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D报告填写说明

8D报告填写说明

编号
8-D 报告
8D 序号: 提出日期: D1 小组成员: 组长:组长应负责带领小组完成 8D 报告。

组长的主要职责包含但不限于:带领小 组完成 8D、制定各项活动及会议日程并管理团队。

组员:组员负责响应小组各项活动。

组员选择应基于其专业与技能。

组员的主要责 任包含但不限于:问题调查、结论分析与措施执行。

D2 问题描述: 最后更新日期: 问题主题:
版本 修订日期
产品:
生产线:
问题定义应包含“4W2H” ,即 “ where,when,who,what,how many,how much”。

即发生时间、发生地点、汇 ”以上信息需要在第一时间通知客户。

问题描述需定义“是什么”或“不 报人、问题描述、不合格数量或价值。

是什么” 。

D3 制定短期纠正措施,也称为临时措施、围堵措施、遏制措施(ICA) : 短期纠正措施通常为筛选、返工、操作过程调整、更换库存等。

短期措 施需执行临时标准。

D4 定义并验证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定义前需要检验所有的潜在不合格原因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例如:根本原因消除前,不合格 产品比率为 22%而根本原因消除后,不合格产品比率为 0) 。

为了找到根本原因,在原因分析阶段应使用 “五 个为什么?”工具,必要时,不限于究问五次为什么。

哪里发生了变化?这是引起不合格的原因吗?消除这个 原因后, 不合格产品会消除吗?根本原因分析是否已经完成 (我们是否需要知道这个根本原因是怎么发生的) ? 只有当根本原因找到并消除时,不合格产品才能被消除。

使用鱼骨图等工具进行的原因分类并不等同于根 本原因识别。

“大多数情况下,根本原因有两个类型。

第一种根本原因较为明显:错误操作、设备损坏等,识 别该原因可促使加强硬件方面的重视。

第二种根本原因是允许不良产品流向客户。

” 综合以上两种情况进行分 析,是否根本原因覆盖了 100%的不良品? 验证根本原因:主要的根本原因验证方法包含但不限于:问题复现及相关问题分析等。

D5 选择和验证永久性纠正措施(PCA) : 为消除根本原因而制定最有效的永久性纠正措施。

此处的永久性纠正措 施必须是针对根本原因并确保根本原因已经被消除。

应确定措施责任人和时 间结点。

永久性纠正措施验证应适度采用防错分析技术,如果无法采用防错, 需注明理由。

另外,改进措施中对质量管理和操作系统产生的更改需记录。

这些质量 管理和操作系统包括:先期质量策划(APQP)文件,操作指导书,程序文件, 培训文件及控制计划等。

D6 实施和确认永久性纠正措施: 包含策划与实施永久性纠正措施。

“改进措施一旦制定便应立即执行。

” “程序文件、工艺文件、操作指导 书、流程图、潜在失效模式及控制计划等文件都应根据改进措施而作出相应更改。

停止执行遏止措施,监控长 期运行结果以验证永久性纠正措施。

验证应覆盖所有关键过程,同时应采用 SPC 图、趋势图、检验报告、化验 报告、废品报告及过程审核等方式量化验证结果。

“不要利用客户抱怨来验证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并以此确定永 久性改进措施。

有效的永久性纠正措施确定应包含改进措施实施后的生产运行结果回顾。

” 永久性纠正措施得到验证前可以关闭 8D 报告,前提是有方法验证永久性纠正措施并且保证该验证得到执 行。

验证可以包含客户反馈跟踪。

D7 预防措施,防止系统性问题: 文件修订 是 否 责任人 完成日期 责任人 完成日期


预防措施是小组可以实施的,能够预防根本原因再次发生的措 施。

预防措施的主要内容包含但不限于在类似产品应用永久性纠正 措施、 实施预维修以及回顾所有相关的文件。

“是否有同样或类似的 生产线可能重现该问题?如果没有其他区域受该问题影响,需说明 原 因 。

” D8 问题关闭:
FMEA 控制计划 作业指导书 工艺 其他
所有措施经验证是有效的,并保留的整改证据以及措施实施有效的证据时,可以关闭问题。

小组的成员表 示诚挚地祝贺。


报告人: 相关人员签字:
日期:
批准:
日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