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功》教案公开课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功》教案公开课



这样引入课题,让学生直观地看见力的成效,一目了然,便于学生理解。

学习过程中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展示;老师注意学生们讨论中的知识缺陷或错误;及时评价,点拨提升;拓展思维;重点,难点让学生讨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寻找归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得出功的定义: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的作用有了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为了加深学生对功的印象学生课堂练习:
1. 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 ,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分析思考:
1)如图11.1—1所示,物体在绳子的拉力作用下被提升,拉力的方向是 ,物体向 运动,物体移动方向与拉力方向一致;绳子的
拉力就显示出了成效,我们就说拉力对物体做了 。

2)如图11.1—2所示,静止的小车在拉力的作用下向右运动,拉力的方向是_ ,小车向 运动,小车运动方向与力的方向一致;拉力就显示出了 ,我们就说拉力对汽车做了 。

通过以上的学习,知道了做功不能离开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加深对“功”的理解分析下面的实例,看看是否做功。

让学生从概念
中发现力做功需满足有两个条件。

学生回答



1.如图11.1—3所示,小华用尽全力也未搬动大石块,在这过程中,小华对石块虽有力的作用,但大石块却未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这时力未显示出成效,我们说这个力_ __做功。

(劳而无功)
2.如图11.1—4所示,小华与小民提水在水平路上匀速前进,两人的力是向上的,而水桶沿 方向运动,水桶运动方向与力的方向垂直,力未显示出
成效,我们说这个力 做功。

(垂直无功) 3.如图11.1—5所示,用脚踢出的足球在空中运动,足球虽然移动了距离,但是脚对球 力的作用,我们说这个力 做功。

(不劳无功)
4.人推着木箱前进时,箱子的重力和支持力做功了吗?为什么?是什么力做功了。

分析归纳概括出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种不做功的情况:
(1)物体受力,但没移动距离(劳而无功);
(2)物体移动了距离,但不受力(不劳无功) ; (3)物体受了力,也移动了距离,但两者方向相互垂直(垂直无功) 。

课堂练习:
学生讨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