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
1、直线职能型(U性结构)。
直线职能组织结构的基本特征在于将企业按照职能的不同划分为若干部门,而每一部门都由最高领导层直接管理。
由于这种模式的企业实行高度集权,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既不是政策的制定者,又不是政策的执行者,难以发挥积极性,也影响企业决策的灵活性和灵敏性。
2、事业部制(M型结构)。
事业部结构与直线职能结构的关键区别在于,它是一种分权式的结构,即在总公司之下的各事业部或分公司都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利润中心。
当企业实行综合型大生产并实行多种经营时,企业只能实行M型结构。
M型结构是更具有明确、清晰的管理机制。
但是,由于各事业部利益的独立性,使得各事业部容易产生本位主义,忽视长远的整体利益,影响各部门间的协调,而在公司上层与事业部内都设立职能机构,造成机构重叠,管理人员增多,管理费用增加。
3、矩阵型组织结构。
矩阵型组织结构又称规划——目标结构。
它是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或项目,或服务等)划分的部门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矩阵,使同一名员工既同原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与业务上联系,又参加产品或项目小组的工作。
为了保证完成一定的管理目标,每个项目小组都设负责人,在组织的最高主管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
矩阵型组织结构加强了职能部门的横向联系,可以集中调动资源,以较高效率完成某些项目。
4、多维立体型组织结构。
在多维制结构中,除了事业部、职能机构外,还加上按地区划分的组织系统,可以看成是矩阵结构的扩展。
这种类型的组织结构适用于规模巨大的跨地区公司,但也可能带来多重领导的缺陷。
二、多维立体型组织结构的定义与作用
多维立体型组织结构是由美国道-科宁化学工业公司(Dow Corning)于1967年首先建立的。
它是矩阵型和事业部制机构形式的综合发展,又称为多维组织。
在矩阵制结构(即二维平面)基础上构建产品利润中心、地区利润中心和专业成本中心的三维立体结构;若再加时间维可构成四维立体结构。
虽然他的细分结构比较复杂,但每个结构层面仍然是二维制结构,而且多维制结构未改变矩阵制结构的基本特征,多重领导和各部门配合,只是增加了组织系统的多重性。
因而,其基础结构形式仍然是矩阵制,或者说它只是矩阵制结构的扩展形式。
多维立体型组织结构是由直线职能制、矩阵制、事业部制和地区、时间结合为一体的复杂机构形态。
它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建立多维立体的组织结构。
所谓多维就是指在组织内部存在三类以上(含三类)的管理机制。
这种结构形式由三方面的管理系统组成,即:产品利润中心、专业成本中心和地区利润中心。
即:1、按产品划分的事业部,是产品利润中心;2、按职能划分的专业参谋机构,是专业成本中心;3、按地区划分的管理机构,是地区利润中心。
通过多维的立体组织结构,可使这三方面的机构协调一致,紧密配合,为实现组织的总目标服务。
多维立体组织结构适用于多种产品开发、跨地区经营的公司,可以为这些企业在不同产品、不同地区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