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之争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史记· 项羽本纪》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上刘邦想溜,但又顾虑没 告辞太失礼,樊哙(fán kuài)说: “人家把菜板和刀都准备好了,要 把我们当作鱼肉切碎了吃,还告什 么辞。”比喻任人宰割。
刘邦:
约法三章 秋毫未犯 分我杯羹 歃血为盟 攀龙附凤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分我杯羹
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 兄弟”, 吾翁即若翁,必欲烹尔翁,则幸分我 一杯羹. ——《史记· 项羽本记》
分我杯羹:
项羽为逼刘邦投降,抓了他的父亲, 并扬言刘邦不投降就杀了他父亲炖成 肉羹吃,刘邦说既然两人是结拜兄弟, 那么自己的父亲也是项羽的父亲,如果 杀了的话就分一杯羹给他。项羽听从劝 告没有动手杀人。 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张良:
借箸代筹 孺子可教 养虎为患
韩信:
逐鹿中原 背水一战 解衣推食 多多益善 萧何月下追韩信 置之死地而后生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 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 吾不如韩信。 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 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项羽:
破釜沉舟 取而代之 付之一炬 沐猴而冠 一决雌雄 四面楚歌 单枪匹马 无面江东
取而代之 : 秦始皇游会稽(kuài jī), 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 取而代也。” ——《史记》
取而代之: 秦始皇东游会稽山路过吴中,项羽 对叔叔说他能取代秦始皇。 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 也指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读历史 学成语
楚汉之争
楚汉双雄
刘邦
项羽
刘邦:
约法三章 秋毫未犯 分我杯羹 歃血为盟 攀龙附凤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秋毫未犯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籍(登记)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史记· 项羽本纪》
秋毫未犯: 刘邦的军队入关后,秋毫般细微的 东西都不动用,得到百姓拥护。 形容军纪严明。
遇事冷静
志向远大
坚忍克己
知人善任 为人谦虚
心狠手辣 广听谏言
性格之于命运
一种健全的性格,比一百种
智慧都更有力量。
——英·狄更斯
汉初三杰
萧何
张良
韩信
萧何:
追随刘邦 运用计谋 推举刘邦 深谋远虑 收存典籍 慧眼识才 力荐韩信 坐镇关中 保障军饷 开国首功 位列三杰 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自污名节 以释君疑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破釜沉舟 取而代之 付之一炬 沐猴而冠 一决雌雄 四面楚歌 单枪匹马 无面江东
西楚霸王,拔山举鼎。 万夫莫当,勇冠三军。 破釜沉舟,先声夺人。 以一当十,雷霆万钧。 火烧阿房,一意孤行。 沐猴而冠,衣锦昼行。 刚愎自用,赏罚不信。 匹夫之勇,妇人之仁。 鸿沟为界,鸣金收兵。 四面楚歌,心灰意冷。 霸王别姬,乌江自刎。 英雄本色,江山美人。 生为人杰,叱咤风云。 死亦鬼雄,青史留名。
无面江东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 何面目见之?”
——《史记· 项羽本纪》
无面江东:
项羽被刘邦的汉军围困在垓下乌 江边,四面楚歌,江东子弟死伤 无数,项羽感觉没脸见江东父老 就拔剑自刎。 比喻没脸回去见父老乡亲们。
项羽:
项羽性格归纳
多愁善感 勇猛善战 气概豪爽 极度自负
知耻重义 心地善良
视死如归 不知自省 刚愎自用 儿女情长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
破釜沉舟 取而代之 付之一炬 沐猴而冠 一决雌雄 四面楚歌 单枪匹马 无面江东
刘邦性格归纳 豁达大度
汉初三大名将
韩信
英布彭越南北二王南越赵佗北燕臧荼
我会写:
运用成语,写写你本节课最喜欢的英雄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转回头,翻覆手,做了三分。 前人创业非容易,后代无贤总是空。 回首汉陵和楚庙,一般潇洒月明中。 落日西飞滚滚,大江东去滔滔。 夜来今日又明朝,蓦地青春过了。 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英豪。 龙争虎斗漫劬劳,落得一场谈笑。
汉祖刘邦,市井平民。 斩蛇逐鹿,临机制胜。 避实就虚,捷足先登。 约法三章,收买人心。 鸿门赴宴,如履薄冰。 随机应变,虎口余生。 招贤纳士,举贤使能。 左右逢源,小屈大伸。 威加海内,舞笔弄文。 衣锦还乡,竖子成名.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歌:公元前195年,刘邦平定了淮南王英布的叛乱, 途径故乡时,邀集父老乡亲饮酒。酒酣,刘邦击筑高歌, 唱了这首《大风歌》。 表达了他维护天下统一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