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发展模式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借鉴意义
杨星宇社会工作2012级1210010221
要探讨地区发展模式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首先要搞明白地区发展模式的定义和特点。
社区发展模式的定义:是指通过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互助合作,再加上上级政府和外界机构组织的协助和支持,动员社区内外资源,解决社区问题,满足居民需求的一种工作模式。
该模式强调的是居民的参与和合作沟通,注重居民在参与守区发展过程的个人能力、公共意识和社区归属感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社区物质环境的建设。
地区发展模式的特点。
1、关注社区共同性问题。
2、注意通过培养社区自主能力来实现社区的重新整合。
所介入社区的社区成员参与意识淡漠,缺乏解决社区问题的能力。
3、过程目标的地位和重要性超过任务目标。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许多地方和地区发展模式不谋而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是:
(一)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明确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可以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其中,
生产发展是关键,
生活宽裕是目标,
乡风文明是保障,
村容整洁是形象,
这二十个字,内容丰富,含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它既要求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求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要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又要求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既要求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既鲜明而具体地指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明了方向。
中国社会有着和谐共识的传统文化基础,注重乡土意识和邻里互助,又加上中
国政府对基层社区高度重视居民自治的基层民主建设,这些都是适合社区发展模式的有利条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思路可以通过地区发展模式的工作方法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