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案
教师总结: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区,称为西域。
教师引导:提到“玉门关”跟“阳关”,同学们在平时学习跟课外阅读中有没有积累下关于玉门关与阳关的古诗句,哪位同学愿意跟我们分享一下。
教师提问:同学们结合这两句古诗的意境能不能说一下当时西域的环境是如何的?
教师引导: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二、三段内容,我们找同学来复述一下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
2.预习第十六课内容
看电子白板对比两张地图的区别(西汉疆域扩大,多了西域这个地方)
阅读课文内容归纳(在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区)
学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分不度玉门关。
学生分小组讨论
学生思考动脑筋题(第一说明了新疆是丝绸之路必须经过的一个地方。第二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这一条,还有一条海上的)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结合刚才讲到的张骞通西域的经过,仔细阅读课文内容分小组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与结果有什么不同?
2.我们应该学习张骞的哪些精神?
3.张骞通西域有什么历史意义?
教师归纳:我们找同学来回答一下这几个问题。
教师总结:张骞通西域的意义是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户,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在一些东突分子企图独立我国的新疆地区,这种行为是违背历史潮流的。同学们应该学会从历史中找出证据去反驳。
教师讲解:同学们要注意班超出使西域的时间,对于班超经营西域的过程大家自己去了解。需要注意的是班超经营西域三十余年,进一步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在班超经营西域期间他还派出了部下甘英出使大秦,虽然未成功。但是公元166年,大秦派使臣访问东汉都城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交往。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班超经营西域。同学们要知道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班超经营西域进一步巩固了丝绸之路。要理解丝绸之路开辟的重要意义。
教师提问:讲完了丝绸之路,大家思考一下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什么重要意义?
教师总结:我们一块来看一下电子白板。丝绸之路的开辟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三)、班超经营西域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上一节课内容,我们讲到到东汉时期匈奴出现了什么变化?
教师讲解:我们这节课提到西域在西汉时期就是汉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又是丝绸之路的要道,匈奴控制西域势必会阻隔东汉政府与西方国家的交流。于是东汉政府做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丝绸之路
教师过渡:张骞通西域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接下来我们就一块来学习一下丝绸之路。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齐声朗读丝绸之路这一子目第一段内容。
教师讲解:请同学们看白板上丝绸之路的地图,大家观察一下丝绸之路路线主要经过了哪些地方?(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
教师过渡:请同学们看一下课本第84页动脑筋,谁愿意把这道题给我们做一下。
教师总结:第一说明了新疆是丝绸之路必须经过的一个地方。第二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这一条,还有一条海上的。接下来我们就一块来了解一下,海上丝绸之路。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看白板上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我们找同学来说一下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
四、课堂练习
1.对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A.汉武帝B.张骞C.班超D.甘英
2.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皇帝是()
A.汉高祖B.汉武帝C.汉文帝D.汉光武帝
3.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是在()
A.公元前138年B.公元前119年
C.公元前60年D.公元前116年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完成中国历史填充图册相关联系
课时教学设计(三级备课)
பைடு நூலகம்科目
历史
教师
冯向红
班级
七(10-16)班
2015年11月23日
课题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1课时
教
学
目
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班超经营西域等基本史实,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
教学
重点
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
难点
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
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
用具
电子白板教学
板
书
设
计
张骞通西域:目的、过程、意义
丝绸之路:路上线路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
海上线路广东沿海—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
班超经营西域:时间公元73年
环节设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秦朝疆域图与西汉疆域图,引导学生对比两副地图的有什么不同?西汉疆域比秦朝疆域大主要归功于一个著名历史人物张骞,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块来学习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二、讲授新课
(一)、张骞通西域
教师提问:西域是一个特定的地域概念,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段内容自己归纳总结一下西域在什么地方?我们找同学来回答。
通过将中原地区治乱兴衰与开发边疆地区的背景结合认识,培养学生思考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通过对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和在中西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的认识,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意义。
学生回答(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逐渐被汉化,北匈奴退居漠北,控制了西域)
学生: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通过对比导入,加强学生的直观了解
给学生留够充足的时间自主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