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元曲PPT..

元曲PPT..


• 《潼关怀古》中对历史的概括,显指元代现 实生活:怀古实乃伤今,沉重实乃责任。这 种复杂的感情要结合作家的生平经历才能理 解。张养浩自幼才学过人,因评时政,得罪 当权者被罢官,为避祸不得不隐姓埋名;后 被召起,官至礼部尚书。50岁时辞官归隐于 济南云庄,关中旱灾时被重新任命,赶赴陕 西救赈灾民。多年的宦海沉浮,让他把功名 富贵都参破,不再在意统治者对自己的评判; 济南云庄的归隐生活,不仅让他欣赏礼赞自 然的风光,更让他体察民生只艰辛;尊奉孟 子民本之思想,让他深深懂得民生之重要; 刚正不阿、仗义执言的性格,让他有勇气面 对现实说出心中真实的想法。
• 元代百姓生活之苦被作家以怀古的形 式表现出来。这种忧民之心使他“到 官四月,倾囊以赈灾民,每抚膺痛哭, 遂得病不起。”这是一个有良知的读 书人真实的本性和真实的生活,也是 当时社会所难得一见的
译文: 华山的山峰从西面聚集到潼关来, 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潼关古道连接 着关内华山和关外黄河。西望长安, 心神不定,感慨万端。令人伤心的是 经过秦汉宫殿的遗址,昔日秦皇汉武 的万间宫阙都已荡然无存,所剩的只 有眼前的一片萧条。国家兴起,受苦 受难的是黎民百姓;国家灭亡,受苦 受难的还是黎民百姓。
元曲二首
执教者:刘祝球
元曲就是曲子,分“散曲”和 “戏曲”两种。散曲没有动作、 说白,便于清唱,散曲又分套 曲与小令两种,“套曲”由若 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 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 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 位,叫做“带过曲”。
• 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间) 元代戏曲作家。号东篱,字千里。 大都(今北京)人。晚年看破尘世, 退隐山林,以诗酒自娱。著有杂剧 15种,今存有:《汉宫秋》、《江 州司马青衫泪》、《西华山陈搏高 卧》、《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等。 马致远还作有散曲,现存120多首。
这支小令,描画出水村小镇黄昏归舟 的美景,画面疏朗闲淡,颇为宁静, 并写出渔人劳作后的轻松及喜悦之情。 全曲仅用二十七个字便写出了江南渔 生活的主题。全曲境界清 淡闲远,远浦,酒旗,断桥,茅舍, 远景近景,相得益彰,显得清疏而又 淡雅。
• 总的来说,马致远的散曲,声调和谐 优美,语言清新豪爽,并且善于捕捉 形象以熔铸诗的境界。他吸取了诗、 词以及民间歌曲的养分,开辟了与诗、 词不同的曲的真率醇厚的意境,提高 了曲的格调;他的套曲《耍孩儿》、 《借马》还打破了散曲言情咏景的程 式,另辟一条叙事讽物的蹊径,这些 都对散曲的发展与提高作出了贡献。
“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哪四位曲作家? 是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 马致远是个享有盛名的戏曲家,他的 杂剧以《汉宫秋》最有影响。作品取 材于汉代王昭君和亲的历史故事,作 品以汉元帝与王昭君的爱情故事为主 线,揭露了帝王的昏庸,朝政的腐败, 抨击了朝中文武大臣在侵略威胁面前 的怯懦和无能。
• 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枯藤老 树昏鸦”,是咏景名篇,它以凝炼 的笔法,赋予秋天的景色以萧瑟苍 凉的情调,构成诗意的图景,烘托 出天涯游子的凄凉心情。 • 此外如〔双调〕· 寿阳曲· 《远浦归 帆》、《山市晴岚》等曲,在描绘 景物,点染气氛上也都有独到之处。
作者不写渔船靠岸后,渔民们忙乎的劳动 场面,而写桥头渔市已结束,卖鱼人(包 括打渔人)各自回到家中,他们居住的环 境是“落花水香茅舍”,因是晚上,家家 亮起了灯光,灯光映照在水里,花、水、 茅舍足说明这是个优美的环境。
有了美的景,情又怎样呢? 曲里没有明写,而是隐含在曲句里,需要 读者去体会去感受去想象。也许有的人走 到家门前,见妻儿迎上来,所有的劳累疲 惫已消散,享受着至爱亲情;也许有的和 家人一起,其乐融融盘算着企盼着渔市能 给家庭带来好日子;也许有的在为家人烹 饪美味佳肴,给家人予温馨予关爱……家 是乐园是港湾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也体现出渔民怡然自得的乐趣。
远浦帆归:景物(夕阳、酒旆、 航船、落花、茅舍、断桥、卖鱼 人散) 抒情(追求宁静的生活)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 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 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 姓苦。
• 这首小令是作者路过潼关时写的。《元 史· 张养浩传》说:“天历二年,关中大 旱,饥民相食,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 台中丞。……登车就道,遇饥者则赈之, 死者则葬之。”并说他“到官四月,忧劳 以死”。就他的作品和有关史料看,他对 元朝的黑暗统治深感不满,对人民的疾苦 相当关心。他在“关中大旱,饥民相食” 之时写的这首《山坡羊》,尽管题为“怀 古”,实际上重在“伤今”,其揭露、批 判的锋芒,既指向历史上历朝历代的统治 者,更指向当时的元朝统治者。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用凝炼的语言,铺排了“天空的夕阳,江 面上归航的渔舟,岸上酒家的酒旗”这些 景物,写得清晰明白而有致,像一个个镜 头,把水村镇上的风光缀成组组画面,极 富动静态感。那夕阳西下,流动的江水, 归航渔船的划桨拍打着江水,像悦耳的音 符响起,流动着伸延着,还有那渔夫,使 人感到仿佛他在唱着渔歌。
《寿阳曲· 远浦帆归》
马致远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 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 断桥头卖鱼人散。
〔写作背景〕
有文场“曲状元”之称的马致远,其散曲描 绘的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这首曲是他所作的《潇湘八景》组曲中的一首。 湘水从广西发源,流经湖南零陵,与从九嶷山 北流的潇水会合,称为潇湘(今称湘江),流 入洞庭。宋人曾画潇湘风景山水画八幅,称为 “潇湘八景”。 这八景是: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 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 渔村夕照。马致远所描写的八景的名称与之完 全相同,由此可知,他描写的八景也是潇湘八 景。此曲乃其中之一。
句中“闲”字点出了归航的渔舟, 江岸上酒家在傍晚时怎样的情景? “闲”字,写出水村小镇傍晚时分宁 静的气氛,令人如置身于其中,体 味到江边恬静的飘香的世界。
所以写景不需刻意浓墨重彩去铺陈, 而是淡描勾画,才会取得自然朴实 的效果。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描 写了什么? 是对渔船靠岸后的情景描写。 怎样的情景场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