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复习的快速记忆方法初中地理复习的快速记忆方法一、谐音记忆法。
运用该法可把复杂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经过总结抽象编成顺口溜、趣味语言好学易记。
如地壳的物质组成按从多到少顺序排列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元素,可记为“养闺女贴给哪家美”。
二、精编提纲法。
地理课内容多而复杂,要想全部记忆不可能也不必要。
精编提纲,就是把教材内容归类,列出重点,把需要记忆的知识尽量集中,使内容系统有条理,而且概括,方便记忆。
三、单字记忆法。
就是通过减少记忆语言数量从而达到易记目的,把一长串地理语言简成一些单字便于记忆。
如:我国200mm等降水量线为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一线,可记为:张、兰、拉、喜一线;农业商品率高的国家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荷兰、丹麦,可记忆为美、加、澳、法。
新、荷、丹等。
四、歌诀记忆法。
就是把一些地理事物等编成歌诀,帮助记忆。
这样节奏感强,便于背诵。
例如,我国的主要煤矿可编成以下歌诀:鸡西鹤岗平顶山,阜新峰峰和开滦,太原大同阳泉煤,淮北徐州加西山。
五、类似联想记忆法。
有些地理事物之间在性质、成因、规律等方面有类似之处。
通过类似联想有助于发现地理事物的共性,强化记忆。
例如,里海与日本的面积大约均为37万平方千米。
又如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气候区内的自然带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六、游戏记忆法。
有的地理知识可以适合做游戏,可通过此法帮助记忆,寓学于乐。
例如复习长江、黄河时,学生可分为两大组,分别代表长江和黄河;每大组再分为三小组,分别代表上。
中、下游。
这样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根据有关内容,开展答题接力游戏。
七、关系联想记忆法。
根据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从属、并列等关系增强知识记忆的方法。
如因果关系:地球自转一地转偏向力一盛行风向一洋流的流向;从属关系:总星系一银河系一太阳系一地月系;并列关系:风化作用一侵蚀作用一搬运作用一沉积作用一团结成岩作用。
八、综合记忆法。
把零散的地理现象与地理事物进行组合。
概括,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记忆。
如夏季风及雨带的推移可归纳为具有“三停两跳”来加以记忆:5月停在南岭,6月跳到长江中下游,停留1个月左右,7~8月跳到华北、东北。
九、直观形象法。
就是对地理事物的特点、特征,利用现有或自制模型、图片,帮助记忆。
例如,利用地球仪可以便于理解记忆经纬度的划分;利用《中国政区图》便于记忆各省市区的位置;利用沙土堆成的山地模型,便于理解记忆山地的地貌类型与等高线。
另外,还可借助别的事物来加深记忆。
例如,在复习亚洲时,可以借助左手,使手背向上弯曲,按地图的方位放好,拇指表示阿拉伯半岛、食指表示印度半岛,中指表示中南半岛,无名指表示朝鲜半岛,小指表示堪察加半岛。
这样,亚洲的几大半岛和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就完全形象地表示出来了。
十、理解记忆法。
许多地理知识仅靠死记硬背不仅记忆难度大,而且也记不牢固。
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容易记并记得牢。
该法就是在弄懂地理原理的基础上来记忆地理事物与地理现象。
如:气旋、反气旋的风向。
气旋:空气从四周辐合流向18中心;反气旋:风从中心流向四周。
另外,还应记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这些道理弄懂后,对北半球气旋呈反时针方向流动,反气旋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就易于记忆了。
十一、图示记忆法。
许多地理事物与地理现象在记忆中容易混淆,往往会搞错,通过绘图可以帮助记忆。
如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当冬季吹东北风时,洋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夏季则正好相反。
十二、形象特征记忆法。
抓住地理知识的特征进行记忆,是记忆地理数据的好办法。
如吐鲁番盆地最低处在海平面以下155m,可记成“一五得五”;撒哈拉沙漠面积770多万平方千米,可以记成“7 减7等于0”。
十三、设问巩固记忆法。
通过设问强记、反复巩固记忆,可刺激大脑神经加速记忆。
但这种记忆属短时强记,容易遗忘,这就需要不断巩固,与遗忘作斗争。
其方法可采用不断设问、回忆或练习运用来进行。
十四、压缩与字头记忆法。
记忆大篇幅知识时,可“抽筋拔骨”地记住其中关键词语,回忆时由此提示全部记忆内容。
如记忆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可压缩为:西山中原东高地。
又如记忆黄河的水文特征又可压缩为:上游流稳水清,中游流急沙大,下游流缓沙沉。
当记忆一组知识时,可把每部分的字头(或字尾)抽出并排列起来,编成生动有趣的句子,方便记忆。
如我国北方的五大产棉省可记为东(山东)西(山西、陕西)南(河南)北(河北)。
十五、比较异同记忆法。
找出地理知识相近部分的异同点,进行分析,从中来比较,加强记忆。
例如,我国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的情况,就可以从成因、分布、构成、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记忆。
初中地理复习的快速记忆口决我国之最面积最小的省是xx纬度最高的省是xx面积最大的省是xx跨经度最广的省是xx跨纬度最广的省xx人口最多的省xx人口最少的省xx我国七大xx七大xx是xx,xxxxxx城;xxxx和开封,xx殷墟史料重。
xxxx,xx及xx。
xx大小两xx,xxxxxx。
xx雨花台xx,蓄xx和xx。
xxxx双十景,xx与xx。
xx精,xxxx著名。
开封铁塔和xx,xxxx观音听。
xx铁矿:我国铁矿有八家,xxxxxx大。
xxxx和本溪,xxxxxx马。
xx铁矿在石碌,xx一朵攀枝花。
xx煤矿:xx煤矿有十一,xx峰峰省份xx。
xx煤矿是xx,大xxxx在xx。
xxxxxxxx,xx抓住xx,xx矿省份xx。
有色金属矿:xx在xx,xxxx产锑。
xx铜仁产汞矿,xx个旧出产xx。
xxxx矿产镍,钨矿产地赣大余。
xx水口山铅锌,xx平果出产铝。
xxxx泥土稀,xxxx有金币。
货运选择三原则:贵重急需量不大,最佳选择是航空。
易死变质鲜活货,短程可用公路送,远程而且数量大,铁路上有专车用。
大宗笨重远距离,水运铁路二者中。
xx十大旅游景点:xxxx,xxxx行。
xx内xx皇陵,xx鄂渝境。
xx黄,xxxx,xxxx苏园林,xx上日月明。
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我国是个多民族,少数民族五十五,人口最多是壮族,四百万人满回土,xx藏和xx。
我国十四个陆上邻国:北面俄xx,xx在东岸xx哈吉塔,三个皆斯坦xx和xx,xx在xx西边巴和基,还有xx南方三国家,老缅和xxxx地形区特点:xx有xx,远看是山近成川。
xxxx第二大,一望无际地面坦。
xx黄土松,支离破碎多沟坎。
xx峰岭众,岩溶坝子到处看。
塔里、xx、xx,盆地内部xx,xxxx环,内有xx象把扇。
三大xxxx,xxxxxx岸。
xx海拔200米,人民常把黑土翻。
xx又称xx,海拔50地势坦。
xx交织xx多,“水乡”遍布xx岸。
我国七大xx七大xx是xx,xxxxxx城;xxxx和开封,xx殷墟史料重。
xxxx,xx及xx。
xx大小两xx,xxxxxx。
xx雨花台xx,蓄xx和xx。
xxxx双十景,xx与xx。
洛阳龙门石窟精,白马少林寺著名。
开封铁塔和龙亭,相国寺钟观音听。
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地势阶梯界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地形区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格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xx和汉水谷口地界线:xx。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气候界线(1)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5、河流界线(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xx与xx的分水岭:xx。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三大自然区界线(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自然地区界线(1)东部季风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秦岭~淮河(1月0℃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②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3200℃等值线。
③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7500℃等值线。
xx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线,相当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农业活动界线(1)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水田区与旱作区的界线:秦岭~淮河。
行政区界线(1)南疆与北疆的界线(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线):天山。
(2)湖北省与重庆市的界线:巫山。
(3)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界线:武夷山。
(4)xx与xx的界线:xx。
(5)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界线:昆仑山脉。
(6)xx与xx的界线:xx。
(7)xx与xx的界线:xx脉。
综合地理界线(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①xx的南界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⑤亚热带长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⑦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⑧xx水系与xx水系的分界线(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①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③xx与外流区的分界线④xx和xxxx的界线⑤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⑥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地理方位记忆歌xx下南左为西,xx两手来区分;xxxx南出新闻,四方符号NEWS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