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任务1-1-1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认知商业银行是在商品交换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为满足生产与扩大再生产、汇划清算与内外贸易、货币融资与资本市场、金融产品与中介服务等需求而发展形成的一种金融组织。

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商业银行已成为各国经济活动中主要的资金集散机构和金融服务机构,并成为各国金融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商业银行(一) 近代西方商业银行的起源和演变据说,英语单词“BANK'’的意义源于拉丁文中的“Banco。

”一词,“Banco”的意思是“长板凳”。

在中世纪中期的欧洲,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港口城市由于水运交通便利,各国商贩云集,成为欧洲最繁荣的商业贸易中心。

各国商贾带来了五花八门的金属货币,不同的货币由于品质、成色、大小不同,兑换起来就有些麻烦。

于是就出现了专门为商人鉴别、估量、保管、兑换货币的人。

按照当时的惯例,这些人都在港口或集市上坐着长板凳,等候需要兑换货币的人,渐渐地,这些人就有了一个统一的称呼——“坐长板凳的人”。

“坐长板凳的人”由于经常办理保管和汇兑业务,手里就有一部分没有取走的现金,他们把这部分暂时不用兑付的现金借给急需用钱的人,以赚取利息。

老百姓(现称为客户)有了闲钱就可以存到“坐长板凳的人”那里去,需要时取出来。

这些机构就像一个存钱的箱子,所以后来人们又把它们称为“Bank”,这就是银行的英文名称“Bank”一词的由来。

在我国,过去主要使用银子作为流通货币,商铺又常常被称为“行”,所以“Bank'’翻译成中文就被称为“银行”。

在历史上,较早出现的银行是1171年成立的威尼斯银行和1407年成立的热那亚银行,当时的威尼斯和热那亚是地中海沿岸与欧亚地区贸易交往的中心。

当时的银行是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形成,并以高利贷为主要特征来经营。

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高利贷性质的银行已不能适应社会大生产对货币资本的需要,客观上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规模巨大的、资本雄厚的、能满足和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银行来为经济发展服务。

于是,从治理结构角度看,大量旧式的高利贷银行兼并、重组,并以股份公司形式组建新的商业银行。

1694年,在国家支持下,由英国商人集资合股成立了第一家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它的成立标志着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要求的新信用制度的确定,各国相继仿效,对加速资本的积累和生产的集中起到了巨大作用,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美国、日本等经济大国,在其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银行业作为经济的“助推器”,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美英等国也随之成为了“金融帝国”。

(二) 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和作用1.商业银行的性质商业银行是以价值创造为目的,以筹集资金、提供结算为基本手段,以运用资产和创新产品为载体,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商业银行具有一般的企业特征,但又不是一般的企业,而是以经营货币资金为主的金融服务企业,同时,随着金融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其在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及表外业务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商业银行的职能与作用商业银行具有如下主要的职能和作用:(1)信用中介。

信用中介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能反映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企业或个人在物物交易、物权交易、资产资金交易等方面的经济和贸易往来更愿通过银行来完成交割。

(2)支付中介。

商业银行作为货币经营机构,具有为客户保管、出纳和代理支付货币的功能,即支付中介的职能。

(3)信用创造。

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职能,是建立在信用中介职能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之上的,商业银行可签发信用流通工具,从而创造出派生存款。

(4)金融服务。

金融服务是商业银行利用其在经济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凭借其在提供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业务过程中所获得的大量信息的优势,运用电子计算机和网络等先进手段,为客户提供电子银行、国际结算、银行卡和财富管理等多种服务。

(三)我国的商业银行据记载,我国银行业有悠久的历史,其产生早于欧洲,但2 000余年封建社会和自给自1845年,英国在广州设立了丽如银行,后改称为东方银行。

商银行在上海成立。

1906年,清政府设立了官商合办的户部银行,该银行可以铸造货币、发行货币、代理国库,具有国家银行性质,后来改称为大清银行,1912年又改称为中国银行。

1927年以后,国民党政府为了控制中国金融业,于1928年成立了中央银行,之后,又控制了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设立了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信托局和中央合Web Site Contact Center Store Devices Partners MobileOrder T aking X -Sell / U p-Sell Regis tration Offers / Promo Cus tomer Profile Us er Interface Gift Regis try Search Engine Sales Center Pers onalization Payment W eb 2.0W orks paces SecurityReporting A/B T es tingIntegration Store Locator作金库,逐渐形成了以“四行、二局、一库”为核心的旧中国官僚买办金融体系。

新中国成立以后,直至1979年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大陆的银行体系总的来说是高度集中的银行体系,全国基本上只有一家中国人民银行,它既掌管货币发行权和管理金融活动,又办理所有银行业务。

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逐步开始打破“大一统”的银行体系,恢复和组建了中国农业银行(1972年2月恢复)、中国银行(1979年3月分设)、中国人民建设银行(1979年分设,1983年明确为金融经济实体,1996年更名为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1984年成立)四家国有专业银行,在其各自分工的领域内从事银行业务活动。

此后,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专业银行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原有严格的专业分工界限被打破,业务交叉经营的现象日益明显,业务趋于多样化、综合化,专业银行的职能在削弱,商业银行的功能在逐步强化。

1986年4月,国务院批准重新组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银行——交通银行。

其后,中信实业银行、招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等商业银行相继成立,成为中国银行业的新生力量。

由此,我国银行业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专业银行为主体、多家商业银行共存的银行体系。

1994年,原国有四大专业银行改组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将原有的政策性业务转交给新设立的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来经营。

由此,我国建立了更为完善的银行体系,即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

其中,商业银行体系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外资银行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到目前为止,我国银行业改革迈出重大步伐,银行业改革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三大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日趋完善,成功完成重组上市,并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二、中央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一)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一般意义的中央银行既是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又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规范与维护金融秩序、调控金融运行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

我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

一般意义上9“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被看做是中央银行的三大基本职能。

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具体表现在:(1)集中存款准备金;(2)充当商业银行等金融业务机构的“最后贷款人”,如再贴现业务;(3)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业务。

3.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具体表现在: (1)代理国库;(2)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3)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特定信贷支持;(4)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包括外汇、黄金和其他资产形式的国际储备;(5)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项国际金融活动;(6)为政府提供经济信息和决策建议,向社会公众发布经济金融消息。

(二)中央银行的三次职能变化1983年,工商银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离出来,使人民银行实现了中央银行职能与商业银行业务的分离。

1992年10月26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正式成立;1998年U 月18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保监会)正式成立,证券、保险市场的监管职能从人民银行的职能中剥离出来。

2003年3月6日,国务院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新设立银监会,实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职能的分离。

(三)银监会的产生和职能2003年4月28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成立,承担起监督管理银行业的主要职能,这同时也表明我国金融业分业监管的体系已基本确立,由银监会、Web SitePar O X R O CU证监会、保监会“三驾马车”开始正式构筑起分业监管的架构。

银监会整合了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它根据授权,统一监督管理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

主要职责是:制定有关银行业监管的政策法规,负责市场准入和运行监督,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等。

在金融监管和维护金融稳定方面,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和银监会的监督管理工作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

三、中国银行业的状况(一)机构状况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内拥有遍布城乡各地、全国联网的营业机构,这是股份制商业银行无法比拟的,就我国现状来看,目前对客户提供的金融服务仍是以柜面服务为主,因此,国有商业银行遍布全国的网点机构及联网网络是吸引客户群体、取得客户信任并服务好大众的优势所在。

另外,大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仍然把增设网点作为银行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其网点数量在不断增加(见表1—2)。

表1—1 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网点数量对比(2005年1月) 单位:个数据来源:中国金融年鉴(2005年)。

近几年,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网点‘均有增加,但网点不足仍然是困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一个现实问题。

而相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网点数量上就有很大的优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