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北京的春天第二课时

1.北京的春天第二课时


说明过小年很热闹, 也预示着过春节更加隆重。
放鞭炮、吃灶糖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 “彩排”。在老年间,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 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人们随着鞭炮声把灶 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曰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 街上就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 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 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帝报告家中的坏 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 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详写
写人们过小年的情景。
阳光同学系列丛书
贴春联、大扫除 、 准备充足的吃用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 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 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 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 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 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 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
阳光同学系列丛书
详尽描述除夕 夜晚的热闹。
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 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 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 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 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 人睡觉,都要守岁。
诠释了人们
对除夕夜“吃团 圆饭”的重视。 饱含浓浓的亲情, 浸润着中华民族 的传统美德。
守岁有两重意义:岁数大的人守岁有 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 父母延寿。
阳光同学系列丛书
阳光同学系列丛书
朗读指导
在朗读这一段时,语调轻快上扬, 读出喜庆的语气来,“除非、必定”要 读得稍重些,突出除夕夜吃年夜饭对于 中国人过春节的重要意义 。
阳光同学系列丛书
自由朗读第9、10自 然段,体会元旦与除夕的 气氛有什么不同。
阳光同学系列丛书
详写正月初一人们 过年的情景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 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 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除夕夜,“闹”;元旦,“静”。 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阳光同学系列丛书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 家去拜年。 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 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 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 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 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 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正忙着彼 此贺年,无暇顾及。到了初五初六,庙会开 始风光起来。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 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 些新年特有的玩具。
放鞭炮,店铺开张,可以逛庙会、逛天 正月初六 桥和听戏。
正月十五 悬灯结彩、看花灯、吃元宵,小孩放花炮。
正月十九 春节结束。
阳光同学系列丛书
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 说说:腊月初八这一天人 们都做些什么,有哪些风 俗习惯?
阳光同学系列丛书
详写腊八
总起句
北京的春 节开始得早。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 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 引用
比喻修辞,形 容颜色好看
从颜色和味道两方面简练、 形象地写出了腊八蒜的特点。
阳光同学系列丛书
自由读第4-7自然段, 边读边想象画面,北京人 是如何准备过年的?
阳光同学系列丛书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 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掺和 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 带皮的榛子,高级的就用榛仁。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 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 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 事才是买玩意儿——备过年的物品。
腊月二十三 过小年,祭灶王,吃糖
过了二十三 大扫除,把吃的准备充足。
除夕
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 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 饭、祭祖、守岁。
阳光同学系列丛书
时间
续表
人们的活动或风俗习惯
正月初一
店铺关门,男人们拜年、女人们在家 接待客人,逛庙会。
打比方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熬腊八粥这一民 俗特点,也说明腊八粥用料之丰富。
阳光同学系列丛书
腊八粥
阳光同学系列丛书
泡腊八蒜
腊八这一天的另一个习俗。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到高醋 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 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 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 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 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一切,也必须赶快给孩子做新鞋新 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孩子们的角度: 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因为
过年是孩子们最盼望的节日,对于他们来说,节日中的吃喝 玩乐就是他们的大事了。
大人的角度:紧张地准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一切。 阳光同学系列丛书
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北京 的春节从 最冷的时 候开始。
阳光同学系列丛书
熬腊八粥
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 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 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 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 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 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部编六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1 北京的春节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以什么为叙事
线索的。
课文是以时间(腊月——正 月十九)为线索叙述的。
阳光同学系列丛书
二、品读课文 默读课文,完成表格。
阳光同学系列丛书
时间
人们的活动或风俗习惯
腊月初八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月初九 至腊月二 十二
元旦人们的活动。
阳光同学系列丛书
略写正月初六
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黎明到 清早,全城鞭炮声不绝。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 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 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 戏。
写人们过完小年后,更 加忙碌地准备过年的情景。
阳光同学系列丛书
指名读第8自然段, 边读边想象画面,课文是 怎样来表现除夕热闹的?
阳光同学系列丛书
中心句
详写除夕这天人们的活动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 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 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 年画,
具体介绍除夕白天人们的活动,说明节日 气氛浓郁,人人都在欢庆除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