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技术改造工作总结

企业技术改造工作总结

企业技术改造工作总结篇一:技术改造总结汇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技术改造情况一、企业发展情况简介******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XX年,注册资金5000万元,位于河北省**市**工业区,毗邻京珠高速、109国道,交通便利。

全厂现有职工1100人,职工学历为大专以上学历380名,从事研发的高级技术人员13名。

工厂拥有从精密龙门导轨磨到加工中心各种“精、大、稀”先进设备200余台,一般加工设备1500余套。

各种检测设备齐全,激光干涉仪,动平衡仪,噪音测量仪,表面粗糙仪等应有尽有。

设备硬件在同行中堪称一流,倍受瞩目。

公司目前主要产品有:卧式端面铣床、**多孔加工组合钻床、双面钻床、多轴、多工位镗铣钻**专用数控组合机床、DN50-DN200**专用加工数控机床、DN200-DN400**专用数控机床、液压式全自动卧式**床、数控加工中心等十多种产品。

正在研发的产品有:**自动装配生产线,数控精密智能焊接机械臂。

公司产品畅销国内,与**集团、**、台**、高**、、斯威**有限公司、杭州**等国内多内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二、企业重点技改项目建设情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承建的年产**—300A型复合式数控机床300台(套)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该项目所用建构新建3000平方米,新增产品生产流水线1条,(含全套设备26台套)。

本项目通过技术改造后进一步提高和保证了产品品质,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幅度增加了产能。

并在技术改造过程中实现了如下创新:1、针对**传统加工机床存在的工序重复、繁琐,多次加工、多次变换卡位,生产效率低下、加工成本高、质量难以控制等问题,采用**—300A型复合式数控机床对**三个端面、外圆、内孔等多个台阶一次性加工成型,使质量稳定,效率提高,比传统加工机床效率提高数倍。

2、实现了以**—300A型复合式数控机床为基本机型,根据客户所提出对加工对象的技术要求而量身定制。

扩大了市场范围,满足了客户需求。

经过此次技术改造项目的投入,该产品年产量从项目实施前处于试制阶段的年产12台,达到了320台,零部件加工合格率达到97%,整机合格率达到100%。

本项目为年产300台(套)**—300A型复合式数控机床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通过新增先进、节能的生产设备,实现自动化模式,该项目填补了任县**工业区制造业的一项空白,给企业的发展、振兴,带来新的契机和增长点。

项目建成后,新增工作岗位120个,可吸纳社会剩余劳动力就业。

通过该项目的建设,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创新是企业发展不竭动力”的意义。

****重视技术改造工作,不断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上规模,上水平,生产条件日臻完善。

完善了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管理体制。

企业团队的年青和活力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次技术改造项目将成为****发展过程的战略转折。

三、技术改造项目中采取的措施公司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技术改造完善的过程。

在技术改造的实践中,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持续推进。

在技术改造方面,公司与华中数控公司建立技术合作关系,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化机械设备的工艺、控制技术和工具,研制一批行业关键数控装备和主导产品,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高端制造业发展,提高对传统产业的支撑作用与服务能力。

公司建立了科技服务平台,通过科技服务平台对本地企业的服务,提高企业间协作能力,提升企业产品开发、制造、经营管理的水平,实现企业产品创新增效。

使数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新产品贡献率提高15%以上;使数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20%以上,生产周期缩短10%以上;使数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产品平均综合成本降低10%以上;提高数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市场占有率提高4%以上。

公司先后投资 120 万元,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实施两化融合项目。

目前已上线运行的系统有OA络办公系统,金蝶ERP管理系统等。

同时为了保障络安全,提高络运行效率,公司购入了硬件防火墙和闸,通过这些措施使公司络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四、技术改造的经验我公司技术改造还将以将继续完善生产自动化控制及企业信息化建设,以提高产品质量。

今后将继续以信息化建设带动管理的现代化和生产的自动化为发展目标。

支撑项目总投资共计2300万元,包括以下内容:依托我公司新征地50亩,建设新产品研发生产中心等基础设施,预计投资600万元;购置HED-21S数控系统综合实验台、HSV-19总线式数字交流伺服驱动单元、LX850数控立式加工机床等科研设备30台(套),预计投资1100万元;其它预计600万元。

目前,我公司自有资金1140万元,银行贷款400万元,尚有760万元资金缺口。

在市、县各级领导的带领下,我们有信心、更有决心实现公司跨越式发展,为任县的经济腾飞贡献力量!******设备制造有限公XX年1月5日篇二:技术改造总结XXX“十一五”技术改造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发展思路XXX:根据《XXX关于转发省工信委关于报送“十一五”技术改造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发展思路的通知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县“十一五”技术改造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发展思路汇报如下:一、“十一五”期间主要工作“十一五”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节约能源基本国策,坚持发展与节能同步、开发与节约并举的指导方针。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完善措施办法,紧抓项目建设不放松,引导企业加大技改力度,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力度不断加大,技改工作顺利推进,全县工业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项目建设稳步发展。

全县上下牢固树立强烈的项目意识,增强抓项目、促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立足我县资源和区位优势向内吸纳,向外引进,向上争取,依托招商引资、现有企业和启动民间资金上项目,多渠道、多层次加快工业技改项目建设步伐。

XX—XX年全县共完成工业技改项目19项,完成投资亿元,先后完成了宏丰公司脱水蔬菜技改、棉花公司技改、盐化公司盐厂技改、中化番茄公司废水循环、锅炉设备技改、国华公司制桶生产线技术改造、宏源公司冷水选矿技改、宏晟油脂公司技改、XXX供热公司锅炉维修、改造节能项目、国华公司包装桶技改、宏晟油脂公司更换节能锅炉,回收利用废水废气改造、金龙晟耀公司技改、金康脱水蔬菜公司技术改造、格瑞斯公司色红素提纯技术改造、华盛化工有限公司万吨硫化碱生产节能技术改造、中化番茄公司锅炉改造和污水处理、供热公司城区供热锅炉节能改造、金康公司脱水蔬菜改扩建、华盛化工有限公司节能改造等技术改造项目。

这些项目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做大做强,为全县经济发展夯实了基础。

——企业运行平稳增长。

通过工业技术改造,增强了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XX-XX年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年均增长%;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年均增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户,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年均增长%。

“十一五”期间企业运行稳步发展,推动了全县经济持续增长。

——工业节能稳步推进。

从抓好节能降耗基础管理工作入手,以技术改造促节能,以节能促发展,通过认真落实重点领域、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责任,积极组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企业节能意识明显增强,节能措施得到加强,新型节能技术在企业不断得到推广应用,有力促进了全县节能降耗工作。

“十一五”末全县单位GDP能耗降为吨标煤,同“十五”末相比下降20%;GDP电耗千瓦时/万元,同“十五”末相比下降%;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煤,同“十五”末相比下降20%,全面完成了省、市下达的节能降耗各项约束性指标——内生动力得到加强。

通过争取国家对工业发展项目的资金支持及企业自筹等方式,积极帮助工业企业谋划一批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进一步加快工业企业结构调整和新产品研发,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十一五”期间,宏源公司共计投入3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调整选矿工艺技术配方,将热水选矿改为冷水选矿,提高了选矿率,使有限的矿产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且年可节约煤XX吨、电21万度,年可节约成本60万元。

同时,该企业利用采矿废水进行选矿,对选矿废水进行重复利用,年节水2万吨,达到了资源循环利用;盐化公司盐厂XX 年投资260多万元,对生产工艺设备进行了以节能减排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特别是用热风炉替代蒸汽锅炉,使企业的各项消耗大幅度下降,仅电和煤两项消耗分别由37度/吨、39公斤/吨下降到26度/吨和25公斤/吨,年可节约成本21万元,同时开发实施废卤回收技术和项目,年回收4000吨原料,经济和环保效益显著;国华公司XX年投入46万元对制桶生产线的总装机、油压机、扳边机等设备进行了改造,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年可节电万度,年可节约电费及其他费用万元;宏晟油脂公司XX年投资对部分设备和管道进行了改造,增加了烘干设备,变二次压榨为一次浸出,提高了生产效率,年可节约成本5万多元。

XX年该公司又投入210万元,实施更换节能锅炉、回收利用废水废气项目,对企业能量供应系统进行改造,更新节能环保锅炉,建设废水收集循环利用设施,改造更换后缩短生产周期95天,每年节煤2100吨,节约资金40万元,同时,年可回收利用废水3060m3,回收废蒸汽391m3,使企业的能耗进一步降低,综合效益进一步提高;中化番茄制品公司在XX年对废水循环使用和过滤排放、锅炉燃煤系统、锅炉除尘器进行改造,使企业每年节约用水60000吨、节约用煤1000吨,废水排放达到国家废水排放二级标准的基础上,XX年企业又投资万元,对供热锅炉和供热系统进一步进行技术改造,同时新建污水处理池和改造原料池,使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15000立方米,污水排放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棉花公司通过技术改造,使生产能力由3500吨提高到10000吨;格瑞斯公司通过红色素提纯技术改造,利用“亚临界萃取-超临界精制”组合技术对番茄皮渣进行红素提纯,采用物理方法富集,使规模由原来的3%提高到20%,进一步提高废弃资源利用率。

这些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增强了企业的内生动力,促进了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十一五”以来,围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积极努力,通过技术改造,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效。

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我县企业全部是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紧缺,企业技术改造投入不足,技术改造工作仍需进一步强化。

二是工业技术改造工作政策扶持推动力度不足,在资金扶持、政策引导等手段上有差距。

三是企业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弱,技改缺乏人才保障。

我县企业没有技术开发中心,除少数产品有自主知识产权外,但绝大多数企业均为引进技术和产品,技改项目虽多,但不掌握核心技术,没有自主知识产权。

由于缺少人才,影响了企业技改项目的完成和完成后的达产增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