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册答案2017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册答案2017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册答案2016篇一:2015-2016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13限时训练(答案不全)(新版)新人教版13(满分40分时间40分钟)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4分)根深di()固孜孜不juan( ) 持之以heng( )qie()而不舍不言而yu( ) 轻而易ju()一shi()无成自言自yu( )2.辨析近义词,选择恰当的词在横线上(4分)。

因此,不满足一个答案,不——(丢弃放弃抛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的——(获取获得汲取吸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索探求探究探讨)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意识和态度,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的进行各种尝试。

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少缺乏缺欠)创造力的区别呢?3.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成语。

(4分)形容事情容易做,不用费力。

()一件事都没有做成,形容事业上毫无成就。

()实行起来有成效。

多指方法或措施被实践证明生效。

( )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4、下列文段的论点分别是什么。

(5分)老实人是不是总要吃亏?在腐败黑暗的旧社会,老实人吃亏并不奇怪,甚至是常事。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老实人吃亏不再成为一种普遍的、正常的现象。

不老实的人可能会得意于一时,但最终吃亏的还是他们。

象鲁迅先生所说的谎话也会淹没他自己。

假象与谎话被拆穿的那天,说谎者何颜对人呢?有些阿谀奉承、投机钻营的人,可能一时会受到某个上司的赏识,但他会永远春风得意吗?常言道:“聪明反被聪明误”,不老实的人终归要为他的不老实付出代价。

总的来看,还是做老实人不吃亏。

本文的论点是: 老实人不吃亏读书人是幸福人(5分)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

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

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

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本文的论点是: 读书人是幸福人小议“慎独”(5分)①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②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本文的论点是: 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5、下文开头段有何作用?(5分)小议淡定1①写出“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诸葛亮,生逢乱世,世间豪杰贤才纷纷择主而仕,但他却静心隐居南阳十年,深入了解天下大势,潜心研究兵法战略,以天下为己任。

刘备三顾茅庐之时,诸葛亮就为刘皇叔谋划了三分天下的宏伟蓝图,并为之奋斗终生,成为一代名相而永垂青史。

诸葛亮的事例很好地体现了淡定与实现人生抱负之间的关系。

然而,身处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我们时常要面对生活的艰难、事业的挫折或是名利的诱惑,要做到淡定却不是那么容易。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迷失了自己,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因此,在喧嚣的尘世中拥有一份淡定的心态是一种可贵的人生财富。

??答案:①引出本文中心论点;②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中心论点;③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6、中考链接。

(8分)例:生活是一首歌,唱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生活是一朵浪花,撞击着人类梦想的礁石。

请仿照例句,再写几句:生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是一把伞,承受着人生的风风雨雨。

生活是一支笔,描摹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生活是一条路,布满了人生的荆棘坎坷。

生活是一棵树,结满了人生的累累硕果。

生活是一场戏,上演着人生的喜怒哀惧。

生活是一场梦,模拟着人生的虚虚实实。

生活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人间的善恶美丑。

2篇二:2016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答案篇三:2015-2016九年级语文上册 12 心声练习2 (新版)新人教版心声一、基础知识1、注意下列加粗字的读音。

棱角()惊讶()唾沫()妒忌()祷告()恍惚()2、给下列句子选择最佳用词。

(1)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__________着身子。

(摇动扭动晃动)(2)京京红着脸,__________地嘟囔着。

(顽固顽强固执)(3)他咬紧了嘴唇,_______________地举起右手。

(庄重庄严郑重)3、填空。

的体裁是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国作________的一篇短篇小说。

4、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1)程老师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头发剪得短短的,眉毛粗粗黑黑的,嘴巴棱角分明,模样有点像男孩子。

()(2)京京脸一红,低下了头。

()(3)“不行,”程老师干干脆脆地回答,“不行。

你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

”()(4)他真想站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桢会不会嘲笑他?他真想念。

不是要出风头,而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地念出来,吐出来。

()5、“心声”有多重含义,一是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程老师总喜欢拖那么几分钟,好像这样就能让全班都考一百分似的。

B、程老师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头发剪得短短的,眉毛粗粗黑黑的,嘴巴棱角分明,模样有点像男孩子。

C、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眼巴巴地望着老师,信念想说什么。

D、到了夏天,爸爸搬一把竹椅到打谷场上乘凉,京京像个小狗似的蜷在他旁边。

7、在文章的人物当中,你最喜欢(不喜欢)哪一个?说说你喜欢(不喜欢)的理由。

二、同步解读程老师脸上有点发白。

她严厉地咳嗽了一声,赵小桢还是没有举手。

全班都没有人举手。

事先说好了的呀!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

他真想站起来。

可是,如果举了乎,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桢会不会嘲笑他?他真想念。

不是要出风头,而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地念出来,吐出来。

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

程老师有点慌乱了。

她的目光在全班同学脸上扫了一遍,想鼓励更多的人举手,可是仍然只有一个李京京,这个声音沙哑的李京京。

她只好说了声:“李京京,请你接下去读。

”“亲爱的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京京大声地、充满感情地念着,“我在给您写信。

祝您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求上帝保佑您??”要是他真给爷爷写了信,爷爷一定高兴得要命吧?爷爷的水烟袋还是那么光亮吗?他现在给谁讲“长工和财主的故事”呢?还有妮儿,黑眼睛的、会爬树的妮儿,她跟谁坐在一块儿吃桑果?他真想念他们,他愿意离开城里的家,回到乡下爷爷那儿去,一辈子不回来。

一辈子!“‘??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去,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了啦??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凡卡嘴角撇下来,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

”两颗晶亮的泪珠从京京眼睛里涌出来,“叭嗒”一声落在手里的讲义上,声音那么响,把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他立刻停止了朗读,惊慌地往四下里看了看,还好,没有人在笑话他,大家的神情都那么专注和认真。

他稍稍地松了口气,这才发现,自己早已经念过了赵小桢的那一段,几乎把周海的一段也念完了。

他想跟程老师道个歉,请老师原谅,可是心里难受得要命,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这个小小的可怜的“凡卡”,不知不觉中把他的魂儿都抓走了。

老天爷,写故事的人真有本事!他叹了口气,悄悄地坐了下来。

教室里一片寂静,静得能听见赵小桢轻轻抽泣的声音。

过了好一会儿,程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他面前,声音发颤地说:“李京京,请你??把课文全部读完吧。

”8.为什么程老师脸上有点发白?为什么咳嗽用严厉修饰,她咳嗽的目的是什么?9.当全班都没有人举手时,李京京有什么举动?有什么心理过程?10.为什么凡卡的故事能深深打动李京京,甚至使他在朗读课文时涌出了眼泪?11.“小小的可怜的‘凡卡’,不知不觉中把他的‘魂儿’都抓走了”这句话有什么含义?12.程老师开始不让李京京读课文,后来“只好”让他接下去读,最后用“发颤”的声音请他把课文全部读完。

程老师的内心活动有什么变化?13.谈谈你对程老师安排公开课有什么看法?你是否喜欢程老师?说出理由。

14、你心目中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参考答案:1.略2.依次填:扭动、固执、郑重3.小说;黄蓓佳;俄国;契诃夫4.⑴外貌描写⑵神态描写、动作描写⑶语言描写⑷心理描写5.李京京深埋在心底的亲情、友情;李京京非常渴望表达感情的愿望;作者借小说呼吁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期望。

6.D7.略8.因为她预先安排好读课文的学生竟没有一个人举手。

她只好用严厉的咳嗽来提醒大家赶快举手读课文。

9.李京京先是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经过激烈的心理的斗争,郑重的举起右手,要求读课文。

他看到预先说好的同学无人举手,真想站起来,可又担心会不会叫他读,怕赵小桢嘲笑,可他真想念,不是为了出风头,而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

10.因为凡卡的命运和李京京非常相似:都远离最亲爱的爷爷,孤独寂寞,正是这种命运使李京京感情产生共鸣,也才使李京京被深深打动,甚至读课文时涌出了泪水。

11.说明“凡卡”深深打动了李京京,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他与人物融为一体,与人物同呼吸,共悲观,忘了自身的存在。

12.程老师开始不让李京京读课文,是因为李京京嗓子沙哑,怕念不好而影响公开课的效果,所以不让他读。

后来竟然用发颤的声音让他把课文全部读完,是因为她没想到李京京会读得这么好,从而保证了公开课的效果;还因为李京京成功的诵读,使程老师深感错怪了李京京,尤其是在无人举手,造成冷场的情况下,李京京能将课文读得这么好,更使她懊悔、自责。

所以,程老师这一做法既是对李京京的肯定,也是对自己错怪李京京的一种补救。

13.言之有理即可。

①程老师“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区教育局公开课交给她完成,说明她水平不低,为上好这节课,她绞尽脑汁,精心布置,怕影响学校的荣誉,她这种对工作负责的精神值得肯定。

但她为求得领导好评,采取急功近利的办法,把公开课上成表演课,这种公开课只追求形式,甚至弄虚作假的风气应当摒弃。

②如我不喜欢程老师,她不了解学生没有看到李京京在朗读方面也有能力。

又如:我觉得程老师是个认真好强的老师,她不让李京京读课文,是怕他念不好,影响了学校的荣誉。

14.如:和蔼可亲、知识渊博、谈吐风趣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