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五场面描写与细节描写(教案)

专题五场面描写与细节描写(教案)

专题五场面描写与细节描写【教学目标】⒈阅读例文,理解记叙文中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的特点及对增强生活味的作用。

⒉在写作实践中熟悉和掌握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增强作文的生活味。

⒊培养自己描述生活和思考生活的能力,写出生活的种种真味道。

【教学重点】熟悉和掌握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细节描写的方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例文引路:例文1:2010年天津高考优秀作文高三生活片断高三的生活紧张,紧张得如拉满的弓;高三的生活单调,单调得像撒哈拉沙漠。

幸亏有课外书,让我还能在这密闭得如钢板一样的沉重中找到一个呼吸的细管,轻松地做个深呼吸,偷偷地笑几声,让我能暂时放松脸部僵硬的肌肉,松弛一下快要断裂的神经。

【开篇概述高三生活的特点,引出课外书对调节高三紧张生活的作用,为下文描述高三生活片断即读书情景打下基础。

起到概括和点明题意的作用。

】买到最新的《读者》,书包还没扔下,屁股还没坐实,便像淘宝者查看藏宝图一样。

手指很熟练地一捏,“漫画与幽默”便赫然摊开,眼前便仿佛有郭德刚和于谦在。

呵呵,哈哈,哈哈哈……太可乐了,嘴张得占了大半个脸,口水酝酿着决堤,眼眯成了一条线。

常常惹得老爸老妈怪怪地看上我十分钟,然后说:“这孩子,魔怔了!”管他魔怔不魔怔!放松了,不烦了,做题有精神头儿了,这才是硬道理!【描述买到最新《读者》阅读的情景:迫不及待,一捏一摊,嘴张眼眯,陶醉快乐。

写得真实形象、生动活泼,写出了生活味和真感情。

】大课间的那20分钟实在太宝贵了,可有些家伙不懂得充分利用,憋在教室里假模假式做认真思考状,纯粹的傻帽儿。

你现在缺氧了,一会儿上课咋办?向我学学,悄悄地从抽屉的最底层摸出包着皮的《电脑游戏世界》,躲到楼梯下的“安全地带”,3秒钟会立刻“物我皆忘”,满眼是三维世界,满脑子魔兽、武器、做任务……颇有“瘾君子”扎了吗啡的感觉。

爽!痛快!铃声响起,合拢书页,悄悄溜到座位上,听起课来,别提多精神了!【描写课间阅读《电脑游戏世界》的情景,过程清晰,描写生动,有对比,有感受,把高三学生忙中偷闲、紧张中偷乐的生活镜头推到读者面前,逼真而有味。

】有时也不得不看看高三生必读的“专业书”,像升学指南、录取大全一类。

看这类书用不着搞“地下活动”,哥几个扎堆儿,一边分析前几年好大学的录取线,一边衡量着自己够得上哪道杠儿。

嘴上全都满不在乎,这个说上天大没问题,那个说外院手拿把掐;你说北大给我留着座位呢,我则说清华不用轿来抬我都不去。

笑归笑,吹牛归吹牛,“百姓心中有杆秤”,自己几斤几两还是能掂量出来的。

吹牛让人放松,吹牛也能产生动力,笑声停了,一个个都很严肃地一头扎进“38套”练开了功夫。

【描述高三学生阅读“专业书”畅谈理想的情景,写得真实而形象,有趣而幽默,写出了高三学生的特有情味。

】说实话,我读的书很不上“品位”,但却能让我在呈递增趋势的紧张与单调中,享受片刻的放松与暂时的多姿多彩,让我以较佳的状态为我的人生进行高质量的拼搏,岂不快哉!更主要的是,这样的经历为我应对日后人生路上的紧张与单调,提供了实战和演练,这样的收获可是千金难买呀!【抒发自己对高三生活片断的认识和感悟。

看似学科知识之外的阅读,看似与高考无关的阅读,却是高三学生紧张学习生活的调味品,是学习生活中的另一种色彩,另一种生命状态,也是成长的必要养分。

全文主题在感悟中得到丰富与深化。

】『总评』本文描述了高三学生在紧张的学科知识学习中,见缝插针阅读课外书的几个片断,真实而形象地表现出高三生活的特点。

学习生活是考生最熟悉的,但能够把学习生活写得真实、具体、生动,有趣味、有琢磨头儿。

例如,读《读者》时“一捏”“摊开”的细节,“呵呵,哈哈”的笑声,张嘴、口水、眯眼的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再现抢读的情景;“悄悄”“摸出”,“躲到”“满眼”“满脑”“合拢”“溜”这一详细过程描写,则生动再现课间抓紧时间读“游戏世界”的情景……文中所写几个片段,是高三生活的真实生动再现,描述轻松,活泼,没有无限“拔高”,有的只是浓浓的原汁原味的生活,及对生活水到渠成的“自然”感悟。

语言自然、俏皮,口语与书面语的有机结合也形成了本文特有的韵味。

例文2:2008年江苏高考作文好奇心在那个不寻常的中午,在她坚定地迈出每一步时,阳光碎了。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每个女孩都是天使。

但当我第一次看到她时,我觉得她不是。

她是那个坐在教室角落里的女生,不美,而且她只有一条腿。

也许正是因为这,我的好奇心才会像雨后的小草一样“嗖嗖”地长了出来。

【以一个特写镜头引出人物。

以对比的方法介绍人物,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描写人物。

交代了产生“好奇心”。

开篇有味,推介人物简洁,有悬念,点题自然。

】那天的阳光好像格外刺眼,中午放学后我走得迟了点,刚好看见她拄着拐杖缓缓地走向楼梯。

这时,我的好奇心告诉我:为什么不跟过去看看她怎么下楼梯呢?于是,我悄俏地跟了上去。

只见她拄着拐杖艰难地走下楼。

楼梯并不高。

但对于她来说每一步都是一次挑战吧!她先将拐杖拄在下一级台阶上,再用腋下顶住拐杖,用力地将那条独腿挪到下一级台阶。

我看到她的双手紧紧抓住拐杖,手上的青筋清楚可见。

【自己的“好奇心”心理,引出“她”的特写镜头。

描写“她”下楼梯的情景,运用细节描写,生动而又层次清楚地描写了“她”下楼梯的艰难过程。

】这时,我的好奇心不但没有减退,反而更加强烈了。

不知是谁将吃剩的香蕉皮随手扔在了楼梯上,大概是想恶作剧吧!不知道她会不会注意到,我屏住呼吸看着她艰难地一步一步走下去。

近了,近了……她要做什么?只见她一手抱住栏杆,一手将拐杖放下来,接着,她蹲下身……她,竟将香蕉皮检了起来。

我的好奇心仿佛一下子被击碎了。

我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恶魔,站在这个角落,阴险地看着这样一个天使走进危险。

【描写自己的心理活动细腻,有感染力,自然引起读者好奇。

描写“她”捡香蕉皮的过程清楚,“抱”“放”“蹲”“捡”一连串的动词,细腻、真切地写出了人物坚韧、美丽、高尚的特点。

】阳光透过窗射进来,我仿佛一下子被照亮了。

我不再好奇她会怎样走下楼梯,赶紧思考怎样去弥补我的好奇犯下的错误。

于是,我飞快地朝她走去。

她正努力着站起来。

也许是因为太累了,她怎样努力都没有用。

这时,我伸出手想把她拉起来。

她抬起头,用疑惑的眼神望着我。

我轻轻地对她微笑,她便也微笑着将手递给我。

于是,我就这样扶着她走下了楼梯。

虽然,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但我却从她手心的温度中感受到了来自她内心深处的温暖。

这温暖慢慢地将我融化,将我的好奇心融成了一颗有爱、有温暖的心。

【叙述自己在感动之余上前帮助“她”的过程与内心感受,同样写得真实、具体、清楚。

突出了“她”的行为的感召力量。

】走出教学楼,她微笑着对我说:“谢谢。

再见。

”接着便向路边的垃圾筒走去,她小心翼翼地将香蕉皮扔进垃圾筒,然后又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出校门。

耀眼的阳光洒在她瘦小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她变成了一个天使。

只不过她是一个单翼的天使。

她头顶上的隐形的光环温暖了我的心。

我站在金急雨的花树下,将那颗好奇心小心翼翼地放进心中的角落,用她给我的充满爱的心温暖自己。

【再次描写“她”走下楼梯扔香蕉皮的过程,抒发自己的感受,突出了题意,突出了主题。

】『总评』这是一篇规范而精彩的记叙文。

题材来自当今学校生活,质朴而又亲切,值得提倡。

文章以第一人称叙述的角度,以自己的心理活动与变化为线索推动故事发展,由“好奇”而引发,接下去是“忏悔”和“同情”,最后感悟升华;“天使”的阳光,由“刺眼”到“透亮”直至“耀眼”,融合了爱心的温暖,把“好奇”推向了人生的高境界。

作者描述“单翼天使”下楼的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曲折而感人。

尤其是单腿下跪捡香蕉皮的“镜头”,震撼了我们的灵魂!作者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方法,每一处描写,都是那样的细腻、真切,每一处心理的变化都是那样的自然、动人,每一句话都是那样的耐得起咀嚼、品味。

二、技法解说:记叙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再现生活,写出生活味。

一般有“二招”:一招是生动形象再现生活画面;另一招是生动形象刻画生活细节,即具体描写生活小事,最普通最常见的细微现象镜头。

⒈生动形象再现生活画面。

生活画面是由人物活动和一定场合情景构成的生活片断、生活情景。

生动形象再现生活画面,一般运用以下两种方法。

⑴视听并用,点面结合。

描述生活画面,一方面要善于抓住情景特征,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概括描写全景,包括背景、人物活动及自我感受;另一方面要选择典型镜头,具体描写神态、行为、语言、心理等特点。

这样,有面有点,才能写出气氛和情感,生动地再现生活真实。

例如下面一段描写:“下面升国旗奏国歌。

”忽然,挖土机的嘈杂声一下子消失了。

只见农民工们停下了手中的活,笔直地站在原地,目光有神地盯着国旗。

一个高个子农民工不知怎么进入了我眼帘。

大概是来不及找个相对平坦些的地方吧,他的双脚竟站在高低不平之处。

一脚悬空,可他丝毫没有摇晃,仅凭一只脚死死地抓住了地面,其费力程度可想而知。

他的脸上写满了“辛苦”,可是嘴角却带着笑容。

面对这位青松般的高个子,我被震撼了。

如果说,刚才一幕只是对我的一次震撼,那么,接下来的一幕则是对我心灵的一次洗涤。

国歌音乐响起,校园内依然是一片沉寂,可校园外却响起了农民工们响亮的国歌声。

伴随着这一声声纯洁的国歌声,我心灵的污垢在一层层褪去。

我犹如清夜闻钟,又如受了当头一棒。

我和同学们挺直了自己的身体,唱出了国歌声……(选自江苏高考作文《怀想天空》)这段文字描写学校升旗时农民工工地上的场面,生动再现农民工在升旗仪式中的表现。

先点后面,视听结合,层次清楚,写出了气氛,写出了感情,具有很浓的生活味,与上文情节构成转折,解释了悬念。

⑵动静结合,以动为主。

世间事物,都离不开动态或静态这两种存在和显示方式。

描写生活画面时注意动静结合或以动显静,或以静示动,就会大大增强描述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在写人叙事的文章中,更应当以“动”为主,力求通过特定环境中场景的转换、行为的变化和事情的发展等动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揭示事物的现实意义。

上面《怀想天空》中的一段文字,较好地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

即使是场面描写中的景物描写,也要力求动静有致,情趣盎然地展现人物活动的背景,渲染气氛。

必须说明的是,场面构成的方式很复杂,表现形态也是多样的。

所以场面描写要力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表现,力求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把一个个真实感人的典型场面摆到读者面前,以发挥其独特的表现作用。

⒉生动形象刻画生活细节。

生活细节,指生活中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包括生活小事及其细微的行为动作,最普通最常见的细微现象或镜头。

细节描写主要有:⑴外貌细节描写,主要是服饰、神态等方面的细微特征。

如课文《金岳霖先生》中的描写:“他的呢帽的前檐压得比较低,脑袋总是微微地仰着。

他后来配了一副眼镜,这副眼镜一只镜片是白的,一只是黑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