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周三多《管理学》第五篇控制PPT教学课件
周三多《管理学》第五篇控制PPT教学课件
➢ 管理权力的分散。企业分权程度越高,
控制就越有必要。
➢ 工作能力的差异。
2020/12/09
2
二、控制理论
基本理论:
任何系统都是由因果关系链联结在一起的元 素的集合,元素间的这种关系就叫耦合。
为了控制耦合系统的运行,就必须确定系统 的控制标准Z,Z的值是不断变化的某个参 数集的S的函数Z=f(S)
1、保持纠偏方案的双重优化。第一重优化,是否采 取纠偏措施;第二重优化,找出其中追加投入最少, 解决偏差效果最好的方案来组织实施。
2、充分考虑原先计划实施的影响。在制定和选择追 踪决策的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到伴随着初始决策的 实施已经消耗的资源,以及这种消耗对客观环境造 成的种种影响以及人员思想观念的转变等问题。
⑴环境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假设。
⑵资源投入。必须使资源投入在数量、质量、期限、 品种以及价格等方面符合预期经营成果的要求。
⑶组织的活动。必须建立员工的工作规范,,以便对 他们的活动进行控制。
2020/12/09
10
(二)选择控制重点
获利能力;市场地位;生产率;产品领导地位;人员发 展;员工态度;公共责任;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平衡。
5
前馈控制(预先控制)
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其目的是防止问题的 发生而不是当问题出现时再补救。
在工作开始之前对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偏差进行预测和估计并采取 防范措施,将可能的偏差消除于产生之前。它的纠正措施往往是 预防式的,作用在计划执行过程的输入环节上,工作重点是防止 所使用的各种资源在质和量上产生偏差。
优点:⑴防患于未然;⑵控制不针对具体人员,易于被员工接受 并付诸实施。
需要的条件多。要拥有大量准确可靠的信息,对计划行动过程有 清楚的了解,懂得计划行动本身的客观规律性并要随着行动的进 展及时了解新情况和新问题。
2020/12/09
6
同期控制(现场控制或过程控制)
企业在经营过程开始以后,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 指导和监督。
最佳控制:
Z=max或min f(X,S,K,C)
,
2020/12/09
4
三、控制的类型
输入
过程
输出
前馈控制
预计问题
同期控制
反馈控制
问题发生时进行纠正 问题发生后加以纠正
Feedforward Control Concurrent Control Feedback Control
2020/12/09
2020/12/09
8
第二节 管理控制的基本过程
基本控制过程: 确立标准; 衡量绩效; 纠正偏差
控制工作的基本要素: ⑴控制标准; ⑵偏差信息; ⑶矫正措施
2020/12/09
9
一、确立标准(标准是检查和衡量工作及其
结果的规范)
(一)确定控制对象
一般来说,管理人员应对全部影响组织工作成 效的因素进行控制,但这做不到。所以只对影响组 织目标的重点因素进行控制,影响企业在一定时期 内的经营成果的主要因素:
⒉预定计划或标准的调整是由两种原因决定的: ⑴原先的计划或标准制定得不科学 ⑵原来正确的标准和计划,由于客观环境发生
了预料不到的变化,不能再适应新形势的需 要。
2020/12/09
14
(三)选择适当的纠偏措施
针对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就可能制定改进工 作或调整计划与标准的纠正方案。在纠偏措施的选 择和实施过程中要注意:
在工作结束或行为发生之后进行的控制。把注意力 主要集中于工作或行为的结果上,通过对工作结果 进行测量、比较和分析,采取措施,从而矫正今后 的行动。
主要包括财务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及职工成 绩评定等
缺点:滞后 反馈控制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
为未来计划的制定的活动的安排提供借鉴。
可以通过对系统的调节来纠正系统输出与标 准值Z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2020/12/09
3
控制过程的分类
程序控制: Z=f(t)
t为时间
跟踪控制: Z=f(W)
W是控制对象所跟踪的先行量
自适应控制:Z=f(Kt )
没有明确的先行量,控制标准Z值是过去时 刻(或时期)已达状态 Kt 的函数。
2020/12/09
12
三、纠正偏差
这项工作使得控制过程得以完整,并将控制 与管理的其他职能相互联结。要在纠正偏差 的过程中注意下述问题:
(一)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⒈判别偏差的严重程度 ⒉探寻导致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2020/12/09
13
(二)确定纠偏措施实施的对象
⒈是纠正实际工作的偏差,还是衡量这些工作 的标准或指导工作的计划有问题。
(三)制定标准的方法(确定控制指标水平)
1、统计计算法。统计标准简便易行,但有可能影响标 准的先进性。
2、经验估计法,根据经验和判断评估建立标准。用于 统计资料缺乏的工作,要注意利用各方面的管理人员的知 识和经验,综合大家的判断,给出一个相对先进合理的标 准。
3、在客观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的工程(工作)标准。 科学可靠,但工作量大,适用于多次重复的工作。严格地 说,工程标准也是一种用统计方法制定的控制标准。
优点:具有指导的职能,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 作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
缺点: ⑴易受管理者的时间、精力、业务水平的制约; ⑵应用范围较窄; ⑶易在控制者和被控制者之间形成心理上的对立,易
损害被控制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精神。
2020/12/09
7
反馈控制(成果控制或事后控制)
2020/12/09
11
二、衡量绩效
(一)通过衡量成绩,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二)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 (三)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将反映实际工作情况的信息适时地传递给适当的管 理人员,使之能与预定标准相比较,及时发现问题。 还应能及时将偏差信息传递给与被控制活动有关的 部门和个人,使他们及时知道自己的工作状况,为 什么错了,以及需要怎样做才能更有效地完成工作。
第五篇 控制
主要内容: 控制的含义和必要性 控制理论 控制的基本类型 控制的过程 有效控制的特征 控制的方法
2020/12/09
1
第一节 控制活动
一、控制是保障企业计划与实际作业动态相适应 的管理职能。
二、控制的必要性: ➢ 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对原先制定的计划,从而
对企业经营的内容作相应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