比例 11.2% 6.4% 17.3% 18.5% 6.0% 6.2% 6.1% 28.3% 100%
2.2 泥沙
珠江水大沙少,陆域来沙仅占长江的 14.4%,为黄河的 4.21%,但是由于径流比较大, 每年仍有大量泥沙流入河口地区。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总量为 7098 万吨,多年平均含沙量 0.218 kg/m3。输沙主要集中在夏季,多为 6~8 月,汛期沙量占年沙量 94.6%。表 3 为各主要 河道输沙情况。西江是主要来沙河道,主要通过天河,由磨刀门,鸡啼门,崖门及虎跳门输 送入海。 表3
-3-
入迫使引水口上移的问题[3]。
4. 小结
通过上述对珠江口近期水沙特性及治理面临的一些问题的浅析,大规模人类活动对珠江 口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因此要加以重视,逐步规范人类活动,使其对自然界的负面影响降 到最低,并最好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治工程。然而解决珠江口的治理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需要我们世世代代来完成它。在治理过程中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而且要做到“以人为 本”。
பைடு நூலகம்
-4-
3.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防洪的新问题
珠江河口位于中国亚热带地区,面临南中国海,雨量充沛,同时常遭受台风,洪涝灾害 特别突出,尤其是近年来人类活动频繁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 1993~1998 年洪涝台风灾害造 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几百亿元。
上世纪 90 年代西北江曾经发生过两次约 50 年一遇的洪水,即“94.6”和“98.6”洪水。 虽然三角洲口门处水位不高,可是在河口腹部洪水位异常壅高,其中顺德水道下段,荣桂水 道,鸡鸭水道及小榄水道洪水位超过了百年甚至二百年一遇,超警戒水位 20 天,上下游洪 水频率不一致。
浅议珠江河口特性及其治理问题
王常男
河海大学交通学院,南京,210098
E-mail: joblic2001@
摘 要: 本文结合相关资料分析了珠江口近年来的水沙特性,提出了一些治理面临的一些 问题,浅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关键词:珠江 河口治理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