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的20岁读书报告
无师自通的皮亚诺
• 皮亚诺出身于一个建筑商世家,所以成为建筑商是 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在青年叛逆时代,他决 定成为一名建筑师。但是在进入大学后,他选择了 半工半读的形式,这成为他建筑路上的重要一笔。
建筑就像是浮在大海里的冰山
• 其真正可见的是浮在水面上的很少的一部分,而水 面下的才是建筑的主要部分,其中包含了社会,人 类学,历史,地理学,气象学,和社会科学等,缺 少这些部分的支持,建筑是不存在的。
圣日内瓦图书馆内部铸铁装饰
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外部电梯细部
让▪努维尔
• 1945年出生于法国西部。 • 1966年从波尔多转到巴黎的美术学院进行 学习,次年在克劳德巴兰的手下工作,学习 清水建筑设计。 • 1970年成立事务所。 • 1983艺术与文学协会骑士勋章 • 1983法兰西建筑院奖银奖,布宜诺斯艾利 斯大学荣誉博士 • 1987其士得国家功勋勋章欧莱雅 ,国家奖 建筑阿迦汗奖和获得银牌支架研究所杜阿拉 伯世界报 • 2005年沃尔夫艺术奖和2008年普利兹克奖
提高自我分析能力,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 建筑设计绝不会只有一种建筑方法,总会有几种可 以选择的方案。 • 观察力或者说判断力是很重要的,在设计时需要我 们考虑的是:当建筑建成的时候,这栋建筑究竟在 现实环境中具有什么意义,与周围建立了怎样的关 系。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方法,根据自身特点,考虑 方式,了解自己的思考过程。
访谈录
• 建筑师的20岁邀请六位国际建筑大师与学 生们面对面的交流切磋,讲述他们年轻时的 经历和建筑设计理念,激发起我们对于建筑 的爱与热情。 • 在这里我将对皮亚诺和努维尔进行详细的讲 解,其他四位建筑师暂时略过不提。
伦佐▪皮亚诺
• 于意大利热那亚1937年生。 • 1964年毕业于米兰技术学院,从大学在校 时开始从师于建筑师弗兰克▪阿尔比尼。 • 1971年成立皮亚诺﹠罗杰斯事务所 • 1977年成立皮亚诺﹠莱斯事务所,现在热 那亚,巴黎,柏林设有伦佐▪皮亚诺建筑工 作室进行设计活动。 • 1971年的设计竞赛中被选为“蓬皮杜文化 艺术中心”的设计者(与理查德▪罗杰斯合 作) • 1998年获得普利策奖。
建筑师 的 20岁
W orld Architects in their Twenties 读书报告
目录 • 背景 • 引言 • 访谈录
伦佐▪皮亚诺 让▪努维尔 理卡多▪雷可瑞塔 弗兰克▪盖里 贝聿铭 多米尼克▪佩罗
• 读后感
背景
• 1988年,时任东京大学教授的 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邀请了 当今世界上伦佐▪皮亚诺,让▪努维尔,理卡多▪雷可瑞塔,雷姆▪库哈 斯, 弗兰克▪盖里,贝聿铭,多米尼克▪佩罗这六位炙手可热的建筑 大师到东京大学和师生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畅谈他们年轻时的 求学生涯和从业经历。
读后感
• 20岁是一个重要的自我培养的阶段,培养自己的独 自思考的能力,养成坚韧不拔的品质,以及必不可 少的自我分析的能力,还有对于信息的筛选。随着 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的交流在全球范围内普遍起 来,越来越多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思考的时 间越来越少,抄袭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无法避免的 东西,国内抄国外,学生抄国内的,但是建筑的发 展绝不能止步于抄袭中,新的事物必将取代于旧的 东西,时常找些时间出来自己一个人呆在那里,捧 一杯清茶静静地思考一些东西,沉淀一些东西。 • 无论对于什么事情,求知总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 ,在建筑上也是如此,看到一个建筑就想着去理解 它背后的含义,而不是单纯的看到它的表皮。
建筑师只能寻找自己的路
• 对于年轻的建筑师来说,最糟糕的情况就是形成一 种文化的定式,或者说一种典型的形式。要舍得花 大量的时间,进行广泛深入的思考,这是提出新方 案的最重要的一个条件。仅仅依靠对既存的东西进 行复制是无法发挥出你们的热情的。
即使在合作的情况下也最好是一个人做
• 每个项目中只能有一个导演,只有把工作明确区好 ,合作才能顺利进行。
我的青年时代是在玩弄材料
• “玩弄砂器”是属于我自己的东西,你们现在也处 于一个需要自己东西的开始时刻,这不是说要你们 现在去“玩弄砂器”,这太傻了。每个人都有自己 的家庭与出身,不要低估你们曾经拥有并可深度挖 掘的个人经验的重要性,因为这是 • 你们每个人的成长经历!
孩童时期
要在年轻的时候培养自我决断 力
年轻的努维尔在工作中
阿拉伯世界研究所
• 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心位于法国巴黎塞纳河 畔。建筑分为两个部分,半月形的部分沿 着塞纳河的河岸线弯曲,平直的部分则呼 应着城市规划的道路网格,中间有一个贯 通顶部的天庭。 该建筑将反叛 的精神覆盖在 优美的幕墙之 下,得到广泛 的认同。
读后感
• 如果只是想着用一种我只是照着模板来设计的心态 去对待建筑是完全不可以的。说起来建筑是一个发 挥自己想象,思维的事物,但是在这个背后需要你 理解的东西不胜其数,一个好的建筑要融合当地的 环境,历史,建筑背景,建筑方式,如果只是单纯 的想设计一个层面上的建筑,内里却没有任何东西 ,这样的建筑必是不会获得人们的认可的。所以大 量的学习阅读是为了以后的建筑路奠定基础。但是 ,学习的过程是枯燥的,有无数的晦涩的东西等着 你去理解,掌握,只有抱着一颗热爱建筑的心才能 坚持下去。 • 平时的积累不仅仅止于书本中,在生活中,我们也 要注意观察,现在的我们还没有独自完成设计的能 力,多看可以弥补我们在素材思维上的缺失。
引言
—启示和收获
• 不管当今社会信息多么丰富,电脑多么迅速地给我们提供所 需要的信息,这些信息无论如何无法与直接的体验相比,尤 其是那些亲身感受过生存和创造的艰辛的人面对面向我们讲 ,让我们直接从他们那里获取能量和刺激,这实在是一个 不可多得的体验。 • 为了实现建筑理想,必须克服重重困难,进入社会开始工作 以后,建筑师大部分时间会被杂物所缠绕,从而失去理想, 也失去了创造的乐趣和力量。为了不至如此,关键的办法也 是唯一的办法就是看你是否从心底热爱建筑。 • 20岁正是人生中的关键时刻,如果这些大师“认真生活”的 态度和维护自由尊严的精神,能够成为今天我们再一次思考 的契机,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在他们看来,“年轻”虽 然具有脆弱的一面,但也有着勇往直前的坚强力量。 安藤忠雄
• 对于年轻建筑师而言,发挥自主性及保持自我,自 信,好奇是很重要的。而且一定要理解自己。还有 就是要有坚韧不拔的品质,但是同时也应该具有吸 纳力,必须聆听别人。
演讲会现场 学生们围绕皮亚诺而坐
一天中要有一段时间一个人静静地度过
• 太多的信息就像毒品一样,会形成依赖性。“宁静 时刻”是一种反思和内省,他可以帮助你保持清醒 ,消化掉很多新的信息。不要买太多的杂志,现在 我们知道的越来越多,但是理解的却 越 越来越少,这并不是一个 好现象。
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
• 1977年建成。在这栋建筑中,涂 成原色的钢架桁架,通风管道,电 梯井道,圆形自动扶梯通道覆盖了 整个外立面,这个外观造型给当时 建筑界极大的冲击。
当这所建筑出突 然出现在古建筑 云集的巴黎街区 的时候,它所带 来的冲击即使到 今天仍使人难以 忘却。
皮亚诺眼中的蓬皮杜
• “它是一件有非常强的挑衅性的作品,但是它还是从 属于传统。追溯至上个世纪,你就会发现铸造的钢部 构件真实表达了巴黎的铸铁装饰传统,所以,某种程 度上说,它属于巴黎,属于我们的历史本身。”
谢谢观赏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