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学霸谈学习方法(共5篇)

高考学霸谈学习方法(共5篇)

篇一:高考学霸们的学习方法----超管用高考成绩下来了看看咱青岛的学霸都长啥样一:每天读英文报背4本单词书58中高三14班的李腾,以文科成绩670分成为市区内的文科最高分,全省排第55名,这在两年前,老师和家长都是不敢想象的,因为当时他的英语和语文,都很难考到如今的140分和132分。

“我高一也有点迷茫,后来就什么弱主攻什么,慢慢就赶上来了。

”李腾告诉记者,他的数学和文综成绩分别为139分和259分,整体来看没有太高或太低的,但数学的成绩让他很不满意,平时能拿到145分以上,可高考的最后一道大题失误丢了分。

李腾的学习方法就是跟着老师的节奏走,“我们把课程节奏安排得很好,跟上就行了,一旦掉队了必须课后多下功夫。

”李腾高一上学期也跟不上节奏,只好下课后使劲拼,多看书多做题是重要的方法。

而英语的落后让李腾一度很焦急,到了高二时他发现自己做阅读理解时常遇到不认识的单词,于是他前后买了4本单词书,全都背过了,“有点像《中国合伙人》里面演的,但这个办法真的好用。

”之后他每天阅读英文报,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就去查,直到全记住,最终他的英语从120分的水平提到了高考的140分。

“语文老师杨富华是我的班主任,逻辑分析就是靠他帮忙才提上去的。

”李腾说,语文的词汇和逻辑也曾让他头疼,但时常和杨老师交流让他找到了进步的诀窍,无非是多思考、多积累,“多积累汉语的词汇,在作文写作中十分重要,而且所有的方法都必须坚持到底。

”对于填报志愿,李腾希望冲一冲北大,另外还定了复旦和人大,而专业则锁定在了经济专业。

二:专注某一件事时就要百分百去做昨日下午查到自己获得703分的好成绩后,青岛二中高三9班的理科生王融鑫并没有表现得特别激动与兴奋,因为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中,在级部常排名第一的他早已胜券在握。

王融鑫是个性格沉稳的男生,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说起自己的学习等各方面,他总是条理非常清晰、目标非常明确。

“从小我学习成绩就很好,但上二中后很快就感觉到了压力,周围全是尖子生,我要怎么突围呢?在这种紧迫感之下,我跟着老师的节奏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学习,那段时间真的是非常专一,只专注于学习和与学习相关的竞赛。

”王融鑫说,为此他参加了全国信息学竞赛等学科竞赛,也取得全国大奖,这让他信心倍增,而此时他的成绩已基本上稳定在级部前三名。

成绩优异的王融鑫继续钻研,除了课业外,他还参加了机器人大赛,从学校的兴趣小组一路比赛,直到在省里拿到一等奖。

“机器人大赛近年来在全球都很热,我觉得它特别启发我的思维,对于理科生来说又能很好地将自己所学融汇到机器人设计中,更加增强了我的学习兴趣。

”王融鑫说,在所有学科里,物理是他最擅长的,理综他考出了285分的高分,在他看来这与机器人大赛的锻炼有很大关系。

说起自己的学习秘诀,王融鑫总结道:“在我看来,就是要专一,当你专注于某一件事时你就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然后你就有巨大的收获。

”三:方法诚可贵心态“价”更高“712分,算是正常发挥吧,没有什么太多意外。

”昨天下午,得知自己的成绩后郝韵珊说。

在她看来,取得好成绩,努力加上好的学习方法固然重要,但对待学习的态度对最终的结果尤为重要。

18岁的郝韵珊家住城阳夏庄郝家营社区,是城阳二中高三12班学生。

“平时各科的成绩就比较平均,英语会突出一点。

”郝韵珊说。

除了省优秀学生的额外加分,裸分692分,其中语文133分,数学136分,英语146分,综合277分。

“学习中要寻找方法,不能一味苦学。

”郝韵珊说,她的父母都是老师,时常告诫她这样一句话。

虽然身为老师,实践中父母很少知道自己的功课,只是教给她一些学习方式。

“大部分同学努力学习是为了取得好成绩,考上一所好大学,然后找份好工作。

”郝韵珊说,这些目标也给他们带来巨大压力,如果不及时排解,反而不进则退。

高考前,每天早上起来,她总是默默鼓励自己,也不再去考虑能不能考上好大学,实践中,每天都给自己制定一个小目标,只要完成这个目标就会有所收获。

“不去考虑未来怎样,而是享受每天努力的过程,这样,好成绩自然会找上你。

”郝韵珊说。

四:平度·许占玮·理科703分“运动健将”学习运动两不误早报讯平度一中高三·一班学生许占玮,今年以703的裸分,获得平度市理科最高分。

昨天,记者了解到,许占玮不仅学习成绩好且兴趣爱好广泛,不仅会各种球类运动、下棋以及游泳几乎都非常精通。

然而,就是这名在学习上也从来不“安分守己”学生,在学习上却丝毫没有耽误,始终成绩在班内名列前茅。

“我喜欢数理化平时牢记数学公式定理,多做一些典型题,精力不必用于追求正确答案,主要还是在解题思路上。

我认为解题要勤于思考,尽管我爱好广泛,通过这种学习方法才得以让我取得好成绩。

”许占玮说,在日常学习当中,他觉得听课时要领会各个知识点的内涵,课后他还会通过做一些有代表性的题加深理解。

“在学习中,不要为做题而做题,但同时要扩大典型题的操作量。

”许占玮说,他认为,学习数学的关键在于对于考试过后错题他都要认真记录下来,然后加以标注改正。

(记者牟成梓)五:莱西·史宜林·理科695分强化记忆必不可少早报讯“强化记忆必不可少,我的高考秘诀是隔三差五看下错题本,这样可以马上想出思路。

”莱西一中北校的理科生史宜林考出了695分,她向记者透露了自己的学习秘籍。

“学习贵在反思总结。

对于理科来说,错题本尤为重要。

学习中应注意点滴积累,任何看似简单的错题都不要放过,并且还要在每道错题后写明分析思路,易错提醒,将同类型的题目放在一起强化记忆。

错题本不要搁置,要隔三差五地翻看,不要等到考试之前才集中处理,那样很难消化吸收。

”虽然是理科生,但史宜林总结起自己的秘诀时,对错题本情有独钟。

史宜林提醒自己的学弟学妹们,对于错题要严格要求,不仅要会做,还讲求一个熟练程度,要求看到错题马上想出思路,并在短时间内解答出。

语文和英语重在积累,一定要在高一开始就重视语文和英语的学习,随记本一定要带在身上,积累点滴方可有质的飞跃!“我印象较深的是高考前两个月的强化训练,每天都要刷很多试卷,这的确能有效地提高成绩,甚至就在高考前两三天,我依然做适量的新题,但难度不要太大,一是保温,二是增强信心,当然前提是对知识点的透彻掌握。

”史宜林告诉记者,她经常晚自习课间出去跑步,回来后就感觉神清气爽。

大休回家,晚饭后与父母散散步,及时与父母沟通、谈心,能很好地调整心态。

考试心态要放平,平时考试看淡分数,最重要的是超越自我。

(记者原野摄影报道)篇二:高考状元谈高三学习方法高考状元谈高三学习方法2008湖北省文科状元康静高中三年下来,总结自己有什么学习方法,绞尽脑汁想了好久,发现最有用的还是那些最古老最原始最老掉牙的传统方法。

现在宣扬“新概念”,“新思维”的太多了。

“新”固然是好的,但一味求新,却忽略了真正的经典,多多少少有些本末倒置。

简单说来,我觉得有这么几条,是每一个高三生时刻不能忘记的。

一是重视课本。

如果有人做了很多的题仍拿不到高分,那是因为没有重视课本;如果有人难题做的很好,简单题却容易出错,那还是因为没有重视课本。

我们扪心自问:是不是课本上的每一个概念都搞得清清楚楚?是不是每一道例题习题都能达到一看就会做的程度?是不是认真分析了课本所体现的基本意图和基本思路?很多时候,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也难怪付出了很多努力却收效甚微了。

每一道高考题都是课本概念的延伸和课本题目的综合,如果吃透了课本,就是抓住了根本,又何愁考不到一个好分数呢?二是充分利用老师这个“活资源”。

对于高考,我们是新手,实力是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可并不是有了实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我们还需要经验。

经验从何处来?老师。

每一位老师都是一座不可估量的宝库,高三老师更是如此。

我们要做的就是当好掘金人,尽最大的努力挖尽宝藏。

上课一定要跟着老师走,因为每一位高三老师都必有他的高明之处。

下课更要多往老师那儿跑,因为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是不够老师把饺子都从壶里倒出来的。

不要怕老师烦,一个称职的老师不怕学生找,就怕学生不找。

把老师当朋友,相信他,肯和他交流,他就会把你当朋友,因为多少年前,他也曾经当过学生,他知道当学生是什么样的。

三是要做好题。

什么是好题?经典题,自己做错的题,就是好题。

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那就是我会做的题不管怎么都会做,可做错的题不管我当时怎么认真看了正确答案,过一段时间我还是会做错。

或许不少同学都会有相似的感受。

那么怎么办呢?只有反复的做,直到不会再错为止。

不要嫌烦,耐着性子做下去,比做大量的新题要有用的多,时间花的不见得很多,却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至于课外参考书的选择,又是一个头痛的问题。

现在市面上的参考书那么多,究竟哪一本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

大部分的参考书质量都还是很高的,挑选这一本还是那一本,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关键是买了一本就要从头做到底,千万不能半途而废。

每一本书,都会有它特有的体系和思路,顺着它的体系来,才能做到每个点都不遗漏。

如果东做一本,西做一本,却没有一本坚持做完了,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做了很多重复工,却仍然未将知识点做全,做透。

四是研究答案。

很多时候,我们会做的题不一定能做对,做对的题不一定能拿到全分。

原因很大一部分就出在我们没有研究答案。

这一点在语文和文科学习中体现的尤其明显。

怎样用最简明最准确的语言将你的意思表达出来?这也是一门学问。

我认为,短期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研究高考答案。

答案中所体现的答题思路,表达方式都是我们要尽力模仿的。

将自己的答案与高考答案相比较,从中发现不同之处,改起来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五是正确对待每一次考试。

高三的大考一个接一个,且每一个都有它重要的理由,往往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对于这些联考,调考,千万不要畏惧,而要把它们当成暴露问题的绝佳机会。

要知道,平时考试时错的越多,暴露的问题就会越多,问题被解决的就会越多,高考时出现新问题的几率就会越小。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感谢平常的每一次考试,是这些考试给我们提供了高考练兵的机会,是这些考试使我们在一次次跌倒后又一次次重新站起,最终达到光辉的顶点。

我用的参考书不多。

每次选参考书的时候都是精挑细选。

参考书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习题类参考书的选择。

因为学习方法是因人而异的,再好的方法类参考书也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

而好的习题能够覆盖尽可能多的知识点,做精题,好题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到了高三,习题类参考书的重要性更加凸现出来,尤其是套题的训练,对熟悉考试题型,形成正确的考试节奏有重要作用。

当时选择套题的时候,觉得天利不错。

三十八套的题量适中,难度也和高考相近。

每一套试卷都有自己的特点,基本没有类型重复的题出现,每做一套题都有新的收获,答案的正确率也比较高,让人做起来放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