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

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


三、论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要有慈母的心肠和爱的性情,热 爱儿童,热爱幼教 (二)要懂得儿童的心理特点
儿童的心理特点
——好动心。“儿童生来好动的,他喜欢听这样, 看那样;推这样,攫那样;忽而玩这样,忽而弄那 样。忽而立,忽而做;忽而跳,忽而跑;忽而哭, 忽而笑。没有一刻的功夫能象成人做而默思的。”
——模仿心。“这个模仿动作,青年老年亦有的, 不过儿童来得格外充分一些。儿童学习语言、风俗 、技能等等,一部分是由模仿别人而来的。”
——儿童是易受暗示的。儿童暗示感受性的特点: 第一,年长的儿童比年幼的儿童的暗示性来得薄弱 。第二,年长的女孩比年长的男孩暗示感受性来得 强,但年幼的女孩比年幼的男孩暗示感受性来得弱 。
陈鹤琴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国 家 督 学 江 西 师 范大学 教授 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所 长 胡 青
一、陈鹤琴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西
(一)陈鹤琴的出身 (二)上世纪二十年代新教育思潮的出现
(三)抗战时的泰和
(四) 江西省立幼稚师范的开办
1940年4月,江西泰和省立幼稚师范学校
1943年春,改省立幼稚师范为国立,增设专科
——好奇心。“好奇心是儿童学问之门径,吾人不得 不注意的,不得不利用的。”“好奇心关于儿童之发 展,文化之造就,具莫大势力的。儿童凡对于一切新 的东西就生出好奇心。一好奇,就要与新的东西相接 近。一接近,那就晓得这个东西的性质了。假使儿童 与新的境地相愈多,他的知识愈广。” ——游戏心。游戏是一种很复杂的动作,我们可以把 它的要素分析出来:游戏有简单的,有复杂的,所谓 简单的如四五各月的小孩子摇铃作戏或敲棒作声,复 杂的如各种游戏,各种比赛。游戏在教育上具有四方 面的价值。第一,发展身体;第二,培养高尚道德; 第三,能使脑筋敏锐;第四,为休息之灵丹。
陈鹤琴教育理论的形成是经过对国外经验的研究—— 自己的实验观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科学概括形 成的。 陈鹤琴吸取了国外科学研究的方法,研究了裴斯泰洛奇 用一种记载教育儿童的日记的办法研究自己3岁的孩子, 逐日考察各种能力的发展:哭、笑、行动、言语等。 陈鹤琴用直接观察法,以自己的两个侄儿为对象,在 27天中,他们自然发问375个问句。对于问句的次数、问 句的体裁他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得出了与克尔帕 屈克不同的结论。
(一)活教育的目的论
“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做人:
“作为一个人,他必须热爱人类,不论国籍、种族、阶
级和宗教;他必须热爱真理,以真理为至高无上,乃至不惜 一切捍卫真理”。
做中国人:
“今天我们生在中国,是一个中国人,做一个中国人与 做一个别的国家的人不同。”生活在这一国度里的人们,共 同拥有光荣的历史;生长在这一块国土上的人们,其命运息 息相关。做一个中国人,他要懂得爱护这块生养自己的土地
活教育的教学原则:
——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
——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 ——你要儿童怎样做,你应当教儿童怎样学; ——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 ——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
——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比较教学法;
——用比赛的方法来增进学习的效率; ——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
——替代教学法;
——注意环境,利用环境; ——分组学习,共同研究; ——教学游戏化; ——教学故事化;
——教师教教师;
——儿童教儿童; ——精密观察。
五、陈鹤琴教育思想对当代幼儿教师 专业成长的启示
(一)要有远大的发展目标——做专家型幼 儿教师
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有广博的知识、优秀的记忆能力、知识整合能力 有合理的工作方式、有优秀的演绎、归纳和类比 的能力 能高效、创造性地解决教学问题 有很强的洞察能力
在保护儿童健康方面 在发展儿童智力方面 在培养儿童道德品质方面 在发展儿童艺术教育方面
(六)要有优良的品质
要和蔼可亲,不发脾气,肯帮助别人 能掌握自我批评的武器,不自私,注意健康 要热爱、公平
必须合作
有高度热情,富有创造性,决不灰心 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要憎恨
四、论“活教育”
内驱要求是动力 善于规划是必备 单位支持是条件 抓住机遇是关键
祝在座诸位: 早日成为专家型的幼儿教师! 早日成为专家型的幼儿教育管理者!
谢谢各位!
幼稚园应当有充分而适当的设备 幼稚园应当采用游戏式的教学法去教导儿童 幼稚生的户外生活要多
幼稚园多采取小团体的教学法
幼稚园的教师应当是儿童的朋友 幼稚园的教师应当有充分的训练 幼稚园应当有种种标准,可以随时考查儿童的成绩
(四)要懂得幼稚园的课程理论
课程应为目标服务
他认为“课程与方法都是达到目的的工具,所以谈
(三)要懂得办好幼稚园
幼稚园是要适应国情的
儿童教育是幼稚园与家庭共同的责任 凡儿童能够学的而又应当学的,我们都应当教他 幼稚园的课程可以用自然、社会为中心 幼稚园的课程须预先拟定,但临时得以变更 幼稚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 幼稚园要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 幼稚园应当特别特别注重音乐
教育,第一应当解释目的。” 目的有四个: ——做怎样的人 ——有怎样的身体
——怎样开发儿童的智力
——怎样培养情绪
课程应以自然和社会为中心
陈鹤琴指出:“小孩子能够学的与应当学的东西
,本来是很多的,但是我们不能就这样漫无限制的毫 无系统的去教他。总必定要有一种组织,在相当范围 内,使其成为一个系统并使各科目中间互相连接起来 发生关系。”
(二)善于解决专业发展中的问题
观念和理论问题 教师发展时间的问题 教师专业封闭性的问题
教师间竞争加剧的问题
幼儿园管理机制的问题
(三)善于选择专业发展途径
研究型的途径
合作型的途径 反思型的途径 专业引领的途径 进修提升的途径
行动是到达目标的关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四)教师自我发展的实现
,爱自己国家长期延续的光荣历史,爱与自己共命运的同胞
。并且,拥有这份情感的中国人,应该团结起来,为同一个 目标:提高中国在世界各国中的地位,为国家的兴旺发达而 努力!
做现代中国人 ——要有健全的身体 ——要有建设的能力
——要有创造的能力
——要能够合作 ——要服务
(二)活教育课程论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是陈鹤琴对“活教育” 课程论的概括表述。他还说:“活教育的课程是把大自然、 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
(二)中国化的幼师教育要批判旧师范教 育的弊端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脱节 理论与实际脱节
学习与使用脱节
(三)幼儿教育要适应中国国情
“现在中国所有的幼稚园,差不多都是美国式的。幼稚 生听的故事是美国的故事,看的图画是美国的图画,唱的 歌曲是美国的歌曲,玩的玩具,用的教材,也有许多是从 美国来的。就连教法,也不能逃出美国化的范围。这并不 是说美国化的东西是不应当用的,而是因为两下国情上的 不同。有的是不应当完全模仿的,尽管在他们美国是很好 的教材和教法,但是在我国采用起来到底有很多不妥当的 地方。要晓得我们的小孩子不是美国的小孩子,我们的历 史、我们的环境均与美国不同,我们的国情与美国的国情 又不是一律;所以他们视为好的东西,在我们用起来未必 都是优良的。”
1945年3月,转移至广昌甘竹饶家堡
1947年,国立幼专专科部迁上海
在江西期间,形成并实践“活教育”理论
二、论幼儿教育的中国化
(一)建立中国化的师范教育是关系国家 命运的大事
幼稚时期的教育关系到我们国家民族的未来。孩子必 须有良好的环境,健全的教育,从小教起,从小教好, 这是一生幸福的源泉。 儿童的命运,儿童的前途,大概是操在教养他们的成 人手中。 各省应设立幼稚师范学校,各师范学校应附设幼稚师 范科;设立幼稚教育学院,幼师专修科,或在个师范学 院内设立幼教系或专科,办短期训练班,为在职教师进 行再教育。
课程应为目标服务实施“整个教学法”
他提倡的“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锁应该学的东
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 课程应当采用游戏式、小团体式等的教学方法。 陈鹤琴认为儿童总是喜欢游戏的,儿童在游戏、活 动中学习,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他认为儿童智力、 兴趣不易,应区别对待、分组施教。
(五)要精通幼儿教育业务
——儿童健康活动(包括卫生、体育、营养等), ——儿童社会活动(包括史地、公民、时事等), ——儿童科学活动(包括生、数、理、化、地等), ——儿童艺术活动(包括音、美、工等),
——儿童文学活动(包括读、写、说、译等)
(三)“活教育”的教学论
强调以“做”为基础,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性 儿童的“做”往往带有盲目性,因此在鼓励学生积极 “做”的同时,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指导。 “活教育”教学的四个步骤-------实验观察、阅读思 考、创作发表和批评研讨。
”“去向活的直接的‘知识宝库’探讨研究。”
“活教育”的课程内容应当来源于自然、社会和儿童的生 活,其组织形式也必须符合儿童的活动和生活的方式,符合 儿童与自然、社会环境的交往方式。
“活教育”的课程打破惯常按学科组织的体系,采取活动中 心和活动单元的形式,既能体现儿童生活整体性和联贯性的“
五指活动”(“五组活动”)形式,也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