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专项测试题——古诗词赏析

1.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专项测试题——古诗词赏析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实景赏析]前三联写眼前的景,行人的足迹、板桥上的白霜、山路上的落叶和明灭的花,构成了一个寂寞清冷的世界。
[虚景赏析]尾联想象故乡的景,池塘里满是自在戏水的禽鸟,一派生机,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无限向往之情。
三衢道中马上口占
[宋]程宿①
2.借溪水西流,表现作者老当益壮、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两片所写,既不同时也不同地,时隔三年人距千里,既有欢快的回忆,也有深沉的怀念。
B.上片前三句以“红妆”喻“荷花”,“翠盖”喻“荷叶”,突出了大明湖新秋的景物特点
C.“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是对上片的总结,写出了景物的美好,人物的得意。
D.下片一反上片欢聚融洽的气氛,转写分离的愁苦和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心情。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专项测试题——古诗词赏析
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
阅读下面古诗词,回答问题。
(一)过零丁洋(7分)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请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做简要赏析。(4分)
2.简要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8·衢州)(8分)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①1235年秋,词人从济源到齐州,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这首词大概写于1238年,当时词人正准备携家由济源回山西太原。②齐州地名,与词中的“东州”均指今山东济南。③济源:地名,今属河南。
2.B
(二)1.运用典故(或:借用典故)抒情言志。
2.诗人用“长风破浪”“济沧海”来比喻自己的政治理想一定能够实现的坚定信念,表现了诗人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实景赏析]前三联写眼前的景,短亭与疏柳,茶树与溪水莺韵与蚕眠,这些景象充满亲切闲适的生活气息。
[注]①选自《杜诗详注》。遣,抒发。②酿黍:酿酒。③移橙:栽橙。
1.古诗讲究对应,每每佳句天成。首联中的“近”,从“啭”字听来;“轻”,从(1)“_________”字看出。颔联中的(2)“___________”对应着首联的“啭枝”,“春水生”对应着首联的“泛渚”。(2分)
2.《杜诗详注》说这首诗“叙草堂春日之景,藉以遣意”,诗人所遣何“意”?(4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2018·江西)临江仙①(6分)
[宋]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②,予客济源③,辅之有和。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2018·南充)浣溪沙(9分)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上阕描写_________(季节)的景色,表现该季节特征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下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5分)
B.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构成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写出了形势的险恶。
C.尾联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点明主旨起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D.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主要原因是诗中所表现的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二)行路难(其一)(7分)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这两句诗用工整的对偶和生动形象的比喻,把国家的破败与个人的不幸联结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当时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2018·白银)公子行(7分)
孟宾于
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
1.本诗描述的是富家公子身穿“____________”,骑着“骄骢”,天渐明时就到野外“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短亭疏柳映秋千,马上人家谷雨前。
几树枪旗茶霍②靡,一溪鳞甲水潺湲。
莺期别后闻余弄③,蚕候归来见小眠。
可惜西湖湖上月,夜来虚过十分圆。
[注]①程宿:衢州开化人,宋朝状元。②霍:疾速的样子。③弄:小曲。
参照示例,根据提示,赏析本诗。(8分②霍:
[实景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上片以“木兰舟”点缀于“红妆”“翠盖”之间,营造出“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
B.这首词质朴的语言与纯真的情感相辅相成,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C.词的下片“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这首词借“一尊白酒”寄托“离愁”,其写法与杜牧的《赤壁》有异曲同工之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项中,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蕴含着深挚沉痛的感情,极具艺术感染力。
[虚景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018·金华)遣意①(6分)
[唐]杜甫
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
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衰年催酿黍②,细雨更移橙③。
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
[虚景赏析]尾联想象西湖夜景,湖水空寂,月圆人缺,寄托着诗人对西湖的眷念之情。
(四)1.泛野花落
2.幽居郊野,淡然世外的闲适与从容。
(五)1.锦(或:红)衣春游踏烂麦青青(或:骄骢踏烂麦青青)
2.表达了作者对贵公子春游损坏庄稼的不满,抨击了贵族子弟的恶行。
(六)1兰芽、子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