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球变暖练习题(含答案)

全球变暖练习题(含答案)

全球气候变化限时练一、原创填空题(先默写,不清楚的下课后查阅课本或资料,用红笔进行修改)1.气候变化是____________ ___一种反映,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_____和____ 变化2.从19世纪末至今,全球气候虽然有___________,但总趋势是在_______________。

全球气温的升高,很可能是人为排放的______________的数量增加。

引起近现代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温室气体是_______________,它能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气温升高。

4海平面上升由于全球气候变暖,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引起海平面上升,海平面的上升会改变_________,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将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5.影响农业全球气候变暖预示着________增加,__________延长,对提高作物产量无疑是有利的。

同时温度升高往往伴随着_________的加重,造成_______________,这又会使作物减产。

位于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的产量将________;而位于高纬度的国家,农作物产量有可能_______。

6.影响水循环(1)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____________过程,可能使________加大,_________减少,全球变暖将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2)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增加,气象灾害频发。

_______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地表径流发生变化。

7.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背诵)(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排)①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效率;②开发利用新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③减少浪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④控制水田.垃圾场甲烷排放(2)增加温室气体吸收(增吸)①如植树造林②防止森林火灾③保护原有植被④采用固碳技术(3)适应气候变化①培育新品种②调整农业生产结构③建沿海防护堤坝(4)努力加强国际合作(5)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①实行直接控制②应用经济手段③鼓励公众参与等措施二、选择题1.除二氧化碳以外,甲烷.氟氯烃.CO等都被称为温室气体,其共同的原因是()A.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B.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中释放能量C.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D.温室气体相互反应放出能量2.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们把距今一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近代气候变化B.气候变化指冷暖变化,不包括干湿变化C.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D.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在不断下降3.目前全球正在变暖,如果21世纪全球气温上升2.5 ℃,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A.海水蒸发旺盛,水循环更加活跃,海洋面积缩小B. 随着海平面的上升,我国部分沿海有被淹没的可能C. 俄罗斯的农田范围将会减小D.我国橡胶种植面积扩大,粮食普遍增产4.目前,全球的气候变化趋势是()A.气温是直线上升的B.气温是直线下降的C.气候总体上是波动式上升的D.几乎是不变的5.全球气候变暖,除了会引起海平面升高外,还会引起的环境变化有()①中纬度温带地区因变暖后蒸发强烈,而变得干旱②现在农业发达地区将会退化成草原③高纬度地区会因变暖而降水增加,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生长④由于海水蒸发旺盛,全球降水量将会大量增加A.①②④B.③④C.①②③D.②③6.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的原因是:()A.海平面上升B.臭氧层大气破坏C.湖泊减少D.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全球气候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

7.据历史资料记载,黄河流域曾有过象.水牛和竹等。

据此推断,当时的气候状况可能是() A.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B.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C.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D.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8.下列关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调整能源消费结构B.提高能源利用效率C.加强国际合作D.全球大量削减工业生产9.为消除地球的“温室”现象,下列设想,你认为最不可信的()A.大规模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B.把“温室气体”液化输入深海岩石中C.使用基因工程培植大量的海藻和海草,来吸收“温室气体”D.人工降雨,增加大气湿度10.距今1万年的气候变化:()①气候冷暖交替仍十分明显②处于地质时期第四纪冰期最后一次寒冷时期的后期③气温在波动中呈现上升趋势④与目前相比,气温要高得多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高一A部地理第1页(共6页) 4/27/2022 9:12:30 PM高一A部地理第2页(共6页)英国《每日邮报》2009年9月3日公布了一张挪威北极地区冰川融化的照片(右图),照片中融化的冰壁内出现了一张可怕的脸,融水成为这张令人恐怖的脸流下的伤心泪。

据此完成9~10题。

11.造成北极地区冰川大面积融化的原因是()A.排放SO2过多B.臭氧被大量破坏C.全球气候变暖D.以上都不对12.此现象的发生,产生的后果主要有()A.高纬度地区农作物产量减少B.农作物生长期延长C.海平面上升D.臭氧被大量吸收13.下列关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合理的是()A.沿海地势较低的国家修建拦海大坝,或将居民迁移到地势高处B.人类应停止发展,避免人为原因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C.全球变暖会导致蒸发量增大,地球会变得更干旱,因此各地应该及时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D.加大海水淡化力度,控制海平面上升国际能源机构(IEA)曾说,中国在2007年或2008年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

导致地球升温的温室气体,有75%是二氧化碳。

据此完成12~13题。

14.下列做法中,既符合该主题又有利于控制全球变暖的是()A.毁林开荒B.发展高耗能产业C.减少绿地面积D.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发展新能源15.当今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我国将来有可能出现()A.1月份0℃等温线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B.海南省的面积比现在要大C.天山的雪线要下降D.我国暖温带向北移小实验:(下图准备装置)在两只烧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

再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线下照射,观察温度升高的情况。

结论:两瓶在相同光线照射下,装有CO2的瓶内温度较邻瓶高,最大温差可达4℃。

据此完成16~17题。

16.该实验反映的现象是()A.酸雨污染B.温室效应C.大气污染D.臭氧层破坏17.下列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增加大气温度B.能分解氧分子与氮分子为原子,使大气强烈增温C.能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增加大气温度D.能吸收并放射长波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18.全球“温室效应”的形成和下图哪些过程有关()A.ab B.ac C.bc D.bd读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21题。

温室气体浓度(mg/m3)年增长率才(%)生存期(年)温室效应强度(21CO )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现有贡献率(%)1750年1990年2CO280 353 0.5 50—200 1 55氯氟烃0 0.00085 2.2 50—102 3400—1500 24 4CH0.8 1.72 0.9 12—17 11 15 2N O0.00029 0.00031 0.25 120 270 619.表中所列四种温室气体中,CO2对全球气候变暖“贡献”最大,主要原因是()A.CO2的年增长率大于其他温室气体B.CO2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比其他温室气体短C.CO2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D.CO2的温室效应强度比其他温室气体大20.有利于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合理措施是()A.大量进口石油,减少煤炭使用量B.禁止乱砍滥伐,积极植树造林C.严格限制钢铁.核工业的发展D.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21.随着全球变暖,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 )A.喜马拉雅山的雪线逐年下降B.一月0℃等温线向淮河以北移动C.南海诸岛的面积迅速增大 D.高纬地区比原来的气温更低读下图,回答22~23题。

22.图中所表达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 ( )A.洪涝灾害 B.酸雨C.全球变暖D.臭氧层破坏23.引起该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过度开采矿产资源 B.过度排放酸性气体高一A 部地理第3页(共6页) 4/27/2022 9:12:30 PM高一A部地理第4页(共6页)高一A 部地理 第 5页 (共6页) 4/27/2022 9:12:30 PM 高一A 部地理 第 6页 (共6页)C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D .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24.该环境问题对地球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A .全球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B .全球热带雨林的面积缩小C .全球各纬度河流径流量增加D .全球火山地震进入频发期25.有关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变化是大气状况变化的一种反映,可以是长时期的,也可以是短时期的B.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尺度的冷暖变化C.距今1万年至近一二百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D.距今1000年以来的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为近代气候变化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

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温暖降水多的年份,树木生长的速度快,年轮宽,反之年轮窄),回答26~28题。

26. 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是 ( )A .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B .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C .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D .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27.在M 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 A .雪线上升 B .暖冬频繁 C .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D .海平面下降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主要循环示意图,回答28~29题。

28.使空气中CO 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B .植物的光合作用 C .动植物的遗体分解 D .燃烧化石燃料29.大面积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①造成臭氧层空洞 ②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④许多物种灭绝 A .②③④ B .①②③C .①②③④D .①③④《河北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河北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下图表示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

完成下题。

30.1962年~2007年,河北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 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 C.升高约2.1℃ D.波动上升3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 )①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②旱涝灾害增多 ③某些物种灭绝 ④土壤肥力下降 A.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④32.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人口多年来持续减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