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唐)王维(九上41)【赏析指导】这首诗叙述了作者使塞上的艰苦行程,描绘赞美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同时也表现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庭的伤感和怨愤。
【评价练习】1、说说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诗意。
答:描写边塞的情势,因和胡人只有一箭之隔,风吹蓬草即过边塞,北方的大雁从人头顶飞入胡地的上空,可见诗人已到边关前沿。
2、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落日时分边关所见。
请细致描写画面景色及所表现出的意境。
答:茫茫沙漠中狼烟聚集直上,滔滔黄河落日依水而下,狼烟,孤独劲拔,落日,温暖苍茫。
“一长”、“一直”,似几何图形一样展现在天地之间,天气浩瀚又沉寂壮美,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这首诗是王维早年边塞诗中的力作。
此诗的风格可用那几个词来概括?答:粗犷豪放,意境雄浑。
4、诗中表明作者身份的一个字是使,表明作者此行目的的一个短语是问边,表明这首诗的是塞外风光的字词有居延、汉塞、胡天、萧关等。
★《泊秦淮》(唐)杜牧(九上42)【赏析指导】诗的目的:从表面看,是指责秦淮河边酒楼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根”,其实是指责那些端着酒杯眯着醉眼津津有味地欣赏歌曲的达官贵人,诗歌借陈后主亡国的故事来讽刺那些在晚唐风雨飘摇的时代,还醉生梦死,苟且偷生的封建统治者。
“烟笼寒水月笼沙”用了互文修辞,意指:烟雾和月光笼罩着寒冷的河水和沙滩。
(相似的有“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练评价习】1、“烟笼塞水月笼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色?这一景色与此诗所表达的感情有什么关系?答:描绘了秦淮河特有了美丽的夜景,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罩着寒水和岸沙,实为声色犬马之地,为下文抒发忧愤之情,讽喻达官贵人不以国事为重,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作铺陈。
2、“商女不如亡国恨”是在讽刺“商女”的愚昧无味吗?诗人真正讽刺的是些什么人?答:不是,诗人真正讽刺的是听歌的达官贵人不以国事为重,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3、“隔江犹唱后庭花”一个“犹”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全诗的主旨是什么?答:“犹”是还的意思,凸表现出诗人的忧愤之切,主旨在于表现达官贵人不以国事为重,仍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表现了诗人担忧国家的前途。
★4、作者在诗的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其作用(中考题)。
答: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权者不理国事,沉溺享乐的批判、忧虑;开篇两个“笼”字,写足了水边夜色的迷蒙、冷寂的画面-------------;奠定了全诗感伤、忧愁的基调。
5、阅读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①“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答: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②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无题》(唐)李商隐(九上43)【赏析指导】这首诗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写两个有情人不忍分别、分别后彼此思念的心情。
【评价练习】1、写出了两个有情人的什么心情?答:不忍分别,分别后彼此思念的心情。
2、“东风无力百花残”这一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答:“东风无力”指春天将尽,春风已没有先前那种催生万物的力量,既点明时令,又造就一种伤感的气氛。
以景渲染、烘托两个情人离愁别绪。
3答:巧用比喻和谐音双关,并且对仗共整,“丝”——思,“烛泪”——相思之泪,曲折丰富的表达了两个有情人的生死不渝的爱情。
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献身精神。
4、颈联和尾联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颈联表达了自己容颜变老,却关心读书在外的男子不要受凉,各自珍重之情。
尾联:距离遥远,却以青鸟探看自慰,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情真意切,照应开头“别亦难”。
5、为什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连用有何深刻含义?答:乐聚,恨别,人之常情。
两个有情人难得一见,相见难,所以相别就更加难舍难分。
两个“难”字,凸现两人深情厚意。
★★《浣溪沙》(宋)晏殊(九上44)【赏析指导】这首词通过对旧亭台“夕阳西下”“花落去”“燕归来”的描述,表达了惜春伤时,感慨年华的飞逝的情感。
【评价练习】1、“夕阳西下几时回”?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抒发了词人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惋年华将逝的情思。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传诵千古的佳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表达对落花叹息,对似曾相识归燕的迷离。
似虚似实,意味深长。
“燕归来”与“花落去”对应,为实笔,“似曾相识”与“无何奈何”相对应,为虚笔,音韵和谐,画面生动,情感浓郁,表达作者对美好时光难忘往事逝去的伤感。
它们的内涵无限扩展,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义,就在这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深蕴着生活的哲理。
3、“独徘徊”又表现出词人怎样的情怀?答:直接地抒发了词人的寂寞和忧伤。
“独徘徊”,可见词境中有词人独自一人,独自饮酒,独自仁立亭台。
句中“独”字突出了凄清寂寞之感。
“徘徊”一词,将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词所有的思绪都是由这“独”字而来。
4、你认为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此词的情绪?答:惆怅、失落、孤独、寂寞等。
5、词人运用了怎样的手法传达感情?答:词人精心选择了西坠的夕阳、飘落的花瓣、重归的燕子以及徘徊于小园的诗人,构成一组优美的画面,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年华易逝要珍惜的情怀,这是运用了以景传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这两句妙在哪里?答:对偶;这一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画面生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7、这首诗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例子:“新”和“旧”的对比,或“去”和“来”的对比。
好处,旧的亭台和新的词的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情怀;或“去”的是落花,“来”的是燕子,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流失的惋惜之情。
8、“小园香径独徘徊”与词中的哪一句相呼应?为什么?答:呼应的句子:无可奈何花落去。
因为“无可奈何”感伤惆怅寂寞而“独徘徊”。
★★《水调歌头》(宋)苏轼(九上45)【赏析指导】这是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寓哲理于抒情中,“千里共婵娟”更体现了诗人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思想。
【评价练习】1、“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透露出词人怎样的情绪?答:想脱离世俗、飞去月宫,但又害怕月宫中的寒冷,含蓄透露词人现实中苦闷难遣,欲求解脱的情绪。
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三个动词有何妙处?答:将月光拟人化,写出了月光流动的感觉,同时也带出离愁别苦而“无眠”的月下人。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词人对人生和自然规律的思考。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答:不用悲伤,而应该摆脱束缚、乐观向上的思想。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诗人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思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九上46)【赏析指导】诗人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形象地抒写了作者在四川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欣喜若狂,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心情。
【评价练习】1、结合具体诗句说说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首联“涕泪满衣裳”表对胜利的喜悦,对自己长期颠沛流离的感慨。
悲喜交加,“放歌”、“纵酒”表达欣喜若狂的喜悦心情,“即从”、“便下”表归心似箭的思归之情。
2、颔联和颈联写的是什么情景?答:全家人欣喜若狂,准备还乡的情景。
(颔联写家人欣喜和颈联写自己欣喜。
)3、尾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即”、“穿”、“便”、“向”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答:四个地名间漫长的距离转瞬即过,描绘出一幅急速飞驰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迫不有待、归心似箭的心境。
★★《滁洲西涧》(唐)韦应物(九上47)【赏析指导】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描绘了西涧在晚潮时的雨中景象,描述了一个恬淡幽静的意境。
【评价练习】1、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写的是滁州西涧的景色。
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这一景色及所表现出来的意境。
答:隐蔽沉静的野草生长在涧水边,岸上茂密的树林里有黄鹤啼鸣。
傍晚带雨的春潮流水更急,无人问津的野渡小舟自然摆横。
这给我们创设了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
2、“独怜”二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答:对无声无息者的同情。
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蕴藏着作者怎样的心迹?答:从“春潮”、“野渡”句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作者好像在急剧变化的潮水中寻求一种自由和安静。
作者不动声色地把自己的心迹融于写景中,给人一种妙不可言之感。
4、这首诗是作者漫游西涧后写下的一首绝句,有人说该诗句句写雨,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
答:同意,在第一、二句中,“涧边”、“深树”已多少带出了晚潮的雨意,第三句“春潮带雨”、末句又用一“急”字,给人以音响,似闻雨声。
因有雨至,故“野渡无人”,潮来而“舟自横”,写得合情合理,贴切自然,造字工精。
5、这首诗中的“幽草”、“黄鹂”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传达了作者恬淡闲适的心情。
★★《约客》(宋)赵师秀(九上48)【赏析指导】本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形象的刻画,展示了一个孤寂者深夜约客不至无奈和凄苦的特殊感受。
【评价练习】1、前两句写的是什么样的景色?有什么作用?答: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乡村景色(雨、青草、池塘、蛙鸣、)。
表现了家家都在雨中度过,那是很难捱的日子,单调而寂寞,为后两句蓄势。
2、“敲”字提示了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答:一个“敲”字,把主人约客久等不至的心境(急、气、失落、无奈等)刻画得极为生动,使本句成为揭示内心世界的佳句。
★★《如梦令》(宋)李清照(九上49)【赏析指导】通过女词人对海棠花的关注,表现了她憧憬美好生活,关切美好事物,无忧无虑,敏感多情。
【评价练习】1、“试问卷帘人”中的“试”表现了女主人怎样的性格特点?答:活泼好逗,明知故问、情趣雅致的性格。
2、“绿肥红瘦”四字,表现了女主人不同凡响的文雅情深,为文坛之绝无仅有。
试着分析作者所运用的手法及所表达出的感情。
答:运用拟人、借代手法,创造性地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暮春风雨后叶茂花残的神采。
表现女主人公的喜悦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关切。
3、阅读这首古词,按要求赏析填空①“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②作者采用委婉含蓄的手法,表达了对春花的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九上50)【赏析指导】作者借江水抒发了追昔抚今,望故乡不得回的悲愤之情,表现了恢复中原的意志,不可阻挡的必胜信心,同时也表现了壮志难酬之感。
【评价练习】1、“行人泪”反映的是当时什么样的情景?答:反映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