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一、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年,我去上大学熊燕①我18岁那年,到离家三百多里的一所大学去读书,还没出门,母亲就开始担忧:你从未离开过家,嘴又笨,上初中还被街坊误认为是“哑巴”,突然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会不会迷路?食堂吃饭时,你能“抢”到饭吗?你有那么多不喜欢吃的菜,如果食堂只有那些菜怎么办?②整理行李时,母亲又开始担心:“你不会洗被子,被子脏了怎么办?你有轻微恐高症,住宿楼高不高?”一连串的问号,让母亲睡不安宁。

总是睡着睡着突然想起什么事,爬起来,跑到我房中,将我叮嘱一番,以至我也睡不安稳。

父亲劝母亲:“树大自然直,她又不是小孩子,会慢慢学会照顾自己的,你只管将心放进肚子里去。

”③终于要出发了,母亲将打包好了的所有衣服和日用品又重新拿出来,一一查看,生怕有什么遗漏。

一路上千叮咛万嘱咐。

说好只将我送到汽车站,可临时母亲又变了卦,非要和父亲一起陪我去学校。

④到学校后,母亲最关心的是我的宿舍,宿舍是上下铺,中间四张桌子,每人都有一个带锁的小柜。

我睡在上铺,母亲担心:“掉下来怎么办?”我说:“睡上铺安静。

”这让母亲想到另一个问题,你喜欢晚上睡觉时听歌,会影响大家休息,怎么办?铺好床,整理好行李后,母亲拖着我去百货商场,要为我买一个小巧带耳机的录音机。

⑤去商场的路上,母亲边走边向路人打听,并大声重复:“哦,从书店向右转。

”“哦,从饭店出来向左转。

”说好只买录音机,最后却另买了一大堆零食,母亲说分给宿舍同学吃。

⑥当我们提着大包小包,准备返回时,母亲对我说:“我忘记了,应该向右转?还是向左转?”父亲刚想说什么,被母亲制止。

我方向观念极差,也不知走哪边。

母亲让我询问商场的工作人员,我低着头,无论母亲怎么催,都不肯去问。

母亲突然向我发脾气说:“让你问个路都不愿意,养你有什么用?问个路又不会割你舌头,你到底害怕什么?”母亲说着说着竟然哭了。

父亲愣在那里问我:“你还记得来时经过的建筑物标志吗?”我一脸茫然,摇摇头。

父亲轻轻叹了口气说:“那么,我们凭印象走,你在前面带路。

”⑦那天我们走了许多弯路。

母亲腰痛,走几步,停下来捶一捶,最后实在走不动了,站在那里,一脸痛楚。

我很心疼,也很惭愧。

终于鼓起勇气,向路人询问学校的方向。

原来,我们七弯八拐,竟然走到了学校附近,几分钟就到了学校。

⑧那天母亲特别高兴,对我说:“万事开头难,今天走出了第一步,明天就能走出第二步。

你要记住,路在嘴上。

”母亲还说,“一定要学会用心观察,记住来时的路。

只有记住来时的路,你回去才不会迷失方向。

”⑨我知道,这次的“迷路”是母亲特意的安排。

因为她知道,人生路上,她和父亲无法一直陪我走,再远的路,都要靠我自己去走。

再模糊的方向,都要靠我自己去辨清。

再难张开的口,都得我自己克服心理的怯懦。

⑩一转眼,多年过去,我长大了,父母也老了。

人生有很多东西都在悄悄改变,唯一没有改变的是父母的爱,父母的牵挂。

我永远记得母亲的话:记得来时的路,回去就不会迷失方向。

(选自《文苑•感悟》2019年2期)(1)文章第①②段运用那么多问句有什么作用?联系全文内容作答。

(2)阅读下列语句,按句子后面括号内的要求作答。

①总是睡着睡着突然想起什么事,爬起来,跑到我房中,将我叮嘱一番,以至我也睡不安稳。

(从描写的角度加以分析)。

②让你问个路都不愿意,养你有什么用?问个路又不会割你舌头,你到底害怕什么?(从情感角度加以分析)。

(3)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你对第⑨段中画线句的理解。

(4)文中的母亲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联系文章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5)通读全文,说说文章题目“那年,我去上大学”有什么作用?【答案】(1)①体现出母亲对“我”的担心牵挂。

②为下文写母亲跟父亲一起送“我”去学校作铺垫。

(2)①动作描写。

通过动作描写,写出了母亲对“我”去学校的担心、牵挂,表达了母亲对“我”的浓浓爱意。

②“养你有什么用”“问个路又不会割你舌头,你到底害怕什么”表达了母亲看到“我”迟迟不肯问路时的着急、生气、失望的心情。

(3)父母不能一味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应该让孩子学会依靠自己、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4)①关心疼爱孩子。

如母亲查看行李,关心“我”的宿舍住宿情况;②严厉。

如面对不肯问路的“我”毫不客气的批评;③教子有方。

如特意安排迷路,让“我”注意观察路线。

(5)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我”去上大学时发生的故事;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③语言朴素,易引起共鸣。

【解析】【分析】(1)结构上的作用要看这句话所在地位置,放在开头部分的作用大致有:总领全文;点题:奠定感情基调;制造悬念,引起阅读的兴趣。

文章第①②段那么多问句是我要去上大学,母亲的话语,结合“还没出门,母亲就开始担忧”分析,这些都体现出母亲对“我”的担心与牵挂。

结台下文第③段“说好只将我送到汽车站,可临时母亲又变了卦,非要和父亲起陪我去学校”分析,是为下文作铺垫。

这么多问题,读者也想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吸引读者阅读。

(2)①“爬起来,跑到我房中,将我叮嘱一番”是动作描写。

描写的对象是母亲,这里主要是突出母亲对我独自上大学的担忧,最后要结合母亲对的爱分析。

②这句话是语言描写,充满着对我不敢问路生气之极,体现了母亲对我的关心与牵挂。

(3)“再远的路,都要靠我自己去走。

再模糊的方向,都要靠我自己去辨清。

再难张开的口,都得我自己克服心理的怯懦”,这里运用排比的修辞,表达对母亲的感激。

“靠我自己去走、靠我自己去辨清、得我自己克服”意思是说:孩子总有离开父母的庇护的那天,应学会依靠自己,学会独立。

(4)从文中“还没出门,母亲就开始担忧”一连串的问号,让母亲睡不安宁。

总是睡着睡着突然想起什么事,爬起来,跑到我房中,将我叮哐一番,以至我也睡不安稳还有那些问句中可以看出她关心疼爱孩子;“让你问个路都不愿意,养你有什么用?问个路又不会割你舌头,你到底害怕什么?”我不肯问路,母亲批评“我”,说明她对我严格要求;⑧⑨段中“母亲还说,‘一定要学会用心观察,记住来时的路。

只有记住来时的路,你回去才不会迷失方向。

’我知道,这次的迷路是母亲特意的安排”,她特意安排迷路,语重心长地教育我,可见她教子有方。

(5)本文主要围绕“我”上大学,母亲对我放心不下,跟父亲一起去送我,对我呵护有加的事情。

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那年,我去上大学“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这样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阅读的观京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

标题有独特之处(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的,可以从寓意含蓄深刻、制造悬念、引人深思、激发读兴趣等方面去分析。

故答案为:⑴①体现出母亲对“我”的担心牵挂。

②为下文写母亲跟父亲一起送“我”去学校作铺垫。

⑵①动作描写。

通过动作描写,写出了母亲对“我”去学校的担心、牵挂,表达了母亲对“我”的浓浓爱意。

②“养你有什么用”“问个路又不会割你舌头,你到底害怕什么”表达了母亲看到“我”迟迟不肯问路时的着急、生气、失望的心情。

⑶父母不能一味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应该让孩子学会依靠自己、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⑷①关心疼爱孩子。

如母亲查看行李,关心“我”的宿舍住宿情况;②严厉。

如面对不肯问路的“我”毫不客气的批评;③教子有方。

如特意安排迷路,让“我”注意观察路线。

⑸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我”去上大学时发生的故事;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③语言朴素,易引起共鸣。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

句子作用要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个是结构上的作用,一个是内容上的作用。

⑵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

①人物描写及作用作方法:学生了解常用的外貌肖像、动作行为等人物描写手段,明确每一种人物描写手段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学生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进行分析。

②要求从情感的角度分析。

⑶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含意以及蕴含的感情。

⑷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把握。

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內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的。

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⑸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其作用是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激发出作者的阅读兴趣等方面去分析。

2.现代文阅读种爱丁丽梅①认识陈家老四,缘于我婆婆。

婆婆来我家小住,我下班回家,陈家老四正站在我家院门口,跟婆婆热络地说着话。

②陈家老四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父亲过世早,上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都已另立门户。

他们与他感情一般,与母亲感情也一般,平常不怎么往来。

只他和寡母,守着祖上传下的三间平房度日。

③他没正式工作,蹬着辆破三轮,上街帮人拉货。

婆婆怕跑菜市场,有时会托他带一点蔬菜回来。

他每次都会准时送过来,看得出,那些蔬菜,已被他重新打理过,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

婆婆削个水果给他吃,他推托一会,接下水果,憨憨地笑。

路上再遇到我,他没头没脑说一句,你婆婆是个好人。

④他却得了绝症,肝癌。

穷,医院是去不得的,只在家里吃点药,等死。

精气神儿好的时候,他会撑着出来走走,身旁跟着他的白发老母亲。

小区的人,远远望见他,都避开走,生怕他传染了什么。

他坐在我家的小院子里,苦笑着说,我这病,不传染的。

我们点头说,是的,不传染的。

他得到安慰似的,长舒一口气,眼睛里,蒙上一层水雾,感激地冲我们笑。

⑤一天,他跑来跟我婆婆说,阿姨,我怕是快死了,我的肝上积了很多水。

⑥我婆婆说,别瞎说,你还小呢,有得活呢。

⑦他笑了,说,阿姨,你别骗我,我知道我活不长的。

只是扔下我妈一个人,不知她以后怎么过。

⑧我们都有些黯然,春天的气息,正在蓬勃。

空气中,满布着新生命的香,叶在长,花在开。

而他,却像秋天树上挂着的一枚叶,一阵风来,眼看着它就要坠下来,坠下来。

⑨我去上班,他在半路上拦下我。

那个时候,他已瘦得不成样,脸色蜡黄蜡黄。

他腼腆地冲我笑,老师,你可以帮我一个忙么?我说,当然可以。

他听了很高兴,说他想在小院子里种些花。

你能帮我找些花的种子么?他用期盼的眼神看着我,见我狐疑地盯着他,他补充道,在家闲着也无聊,想找点事做。

⑩我跑了一些花店,找到许多花的种子带回来,太阳花,风仙花,虞美人,喇叭花,一串红……他小心地伸手托着,像对待小小的婴儿,眼睛里,有欢喜的波在荡。

⑪这以后,难得见到他。

婆婆说,陈家老四中了邪了,筷子都拿不动的人,却偏要在院子里种花,天天在院子里折腾,哪个劝了也不听。

⑫我笑笑,我的眼前,浮现出他捧着花的种子的样子。

真希望他能像那些花儿一样,生命有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⑬一晃,春天要过去了。

某天大清早,买菜回来的婆婆突然说,陈家老四死了。

⑭像空谷里一声绝响,让人怅怅的。

我买了花圈送去,第一次踏进他家小院,以为定是灰暗与冷清的,却不,一院子的姹紫嫣红迎接了我。

那些花,开得热情奔放,仿佛落了一院子的小粉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