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妈妈的账单教案

妈妈的账单教案

22.《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妈妈的账单》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

本单元课文的主题是“可贵的亲情和友情”,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一点:母爱
一线:彼得和妈妈的账单
创体验:对彼得读妈妈账单前后和学生学完《妈妈的账单》这一课之后的两条情感变化进行体验
三语:通过《游子吟》这首诗,进行导语、过度语、结语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习借助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

教学设计:
一、古诗导入,初揭题意,引出“账单”
导语:孩子们,你们还记得这首诗孟郊的游子吟吗?(出示:游子吟)来!师读:(板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稚嫩的小草难以报答春天普照大地的阳光的养育之恩.引申为,子女难以报答母亲的哺育之情.这首诗是写什么的?(引出母爱)。

(板书:妈妈)有一个故事也能让我们体会到妈妈那无私的爱。

(板书:妈妈的
账单)
师板书时,理解“账单”(对学生说:这个账偏旁是(贝字旁,说明和金钱有关系,要注意他不是巾字旁的帐。

)),出示图片。

过渡语:让我们走进课文,这是一份怎样的账单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1)、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了解课文内容。

(2)、生汇报:师引导
小彼得给妈妈开了账单,索取没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的,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边看到他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看到了这份账单,彼得惭愧的把索取来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提示学生抓住课文中的三个重要词语,更简练的概括课文内容:索取报酬,如愿以偿,羞愧万分)
1、孩子们,你们发现了这篇课文共几份账单?(两份)
过渡语:一份是彼得(板书)写给妈妈,想妈妈索取报酬的,另一份是妈妈(板书)写给彼得的.请默读这两份账单(出示这两份账单)。

观察这两份账单有什么区别:
三、一读账单,找出两份账单的区别。

(1)、默读这两份账单,看看这两份账单有什么区别。

(2)、学生汇报:。

(预计学生会发现有如下区别:金额多少,劳动量大小,时间长短等)随机解释“芬尼”。

过渡句:我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孩子,现在以四人为以小组的形式,再读账单,然后讨论,从这两份账单中你体会到彼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彼得的妈妈是怎么样的母亲。

四、二读账单,了解彼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妈妈是怎么样的母亲.
1、小组读账单,然后讨论。

2、全班汇报。

彼得:、听话、懂事(索取)
妈妈:勤劳、慈爱、伟大(奉献)
过渡语:听话、懂事的彼得,在开这份账单的时候,他的心理是怎么想的?让我们回到课文中,找一找原因。

五、体会账单,明白两份账单的含意
1、学习第一个自然段。

(课件)体会“似乎”,明白彼得这份账单时因为他还不懂得妈妈的爱。

(板书:不懂爱,索取)
过度:当妈妈看到这份账单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想?彼得不懂得爱,妈妈为什么还把60芬尼给彼得呢?(让彼得自己醒悟)引出妈妈的账单。

2、读妈妈的账单、体会“为”。

(1)我们去掉“为”字再读,你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板书:奉献
3.指名读,在齐读。

过度语:妈妈的奉献多吗?
有:十年的(生接)
有:……
就只是这些吗?(生接着说)
师:但是妈妈的账单上的价钱却是0芬尼。

妈妈为自己着想了吗?(没有),这就是母爱的(板书:无私)。

4、如果让你在妈妈的账单后面填上价钱,你会填多少?
难道妈妈的……就只值那么多钱吗?
引导学生,从价钱当中体会到母爱的无价(板书:无价)。

师:小彼得捧起这份账单,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每一天,妈妈总是准时送上香浓的牛奶,妈妈做的饭菜是那么香甜可口。

妈妈的怀抱永远是自己温暖的港湾。

生补充:(配乐)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每一年的圣诞节,妈妈……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深更半夜,寒风呼啸,自己突然发起了高烧,妈妈……
他读着读着,又想起了那次自己犯了错……
他读着读着,又想起了……
过度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时一份包含着母爱的账单、沉甸甸的账单,所以,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补充度)。

(配乐)
六、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母爱的无声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此时,彼得的心里是怎么样的?谁来说说!
体会怦怦直跳、蹑手蹑脚、小心翼翼
(知道了自己的不当行为,他感受到了妈妈的爱。


(2)那你们说现在“如愿以偿”的是谁呢?(妈妈)从妈妈的这个做法当中我们有体会到了什么?(教育的技巧,板书:无声)
2、学生思考妈妈的用意:
过度:妈妈真是用心良苦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是的,妈妈的爱就像春天里的雨-----“润物细无声”。

妈妈的爱就像高山,但是他比山还高,妈妈的就像大海,但是他比海还深。

(出示课件)来:山(生读)
出示课外诗歌(配乐):
小结:
(师引:山,没有母亲的爱高;)
海,没有母亲的爱深;
天,没有母亲的爱广阔;
地,没有母亲的爱包容;
太阳,没有母亲的爱温暖;
云朵,没有母亲的爱洁白;
花朵,没有母亲的爱灿烂。

啊!妈妈真伟大!
过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小彼得想起了妈妈十年为他
付出的一切。

我相信,这个时候,很多孩子已经会想起自己的妈妈,想起妈妈这些年所为你做每一件,也在想,以后自己能为妈妈做点什么,对吧!)来!说说妈妈这些年为你做了写什么?(配乐:烛光里的妈妈)
七、课外拓展,联系生活,升华主题
1、学生说,老师点拨。

过度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妈妈为我们做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三言两语是表达不完母亲的爱的,但是老师欣喜的发现,同学们和彼得一样,在读完这份账单之后,都认识到了妈妈的爱了。

此时,同学的心里肯定有许许多多的感动,肯定有很多话对妈妈说,对吧:来!那起笔,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开头,把你想对妈妈说的话写下来。

2、学生写,师巡视。

3、学生汇报。

小结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现在你们明白这是一份这样的账单了吗?
八、回到课题、前后照应、加深情感。

1.若给课文换个题目,你想换什么?(如《爱的账单》《无价的账单》《可贵的账单》《无法偿还的账单》等)
对!这不是一份普通的账单,而是包含着教育技巧和无限母爱的表达的账单,有着妈妈的良苦用心。

(点回板书,画爱心)
2.现在我们再来读读《游子吟》,你们一定能读出与刚才不一样情感。

结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稚嫩的小草难以报答春天普照大地的阳光的养育之恩.就像子女难以报答母亲的哺育之情.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是无法用价钱来衡量的。

我们只有认真去学习,帮家人做一些已所能及的事情。

这是我们目前能为母亲做的。

板书设计: 20、妈妈的账单
妈妈:辛劳、慈爱(奉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