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工作流程
一、第一个工作流程:污染器械回收
(一)器械使用科室污染器械回收步骤
重要使用的医疗器械应由消毒灭菌部门进行集中的回收处理,包括门诊、病区或手术室等临床科室室使用的污染器械。
(二)对回收的污染器械进行清点核查并确认登记
1.污染回收时,污染器械应放在有盖的容器中或使用封闭专用车,运送至消毒供应中心污染区进行处理。
运送车为封闭式。
2.沾染较多血液和污物的器械应在使用部门进行初步处理,或者采用保温和封闭的方法,送到消毒供应中心处理。
一些物品必须由使用科室在使用后就地进行预处理,例如阴道窥器、直肠窥镜等器械。
3.精密器械应单独放置在容器中运送,防止损坏。
例如内镜、电钻、动力电源线、剪刀。
4.使用后的医疗废弃物品和材料,不能不能进入供应中心处理转运。
二、第二个工作流程:污染物品接受分类
消毒部门将收回后的污染器械进行清点接受和分类等操作步骤
1.根据器械部门的材质分为金属、橡胶、玻璃、塑胶等,根据形状为尖锐器械、单管腔类器械、套管强类器械、轴节器械、卡锁器械、盆、盘、瓶等。
各种分类的物品应放置在不同的容器中或清洗装置上,注明标记防止混乱。
2.标明“特殊感染“的器械,需要根据清洗消毒条件,选择处理方法。
3.一些专科机械可根据使用科室不同,进行分别处理。
三.第三个工作流程:清洗、消毒
(一)对分类后的器械进行预清洗步骤
根据卫生部WS 310.2-2009的要求,现代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操作程序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4个步骤:
1、冲洗:将器械、器具和物品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除去污染物。
(1)操作人员必须穿着有防水功能的隔离服装、戴口罩、眼罩或面罩,戴手套、工作帽、穿工作鞋。
(2)现进行机械清洗,然后进行器械消毒。
穿刺针器械先进化学消毒,后进行清洗。
特殊感染病人使用的机械应选择特殊污染器械清洗消毒方式。
(3)轴节器械、卡锁器械、有明显干固污染必须经过手工预处理。
使用机械清洗方法时,应设预冲洗过程。
2、洗涤:也叫主洗。
冲洗后,应用酶清洁剂浸泡后刷洗、擦洗。
(1)冲洗后的器械进行洗涤步骤,指使用医用的“清洗剂“进行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以去除污染物。
即采用含”酶“清洗剂。
(2)手术器械和各种钳、镊、剪。
吸管腔等以及穿刺针锐利器械必须使用超声清洗方法或其他的机械清洗方法进行清洗。
3、漂洗:洗涤后,再用流动水冲洗或刷洗,经过洗涤后,对器械进行两次漂洗冲洗,去除清洁剂。
采用机械清洗方法应使用软水。
4、终末漂洗:应用软水、化水或蒸馏水进行冲洗。
(二)器械消毒步骤
耐高温的器械主张先用物理消毒方法。
1.采用手工清洗可用煮沸方法消毒,(100℃,时间5min)。
煮沸消毒必须全部用蒸馏水或纯化水。
煮沸时可加入适量的水溶性器械润滑剂,进行器械保养。
煮沸消毒后的器械易于加快干燥。
2.不耐高温的器械选用化学浸泡方法消毒。
消毒后的物品必须进行充分的漂洗冲洗,去除残留药剂。
(三)远送工具清洗消毒步骤
每一次使用后的污染回收容器和回收车,必须清洗消毒。
四、第四个工作流程:器械制作包装及工作程序
(一)器械烘干步骤
1.应才取机械处理,尽可能避免采用人工擦拭的方法进行干燥处理。
2.不宜采取自然干燥方法进行器械的干燥处理。
(二)器械检查,维护步骤
包装前必须对器械进行清洁度检查。
用目测和放大镜检查器械清洗质量器械光亮、干燥,没有污渍和锈痕。
(三)器械装配步骤
1.根据器械装配文件进行器械装配。
提倡使用单件器械抱装形式,多种器械组合包应按照一次使用量装配组合。
2.尖锐或精密器械应有防护措施,避免刺破无菌包装或损坏器械。
3.胶管类物品不能受压和打折,防止变形粘连。
4.多种器械组合包装时,固定摆放位置和顺序,方便临床使用,符合无菌技术要求。
5.每个器械包中应放置包内灭菌化学指示卡。
(四)器械装配的核查步骤
经过装配组合的每个器械包必须进行核对,保证符合装配要求。
五、第五个工作流程:灭菌及操作规程
(一)灭菌装载步骤
1.包装后的物品宜使用专用篮筐装载灭菌,或者摆放在灭菌器搁架上进行灭菌。
小件物品必须放在篮筐中灭菌。
2.灭菌包体积不大于30cm×30cm×50cm(预真空),30cm×30cm×25cm(下排气)。
3.灭菌包重量不大于7kg(金属),或5kg(备料)。
4.灭菌包排放中,其上下左均间隔一定距离,至少相隔2.5cm,以利于蒸汽置换。
5.尽量将同类材质的物品装在一起进行消毒,例如器械与纺织品宜分别进行灭菌。
如果必须同时灭菌,纺织品应放置在上层,金属器械类物品放置在下层,较大的包放在上层,小包放下层。
防止出现湿包。
6.手术器械盘应平放,保持器械均匀分布不混乱。
纺织物品应竖放,手术包应斜放。
利于蒸汽进入和物品干燥。
7.纸塑包装材料的物品应当竖放在篮筐内或架子上。
塑料面朝下或朝上都会产生水分的带留。
8.装载的物品不能接触灭菌器夫人内柜,防止接触冷凝水。
9.记录各种物品装载的日期、时间、灭菌器设备序号、灭菌循环次数、物品名称、数量、操作人等情况。
(二)灭菌步骤
1.每天灭菌器测试合格后才能开始当日的灭菌工作。
测试项目包括进行每天夫人B-D测试、工艺测试。
必要时进行声生物监测、验证仪测试。
各项检测结果记录,档案留存3年以上。
2.根据器械材质选择高温灭菌后低温灭菌。
六、第六个工作流程:无菌物品储存工作程序及管理
(一)灭菌后物品接收步骤
1.灭菌物品需冷却后,再从灭菌柜搁架上取下。
过热的物品在搬运中会产生较多的造成湿包。
2.灭菌后物品必须检验以下项目:①监检查包装完整性,若有破损,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
②检查灭菌物品是否后湿包。
湿包视为污染包。
③检查包外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是否合格。
④检查物品上标志是否清楚。
3.登记我物品如掉落在地上或误放不洁之处,应视为受到污染。
4.已灭菌物品不能与非灭菌物品混放。
(二)储存摆放步骤
1.物品摆放位置规格化。
应做到物品分类摆放、摆放位置固定、位置有标记。
2.无菌物品摆放顺序,有效日期已临进的在前,先发放,远期在后。
严禁出现过去物品。
七、第七个工作流程:无菌物品发送管理物品发送步骤
1.运送无菌物品的车、容器等工具,必须经过清洗后消毒处理。
2.无菌物品必须装放在封闭式下送车或容器里进行下送。
3.发送回收物品要定时、按规定线路进行。
4.发送无菌物品和回收污染物品的人员和工作要分开进行。
5.记录发送物品的日期、使用科室、物品名称、规格、数量、发物人、接受确认人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