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有机化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5)

高等有机化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5)

有机反应机理的研究
3.1解释下列化合物的酸碱性大侠
(1)
N
N
N(CH 3)2
PKa 10.58 7.79 5.06
A.
B.
C.
(2)CO 2H
OH
A.
酸性
CO 2H
B.

3.2
CH 2
C N 3
Ph

H 2CPh
N C O
在上式所示的Curtius 重排中。

PhCH 2—基从C 上前与至N ,试设计一个实验考察P —是完全从C 上断裂形成了两个碎片,然后再结合起来,还是PhCH 2—总保持键合状态。

3.3 硝基甲烷在醋酸根离子存在时很容易与溴生成α—溴硝基甲烷,而用完全氘代的化合物CD3NO2反应时,反应速率比原来慢6.6倍,你认为该反应的速率决定步骤是哪一步?试写出反应机理。

3.4对反应:PhCH 2Cl+OH -→PhCH 2OH+Cl - 可提出下列两种机理,请至少设计两种不同的实验帮助确定实际上采用的是哪种机理。

C H PhCH 2OH
Cl-
+
SN 2第一步:
SN 1:第二步:PhCH 2慢
PhCH 2
+
OH-
PhCH 2OH
注意:由一个烃基或芳基取代CH 2中一个或两个H 是难以接受的,因为这样可能使机理完全改变。

3.5
X
COCH 3
+
Br 2
H
+
HBr
X
COCH 2Br +
(1) σ=-0.45;(2)反应数与[Br 2]无关;(3)取代基X 的+I 效应加速反应
(4)反应不受光火有机过氧化物的影响。

试按以上给出的条件设计合理的反应历程。

3.6 α—醋酸—对硝基乙烯的水解是酸催化反应
OCOCH 3
NO 2
C CH 2
O
NO 2
C CH 3
H 2O
+
CH 3CO 2H
在6%的硫酸中,动力学同位素效应k (H2O )/k (D2O )是0.75,多少69%的硫酸中,动力学同位素效应改变为3.25,试推测此反应的机理。

3.7 下列反应:
H 3C
SO 2OCH 3
LiX
+
CH 3X
DMF
3C
SO 3Li
相对反应速率分别为:Cl-(7.8)>Br-(3.2)>I-(1.0),若分别在上述反应中加入9%的水,在与LiCl 反应,反应速率比不加水时慢24倍,而与KI 反应,反应速率只慢2倍,试解释之。

3.8 2,2—二甲基—4—苯基—3—丁烯酸进行热脱羧反应,得到2—甲基—4—苯基—2—丁烯和二氧化碳。

CH CMe 2CO
H HCPh
H 2CPh
CH
CMe 2
+
CO 2
a
b
c
在a 位上用D 取代H ,观察到同位素效应k H /k D =2.87,同样,在b 位上碳的同位素效应k 12/k 14=1.035(对碳而言,这是大值),这些现象如何说明脱羧反应是协同机理,试拟定一个可能的过渡态。

答案:
3.1(1)A 中氮上的孤电子对,使其具有碱性。

B 中氮上孤电子对,可与苯环共轭,碱性变小。

C 中氮上孤电子对,与苯环共轭的同时和氮相连的两个甲基使氮上孤电子对不裸露,
碱性比B 稍小。

(2) 因为A 中COOH 与OH 形成分子内氢键,酸性较大。

即:
O
C
O OH
3.2使用一个光活性的迁移基团,如在PhCH (CH 3)CON 3中,若消旋化意味着该基团完全
断裂离去。

构型保持则意味着不是这样(后者是真实的结果)。

3.3重氢化合物反应更慢,因为C —D 键比C —H 键更强,这时决定速率的步骤应是硝基甲烷的电离,醋酸根负离子可以作为催化这步反应的碱,然后是硝基甲烷负离子与溴的快速反应。

CH 3NO 2+CH 3COO--CH 2NO 2+CH 3COOH
-CH 2NO 2
+
Br 2快
CH 2BrNO 2
+
Br-
3.4(1)D 取代一个H ,然后使用光活性的PhCHDCl 确定是构型转化(S N 2)还是消旋化(S N 1)。

(2)S N 2机理是双分子的,速率取决与卤代物及OH -两者的浓度;S N 1机理是单分子的,速率仅决定于卤代物的浓度。

所以测量速率是取决于OH -浓度还是与OH -浓度无关,将有助于确定其反应机理。

(3)S N 1机理过渡态中出现正电荷,这意味着环上的吸电子基团将使反应变慢,所以测量环上带有m-和p-取代基的反应速率并计算ρ,ρ值为负时,表明是S N 1;ρ值为正则证实为S N 2。

3.5由给出的反应条件,可以推断这一反应为亲电反应,反应速率取决于H +与酮络合形成碳正离子这一步。

因而推电子取代基对反应有利。

碳正离子形成后迅速使H +离解,变成取代苯乙酮的烯醇式,由于碳碳双键上同时带了给电子的—OH 和苯环,故和Br +的亲电加成非常快,这样溴的浓度变化也就无关紧要了。

反应可用如下历程表示:
X
C 3
O
X
C
3
OH
X C CH 2
OH
H
+
+-H
+
C
2Br
O
Br
H X
2
+
3.6动力学同位素效应的转化说明反应机理发生了变化。

在稀酸中,是一般酯水解机理,由水分子进攻质子化的酯,而D 3O +的酸性比H 3O +强,质子化酯在D 2O 中比在H 2O 中浓度高,故在D 2O 中反应速率也快。

在浓酸中,因速率决定步骤是质子化的酯先变为碳正离子,然后水分子进攻碳正离子,这时慢步骤包括O —H(O —D)键断裂,所以在D 2O 中比在H 2O 中水解慢。

NO 2
COCH 3
NO 2
C
CH 2
H 3COCO NO 2
C
CH 3
H 3COCO
+H 3O
+

H 2O
CH 3
COOH
H
+
++++H 2O
3.7 DMF 是极性非质子性溶剂,卤素离子在DMF 中的亲核性为:Cl ->Br ->I -。

各负离子在质子溶剂(如H 2O )中的溶剂化能力为:F ->Cl ->Br ->I -。

溶剂化程度愈强,负离子的亲核反应活性愈低。

3.8在控制步骤的过渡态中,如观察到原子化学键被减弱,通常此反应就显示初级同位素效应,据此,在上述反应中的H a 和C b 键必然是在慢步骤中断裂,在多数情况下,一个键的断裂即构成了慢步骤,而在上述反应中观察到两个同位素效应,说明这是一个“协同”或者“没有机理”的反应,此现象和双键的移动,说明存在一个环状的过渡态。

C C C
O C
O
Ph
H Me
Me 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