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井沉积学的概念及解释模型

测井沉积学的概念及解释模型

高幅--滩砂 中幅--河道砂 低幅--漫滩沉积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地区的地质、地下流 体性质等情况,在岩心观察基础上建立适应本地区的岩 性与测井信息之间的联系。
② 形态--指较厚单层曲线形态
曲线形态→可反映粒度和分选性垂向变化; →反映砂体沉积过程中水动力和物源供应变化。
▲ 单层较厚时,SP异常常呈箱形、钟形和漏斗形; ▲ 地层厚度较小时,常为齿形。
AC-COND交会图
补偿声波
320
240
声 波 160
生物灰岩
凝灰岩
80
0
0
100
200
300
400
500
感应
感应
商58-4井1702.4~1706.1m--凝灰岩 1706.1~1709.6m--生物灰岩
B、沉积结构的判断
粒径大小 测井显示的相标志有 分选好坏 →反映沉积环境能量大小
粒序特征
▲ GR、SP、R→均可反映粒序变化和韵律特征 ▲ SP及孔隙度测井→可判断颗粒的分选 ▲ 地层倾角测井(方位频率图)→可确定颗粒的定向性 ▲ 微扫描测井图像→可清晰显示砾岩层性质
③ 测井相标志与沉积相标志之间的关系
测井相标志与沉积相标志存在相关关系--不同的沉积 相因岩石成分、结构、构造等差异造成测井响应不同。
两者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特别是类似古生物、 地化指标、岩石颜色等描述在测井资料中不可能确定。
在已知地质背景时,可经过统计、推理出对应关系-即所谓“解释模型”--该模型为逻辑的,而非数量的。
60
50
生物灰岩
40
30
火山岩 2
4
6
8 10 12 14 16 18会图
商74-6井取心段1829~1838m,凝灰岩 商74-12井取心段1976~2008m,砂质白云岩
GR-AC交会图
不同亚相带测井值范围不同
商58-4井取芯段: 1702.4~1732.4m 主要为:火山角砾岩、 凝灰岩、生物灰岩
水平层理
槽状交错层理
冲刷面
D、沉积层序识别
可用SP、GR等曲 线的形态、幅度及 其在纵向上的组合 变化等,也可用测 井多变量参数研究 层序变化。
体系域
渤1 0 7井层序地层分析图
② 沉积相标志--是确定沉积相中一个观察描述特征标志。
如颜色、岩性、结构、沉积构造、粒度分析、古生物、地 球化学以及垂向相序列等相标志。
★ 测井相与沉积相关系
在取心井中,分 析各种岩性与电 性(特征值)的关系
对取心井中进行 沉积相分析
建立测井相模 式→测井相与 沉积相对比→ 并赋予其地质 相意义(解释摸
板)--基础。
应用于未取 心井,分析 研究其测井 相;最后, 转换为沉积 相。
⑷ 由测井相到沉积相的逻辑模型
由测井相到沉积相的逻辑模型
A、常规组合测井曲线
① 测井曲线幅度特征 ② 测井曲线形态特征 ③ 接触关系 ④ 曲线光滑程度
柱形(箱形) 钟形 漏斗形 复合形
⑤ 齿中线
⑥ 多层的幅度组合--包络线形态
B、地层倾角测井的微电导率曲线特征
A、常规组合测井曲线
① 测井曲线幅度特征
幅度--指层中点SP值与纯泥岩基线的差值。 渗透性砂岩一般为向左偏的负异常。
测井相标志
A、岩石组分的确定
岩石矿物组分可以由能谱测井、地球化学测井获得,也 可以用孔隙度测井交会图来判断。
根据自然伽马 能谱测井得出K、 Th含量,可鉴别 地层含有粘土矿 物(分区带)。
钾K、钍Th含量鉴别粘土矿物的关系图
y(GR) 120
110
泥岩
100
90
80
砂岩
70
商58-5井 1716.3~1720.3m,生物灰岩 1750.0~1760.0m,凝灰岩 1795.0~1805.0m,砂岩与泥岩
测井资料中以常规组合曲线及处理成果、地层倾角测 井曲线及其处理成果、成像测井图像,可以解释出其中主 要的基本的相标志(4个方面):
● 确定岩石组分的测井相标志 ● 判断沉积结构(垂向序列变化)的测井相标志 ● 判断沉积构造(古水流)的测井相标志 ● 识别沉积层序的测井相标志
而且,各类测井曲线所反映沉积相标志的作用不同。
⑶ 测井相标志与地质相标志的关系
测井相标志 沉积相标志 两者的关系
① 测井相标志 无论是自然电位、自然伽马、井径、声波时差、密
度、补偿中子、……构成的一个9维向量; 还是用计算机处理获得的诸如孔隙度、饱和度、渗
透率、骨架参数及泥质含量等定量解释结果; ● 作为数据向量,每一维可称作一个测井相标志。
★ 测井相标志:
(一) 测井沉积学的概念及解释模型
1、测井相分析及地质解释模型的概念 2、岩石组合及层序的测井解释模型
⑴ 测井曲线的一般特征 A、常规组合测井曲线 B、地层倾角测井的微电导率曲线特征
⑵ 层序特征测井解释模型 ⑶ 岩石组合(成分、颗粒)测井解释模型 3、沉积构造、沉积体结构的测井解释模型
⑴ 测井曲线的一般特征
幅度主要与岩性(沉积物粒度、分选性及泥质含量)有关, 另外还受地层厚度、所含流体性质等影响。
一般,对于颗粒粗、渗透性好的砂岩,具有高SP负 异常和低GR特征;细粒沉积物,如泥岩、粉砂质泥岩等 具有低SP幅度、高GR特征。
幅度→反映沉积特征,一般粒度粗、分选好、渗透性 好的滩砂,幅度就高,反映较强水动力条件。
颗粒支撑砾岩:表现为高阻层,对比不连续; 基质支撑砾岩:表现为泥质部分低阻,
砾石造成孤立高阻,曲线对比性差。
正粒序结构
反粒序结构
无粒序结构
互层状砾岩、 粉砂岩/泥岩
① 测井相标志
C、沉积构造的判断
● 地层倾角测井(SHDT)--可了解: 层面连续性、成层性、平整性、 上、下层面的平行性 等。
● 微扫描成像测井(FMS)--可识别: 双向交错层理、递变层理、 虫孔、生物扰动构造 等。
钟形 漏斗形 箱形
水流能量 物源供应
代表相
逐渐减弱 不断减少 曲流河点砂坝 --正韵律、水进层序
由弱渐强
不断增多
三角洲前缘砂体或岸外砂 坝--反粒序、水退层序
稳定
稳 定 风成砂丘 上、下幅度变化不大
常规组合测井(SP)曲线形态特征
齿形曲线(较薄单层):反映沉积过程中能量的快速变化。 可分为:正齿形、反齿形、对称齿形, --为辫状河、冲积扇和浊积扇所具有。
正向齿形 齿 形 反向齿形
对称齿形
指形
正粒序 水下冲刷充填沉积 反粒序 水道末稍前积席状砂沉积 对称粒序 急流作用下席状沉积 均匀粗粒 强能量作用下均匀粗粒沉积--如滩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