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性1.1儿童早期的行为习惯会影响一生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
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
”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
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
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
事实上,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他们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小时候形成的良好习惯。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叶圣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
他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
”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
好的行为习惯会造就一个人的一生,而坏的行为习惯同样会毁坏一个人。
习惯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每一个父母都需要高度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
1.2环境的重要性和语言智力发展的关键期1.2.1狼孩卡玛拉的故事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人们常见到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森林,往往是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路的“像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
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终于发现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
其中大的年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
这两个小女孩被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抚养,还给她们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
在孤儿院里,人们首先对他们进行了身体检查,发现他们虽然营养不良,但身体的生物系统是正常的。
人们还发现这两个狼孩虽然长得与人一样,但行为举止却完全和狼一样:他们白天睡觉,夜晚活动,常常像狼那样嚎叫,他们用四肢爬着走路,用手直接抓食物送到嘴边吃。
被发现时不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初生婴儿的水平。
为了帮助狼孩尽快恢复人性,人们对她进行了各种教育尝试。
在人类的正常社会环境里对其进行训练,教他们识字,教他们学习人类的基本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
然而,阿玛拉不幸死亡,卡玛拉在四年之后(大约十一二岁)才开始能够讲一点点话,智力水平也才相当于一个普通的婴儿的智力水平。
仅教她呼唤照料她的波拉夫人的“波”字发音,她就足足用了两年的时间才勉强算是学会。
4年才学会了6个单词。
经过7年训练才一共学会使用45个单词。
卡玛拉死时己16岁左右。
但她的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身体上,卡马拉用了两年才学会直立,6年后才学会独立行走,但快跑时还得四肢并用,她始终没有能像人类一样掌握复杂的使用工具的技能。
1.2.2中国的猪孩事件1974年12月23日,王显凤出生在东北的一个特殊家庭中。
她的母亲患病,父亲是聋哑人,缺乏照顾的她与猪为伍,饿了渴了,就吃猪食、吸吮猪奶;她浑身发痒,就到水泡子里打滚,墙上蹭痒;她冷了困了,就偎依在老母猪怀里取暖、睡觉……总之,她终日与猪为伍,看到的是猪的形象,听到的是猪的声音,自然模仿的也是猪的行为,形成猪的习性,1984年才被人发现。
当她被外界发现时,她时而悠闲地捋着青苗叶啃着草皮;时而拼命与小猪崽争夺,拱在老母猪怀里去吮猪奶;时而又懒懒地在墙上蹭痒痒,然后歪躺在草垛边,闭上眼睛晒太阳。
如果她一旦发现“风吹草动”,会像所有的猪一样,机灵地支起身子,弓弓腰,瞪着一双呆愣、惊恐的眼睛瞅着你一动不动。
如果她发现你没有伤害她的意思,她就更有意思了,大概为了报答你的友情,她小脸上鼻子、眼睛、眉毛一起生动地错位移动,向你献殷勤,再朝你蹲下身子放肆地“哗哗”撒一泡尿,尔后,惬意地流着口水,发出阵阵愉快的哼哼声。
她四肢着地,扶起来也不能直立行走。
经专业人员检测,11年关键的生长发育期都是在与猪为伴的极为特殊的环境里度过,造成了王显凤心理的严重畸形。
对她进行的一系列科学检验和心理测量的结论令人沮丧。
当时这个11岁的“猪孩”的感知世界混沌一片,没有大小、长短、多少、上下、颜色、数的概念,几乎没有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意志力和思维能力,甚至表现的情绪也极为原始简单,只有怨、惧、乐,没有悲伤。
她的智力只相当于3岁半的小孩。
她的智商仅为39,而作为正常人最低标准——生活基本自理人的智商应该是70。
为帮助“猪孩”王显凤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中国医科大学组织了9人的“猪孩”考察组,鞍山市社会福利部门、鞍山市心理研究所决定免费为其进行治疗。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教师姜云香把王显凤领回自己的家中,采用特殊引导的教育方法帮助“猪孩”王显凤认字、念诗,培养她独立生活的能力。
7年后,经过全面科学的测定:18岁王显凤的智力相当于小学二三年级水平;她的智商也从39的重度智残,达到69,接近于正常人70的最低水准;而她的社会交往能力基本达到了正常人水平,见到陌生人能主动打招呼,具备了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发育正常,并有了求偶要求。
1999年,王显凤与当地农民李俊来结婚,于2004年生下一男孩。
狼孩和猪孩这一事实说明,如果早期脱离了人类社会的生活环境,人的许多固有特点就会失去。
生下来时即使脑的生理解剖结构发育正常,但如果缺乏环境中听觉、视觉、触觉的信息刺激,脑的进一步发展分化会受到影响,精神发育会停滞。
即使未脱离人类环境,但早年受教育机会被剥夺,缺乏学习语言及行为的训练,也会严重影响智力发展。
如果是一个孩子在10岁时开始和野兽生活在一起,我们很难相信他最终会变成“兽孩”。
日本人横井庄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逃进深山,穴居28年之久,1972年被发现,当时曾有人断言,他再也不能过人类的生活了。
但事实是只经过短短的81天,横井庄一就完全恢复和适应了人类生活,并在当年结了婚。
1.2.3 12岁女孩被父亲囚禁11年智力相当于2岁儿童2010年的新闻报道:11年前,韩家发生一场变故,狂风将家中房屋刮倒,砸死了母亲和姐姐,此后,一岁的妞妞被父亲“囚禁”在院子里长达11年,谁也不让见,也从没让女儿出去过。
12岁的女孩身高仅有1.2米,不敢见生人,连句话都不会说。
两岁多时,父亲教她学说话,她连一句爸爸都不会说,到六七岁还不会走路,父亲觉得不对劲,认为家丑不可外扬,怕人笑话,从没带她出去,也没让人进过院子。
父亲总感觉自己不如人,把自己封闭起来了,也把女儿与世隔绝了。
当地康复中心负责人了解到妞妞被“囚禁”11年的遭遇后,表示将把妞妞接到康复中心,用专业的仪器,对她的发育情况、听力、语言、智力等进行详细的检查。
发现她的身高、体重、身体发育情况还算正常,但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异常,而智力相当于两岁儿童。
医务人员分析,造成这种原因,可能与妞妞长期封闭隔离、缺乏与外界交流有关。
1.3儿童早期的营养与健康会影响一生1.3.1 研究资料大量研究资料证实:孕期营养不良会影响胎儿发育,可能导致出生缺陷、胚胎停育、死产、流产、早产、低出生体重或生长发育迟缓,以及儿童期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死亡儿童中50%左右与营养不良有关),体格发育和精神发育的迟缓,从远期来看,会导致认知能力的缺损,工作能力和劳动生产率低,成年慢性病危险增高(比如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肥胖症等患病率增加);儿童早期营养不良的长期后果是:不可逆、不可弥补!生命的最初1000天,即从怀孕到2岁期间,母婴营养和养育环境,可以明显地影响儿童的未来。
儿童早期营养和养育环境会给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发育的机遇和条件,保障和促进儿童体格和脑发育,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降低对疾病的敏感性,增强体质,提高社会能力。
儿童早期营养缺乏和不良的养育环境的远期影响,还会导致教育成绩的下降,以及终身工作机会和经济效益的下降。
1. 3.2 大头娃娃事件2003年8月13日,安徽阜阳出生仅仅130天的女婴荣荣死去。
在8月7日被送进医院时,荣荣因为严重的营养匮乏,肝肾功能已经呈现重度衰竭,并伴发肠源性皮炎,出现了局部溃烂。
扼杀荣荣的“元凶”,是一种劣质婴儿奶粉。
从2003年开始,那里的 100多名婴儿,陆续患上了一种怪病,几十名儿童受害甚至死亡。
本来健康出生的孩子,在喂养期间,开始变得四肢短小,身体瘦弱,嘴唇青紫、头脸胖大、四肢细短,比例明显失调,成了畸形的“大头娃娃”。
这些孩子的年龄基本在6个月以下、来自农村。
有不少孩子具有“胖乎乎”的脸、皮包骨头的躯干,这是严重营养不良造成的高度浮肿。
因为严重缺乏营养,这些婴儿多已停止生长,有的甚至越长越轻、越小。
导致这些婴儿身患重病甚至夺取他们生命的竟然是他们每天都必须食用的奶粉。
根据相关产品质量监督所初始的检验报告,这种奶粉的蛋白质含量仅为1%,而根据我国现行的产品质量标准,0-6个月的婴儿奶粉蛋白质含量应为12%-18%。
这些奶粉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其他基本营养物质的含量也不及国家标准的三分之一,根本不能满足婴儿的生长需要,长期食用会导致婴儿营养不良,停止生长,严重的甚至越长越轻、越小,直至心、肝、肾等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1.4儿童早期教育投资的受益率高于其他任何一个阶段世界银行经济顾问、荷兰经济学家Gaag教授的研究表明,对儿童早期的投入获得的回报,比对其他各个阶段的投入相比要高2-8倍。
美国一项长达三十几年的追踪研究表明(佩里计划):在学前教育上每投资1美元,可获得17.07美元的回报,其中4.17美元是对个体成长的回报,12.9美元是对社会公共事业的回报,体现在社会福利、补救教育、预防犯罪方面投入的降低,以及纳税的增加。
而对大学后的职业教育投资1美元,回报率不到1倍。
由此可见,对幼儿教育的投资回报率高于任何一个教育阶段。
对贫困儿童的幼儿教育,其投资回报率高于家庭条件良好的儿童。
从出生起为儿童提供良好的保健、营养、保育和教育等方面的服务,能够有效地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育,养成良好的性格和习惯,促进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学会初步的合作交往能力,提高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其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5儿童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婴儿若在早期长时间离开父母生活,这些婴儿不能很好地与人相处,怕做游戏,怕冒险,怕探索。
儿童早期缺乏成人的关心爱护,会影响今后智力和体格的发育,尤其是心理健康。
若能尽早改变这种不良环境,仍有可能获得较好的发展。
明尼苏达大学少儿发育研究所的专家进行了一项全面的长期研究,来考察早期婴幼儿与其照顾者形成的依恋形式,以及这种依恋与其后来的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