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周练习(3.5)1.右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肌接头”处 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B. 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C. 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2.关于细胞内外K +、Na +和Cl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Na +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传导有关 B. 人体血浆中K +的浓度比红细胞中的高 C. 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 +外流 D. Na +和Cl -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 .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4.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即可以“憋尿”,这说明 ( ) A .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 B .排尿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 .下丘脑可以产生抗利尿激素 D .渗透压感受器位于大脑皮层5.下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
给A 点以一定的 电流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 A .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 .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C .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 .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6、右图为反射弧示意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 ) A. 在②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B. 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C. 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7.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C.突触小体上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8.如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 A .图中兴奋部位是B 和C B .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 C .图中兴奋传导方向是C→A→B D .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C.神经纤维兴奋部位的膜电位是外正内负D.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通过形成局部电流来实现的 10.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抗体 B.糖原 C.胰岛素 D.氨基酸 11.下图表示神经元的一种联系,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刺激a 处,会导致b 处连续兴奋或抑制,c 处也发 生电位变化B.刺激b 处,不会引起a 和c 处发生电位变化C.刺激c 处,a 和b 处都会发生兴奋D.刺激a 处,b 、c 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1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时,突触小泡会释放传递信息的物质,该物质是:( ) A .神经递质 B .CO2 C .Na+D .O213.足球赛时,球员踢球瞬间,在突触上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 ) A .电信号→电信号 B .电信号→化学信号 电信号 C .化学信号→化学信号 D .化学信号→电信号 化学信号 14. 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 ) ①大脑皮层 ②小脑 ③下丘脑 ④脑干 ⑤脊髓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⑤C .①②④⑤D .①②③④⑤神经纤维灵敏电流计 腓肠肌①②15.决定反射时间的长短的主要因素是()A.刺激强度的大小 B.感受器的兴奋性 C.中枢突触的数目 D.效应器的兴奋性16.某人的大脑某个部位受到损伤,但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能听懂别人的谈话,却读不懂报刊上的新闻。
他的大脑受损的区域可能是( )A.运动语言区 B.书写语言区 C.视觉语言区 D.听觉语言区17. 下图表示反射弧的模式图,如果从b点给予强刺激,则能测到细胞膜电位变化的部位是()A.a、c、d B.只有c、dC.只有a、c D.只有c18. 某人因受外伤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A. 脑干和脊髓B. 小脑和脊髓C. 小脑和脑干D. 只有脊髓19. 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B. 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C.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D.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20.蛙的坐骨神经外侧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
静息时电表测出的电位差是()A. 电位差为零B.变为负电位C. 变为正电位D.先变为负电位,再变为正电位21. 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引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A. 降低、CO2、NaCO3B.降低、乳酸、NaHCO3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NaHCO322. 下图表示三种海蟹在其他环境条件一定时,不断改变海水盐度,关于它们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已知海水的浓度约为0.5 mol/L),下列描述正确的是()①在较低浓度的海水中才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是甲②无法判断甲、乙、丙调节内环境稳定能力的强弱③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乙④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强的是丙A. ①③④B. ①③C. ③④D. ②23.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突触前膜和后膜之间有间隙B.兴奋的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D.突触小泡释放的递质通过跨膜扩散进入突触后神经元24.右图是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刺激图中A点可以引起腓肠肌收缩,与此过程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过程为简单反射B.该过程为复杂反射C.刺激A点,兴奋可同时由A点向B、C两个方向传导D.腓肠肌收缩所需能量来自A处传来的电能25.电流传递的实验装置,图中ab=cd,用微电极分别刺激b、c处,电流表的变化是()A.刺激b点,B神经元上电位由“外负内正”迅速变为“外正内负”B.刺激c点,A神经元上电位由“外正内负”迅速变为“外负内正”C.刺激b点,灵敏电流计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刺激c点,灵敏电流计发生2次方向相同的偏转26.镇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主要作用部位在()A.细胞体 B.轴突C.突触间隙 D.树突27. 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B.兴奋经过突触时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28. 某人不小心从高处摔下,到医院检查,下列与确定此人神经中枢受损无关的检查是()A.针刺双脚观察是否有反应B.检查血细胞的数量是否有变化C.检查膝跳反射是否正常D.要求此人复述医生的一段话29. 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30. 剧烈活动后,血浆PH会因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而()A.大于7.35—7.45B.小于7.35—7.45C. 维持在7.35—7.45D.稳定在3—431. 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主要由于()A.淋巴管处发炎,管壁细胞大量凋亡B.淋巴回流受阻,组织间隙积聚液体C.血浆中葡萄糖浓度升高,血量增加D.组织液中蛋白含量减少,水分过量渗入淋巴管32.下图为神经元局部模式图。
当人体内兴奋流经该神经元时,在神经纤维内外的电流方向()A .都是由左向右B .都是由右向左C .膜内由左向右,膜外由右向左D .膜内由右向左,膜外由左向右33. 电视屏幕上的图像引起猫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兴奋,经插入脑内的电极记录神经膜电位变化,当兴奋产生时,对该电位变化正确的描述是()A.神经膜离子分布内负外正B.Na+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C.K+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D.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膜单向传导34.右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
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①处膜内的电流方向是b→cC.③内的递质可通过自由扩散释放到内环境D.⑥处的神经冲动会引起神经元a的兴奋35.右图为人体部分内环境模式图,其中1是毛细血管壁,2是红细胞。
与该图有关的正确叙述是()A.3和5中都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葡萄糖由3进入2的过程是主动运输C.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4D.直接调节3中血糖平衡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行政班_____________ 教学班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33.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
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为了研究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和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进行了相关实验。
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__,能代表反射弧的结构为(用图中序号表示)_______。
(2)刺激图中b点,则b点发生的膜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________________点可发生兴奋。
(3)若刺激d点,图中_____________点可发生兴奋;(4)由图中可看出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与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相接触而形成突触,图中共有突触_____个。
(5)由此说明: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________向的。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是_________向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图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示意图,右侧为一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回答:(1)每个神经元都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部分。
(2)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若规定细胞膜外表面为零电位,细胞膜内表面的电位是____(正、负或零)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