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管理三巨头--戴明、克劳士比、朱兰--写在朱兰大师诞辰百岁之际

质量管理三巨头--戴明、克劳士比、朱兰--写在朱兰大师诞辰百岁之际

大师之一朱兰的百岁寿辰。
衷心祝福之余,想到另外两位与 之齐名的大师已离我们而去,心 中不免有些感伤。三位大师虽各 有特色,但皆是贡献卓著,而且每 位大师的人生都如此鲜活生动。 于是,撰写此文,聊聊“管理三教 父”的生平趣事,谈谈他们的理论 观点,说说他们的异同之处。这既 是对已故戴明博士和克劳士比大 师的深深思念,亦是对百岁寿星 朱兰老人的浓浓祝福。
原则一:质量就是符合要 求,而不是好。“好、卓越、美丽、 独特”等描述,都是主观的和含 糊的。
原则二:真正意义上的质量 问题不存在。质量问题应归结到 生产、设计等一系列问题上。如果 能够预防,那么就不会出现质量 问题。预防产生质量,而检验不能 产生质量。这一原则和戴明博士 质量管理十四点中的第三点很接 近。
朱兰与戴明也有观点截然相 反的地方。戴明“十四点”中的第 八点:“消除员工的恐惧”,是要鼓 励员工在企业中处处大胆地工 作。对此,朱兰却极为反对。如果 有机会真的很想问问这位100岁 的老人家,他的一生如此伟大,是 否也是因为时刻处于恐惧之中 呢?当然,这只是笑谈啦。这位犹 太老人一生经受了少年失去亲人 的伤痛,承受了贫穷和反犹太的 种族歧视,见证了两次世界大战, 艰难度过了大萧条时期,目睹了 人类第一次登月,共认识17位美 国总统……还有他种种坎坷的经 历。这些,也许真的让朱兰在恐惧 中体味到了生命的真谛,变成了 明视一切的智者吧。
戴明(Edwards W.Dem— ing)——当兵不成做博士的质量 管理大师
1900年10月4日,戴明出 生于美国爱荷华州。其父亲是个 农场经营主,但是收入微薄,因
而戴明的家境比较贫寒。穷人的 孩子早当家,还是少年的他就一 直外出打工,贴补家用。后来,只 有14岁的戴明报名参加了墨西 哥边境一个小规模战争的志愿 军,全然不顾他的年龄并不符合 当兵的要求。然而,已经搭乘上 了赶赴战场军车的少年戴明,终 究“漏馅”被遣送回家。那一次, 戴明错过了为国打仗的机会,但 却也因此而选择了另外一条与 众不同的人生之路。
1951年,朱兰撰写了被称为 当代世界质量控制科学名著的 《质量控制手册》。朱兰的质量管 理理论基础,是他的朱兰三部 曲——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 改进。而朱兰三部曲被提出的时 候,大部分的企业还未对计划和 改进加以重视。故而朱兰大师为 推进质量管理的思想进步做出了 卓越的贡献,并为全面质量管理 (TQM)奠定了理论基础。
戴明的质量管理理论被美 国国内企业知晓得太晚,恐怕是 享年93岁的他一生中最大的遗 憾。毕竟,戴明从小就全心热爱 着自己的祖国,是典型的爱国主 义者。如果这一遗憾不曾发生, 也许美国企业会走得更快、更 好。在戴明博士的晚年,有人曾 经问过他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 他希望以何种方式被人们所纪 念。他说道,“或许我根本就不会 被人们记住。”然而,沉默了很 久,他终于说了这样一句话: “嗯,也许人们会把我看成阻止 美国自杀的人吧!”的确,当年灰 溜溜从军车上被遣回的少年戴 明,最终靠着自己提出的质量管 理理论,用另一种方式“拯救”了 自己所深深热爱的祖国。
二战结束后,戴明被邀请到 日本教授统计质量管理,对日本 的制造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正如NEC前总裁说过的一句 话——“没有哪一天我不在想戴 明博士对我们的意义……”。 1951年,日本设立了著名的“戴 明奖”,以奖励国内在质量管理 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企业。
尽管戴明回国后一直居住 在华盛顿,但在美国国内仍旧默 默无闻。直到1980年,NBC做了 一期“如果日本能做到,我们为 什么不能?!”的节目,人们才得 知美国有这样一位被日本人誉 为质量管理之父的人物。之后, 福特、GM、P&G等公司开始纷纷 邀请戴明来提高企业的产品质 量。令他们吃惊的是,当时已经 年迈的戴明的工作目标是从根 本上改变管理的全貌,而不只是 改善企业某一方面的状况。80多 岁的他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将 全部精力与热情投入到人生最 后的事业中……
不同的经历造就了同样伟 大的管理大师。克劳士比的一生 中写了15部畅销书,涉及质量 与管理的丰富主题,被翻译成16 种语言,销量超过250万册。在
克劳士比的众多文集中,最著名 的莫过于《质量免费》。他认为, 只要在一开始就把事情做对,那 么产品的质量就是免费的,不需 要企业再花钱来提高。
克劳士比提出了质量管理 五项基本原则:
36 中国 万质方量数据2005.3
蘩§;攀餮|j;萋簿赣笺|ij囊囊l簦鏊鎏麓毽罄鬻警§囊|《鏊氅|秀%罄镶锈《篱篱《霪秀鬟畿戆穗罄氅穗疆穗疆豢攀攀豢豢镶鬻罄镄鬟蹩鬻馨赣缝赣毽懿鏊鬻赣骥缝鬻熬骥篾攀鬟鬻豢《《《《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j。*
j%ij。#i。强m*|拜强j二0‘o
%|¥《《%l臻琵氍:自i精|《i辑镪辑露}%l々4j,lt4i;*%镕%裁1%%ltsi鞭辫111%瑶8^l臻糍t自辑≈, ¥M瓣糍≈e■*}璐li{*帮|;稿糍i|i镪≯|}≈i;I*i々t《
I虐I蚕!臣,———
工自卑心理的因素。 第十三点:鼓励自我提高与教育。 第十四点:采取行动。 以上十四点,成为了戴明质
量管理理论的精髓。 事实上,也有不少人批评戴
明的理论,觉得它们只是单纯的 理论,而不能直接运用到实际的 管理工作中。戴明的理论不会告 诉企业具体应该怎么做,他本人 总觉得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情 况制定出相应的方案。
朱兰(Joseph M. Juran) ——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见过 17位美国总统的犹太人
还好,我们还拥有朱兰—— 诞生于平安夜的百岁老寿星。朱 兰是罗马尼亚籍的犹太人,出生 于1904年。八岁的时候,为了摆 脱贫穷、躲避对犹太人的暴力侵 害,朱兰跟随家人来到了美国的 明尼阿波利斯。朱兰的童年与戴 明相比,更加凄凉。在他12岁 时,肺结核夺走了母亲的生命。 经受了幼年丧母悲痛的小朱兰, 从此的生活变得尤为艰难。在明 尼阿波利斯的12年中,朱兰做 过16份不同的工作——从报童 到杂货店小伙计、从簿记员到仓 库搬运工、从门卫到打字员…… 在旁人看来,这段颠沛流离的生 活会在少时朱兰的心中蒙上阴 影,但是朱兰却相信正是这样的 磨难帮助了他。他说:“我们成长 于艰难的工作环境中,它让我们 无所畏惧……”朱兰大师的那段 话,很有“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 焚烧若等闲”的意味。
原则三:不需要什么质量经 济,在第一时间把事情做对总是 最廉价的方法。
原则四:对于工作表现的惟 一衡量指标就是质量成本,即当要 求没有符合时产生的额外的费用。
原则五:衡量工作表现的惟 一标准就是“零缺陷”。它意味着要 满足整个工作过程的全部要求。
克劳士比的理论注重行为 实践,强调用管理和组织过程而 不是用统计学科的方法来改善 企业的状况。这一点,与戴明极 为不同,可能是与他们的背景有 关。然而,他对美国企业的贡献 绝不亚于另外两位质量管理大 师。正如美国《商业周刊》杂志的 评论所说:“……在所有质量宗 师中,没有谁能像克劳士比那样 激起人们对质量的狂热……”。
朱兰的人生经历与戴明博 士有不少相似之处。20岁时,他 也在芝加哥的西电公司工作,但 由于不在同一个部门,所以两人 直到上世纪40年代才得以相 见。戴明在日本工作期间,朱兰
也活跃于日本质量界。这里还有 一个小插曲:原来日本打算设立 的是以朱兰的名字命名的质量 奖,但这一建议被朱兰婉言谢绝 了,后来才有了“戴明奖”。这也 从侧面反映了朱兰大师的淡泊 明志。
结语: 很想能道尽“管理三巨头” 的点点滴滴,却发现每个人都是 一本厚厚的、需要慢慢咀嚼的大 书。纵然各有千秋,但他们有一 点却极为相似一一每一位都经 历了曲折的人生才到达人类质 量管理科学领域的顶峰。戴明直 到80岁才被国人所知;克劳士 比起初曾是最基层的工人,自嘲 自己接受的是“指甲黑黑”的教 育;而朱兰的坎坷之路更是一言 难尽。这并不是巧合。人,往往就 是在曲折中前进,在挫折中成长 的。磨难对于伟人来说,或许真 的是登山之石,凡人却只会“望 山兴叹”。这三位大师带给我们 的不只是卓越的质量管理方法, 还有更多的人生启迪。 最后,衷心祝愿百岁朱兰健康 快乐,也希望质量界能够源源不断 地涌现出更多的质量管理人才。#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 学院)
朱兰的工作经历与克劳士比 相比,同样丰富多采。自1924年 以来,朱兰就一直在管理领域中 从事各种不同的职业,先后担任 过工程师、总经理、政府官员、大 学教授、社团董事和管理顾问。他 所获得的荣誉,包括12个国家的 专业协会和名誉团体所授予的 30余枚勋章、会员资格和名誉会 员资格等。
与戴明的主要观点相同,朱 兰认为:美国产品的质量危机,源 于产品质量差所导致的庞大附加 成本;同时,外来产品的“入侵”也 削减了美国产品的竞争力。两位 大师都认为,上层管理人员急需 进行培训,这样才能根本解决大 部分质量问题。只有上层领导对 质量有了更新的想法,企业才能 安然度过这场危机。“80/20”原 则,就是朱兰针对上述观点提出 来的。他依据大量的实际调查和 统计分析认为,只有20%的质量 问题是由劳工造成的,其余80% 的质量问题都来自管理层。
遗憾的是,2001年8月18 日,75岁的克劳士比离开了我们。 全球的质量界过早地失去了这样 一位伟人,不禁让我们扼腕叹息。
万方数据
2005.3 中国质量
37
一彘隹喜l鬲。 露*蘩;;鬻餐《戆鏊鬻鬻‰畿《萋l鬣鬻篱‰赣攀疆《《爨§黧鬣鬻§簦霪《鹬霎》鬻《攀‰《鼗鬻鬻篱≮饕薰§‰‰篱《《|骥甏%‰≮黎霉《《鬈;§霪≤馨攀i誊|I:i誊羹j
毒蕾E学曩毫?…。矗i|。矗|t。薯毒糍萋穗藏誊甏叠罄囊鏊囊誊蠹鼍毫妻鹫氇蓍蠹嚣篱嚣誊鬻鬟纛溪爨蠹糍董曩赣黧熬罄鬣臻甏毽骥麓誊囊蠹藏羲毽鼙
质量管理三巨头——戴明、克劳士比、朱兰
——写在朱兰大师诞辰百岁之际
汪之婴
孙静
引言: 翻阅着手边的《质量管理与 控制the Management&Control of Quality)))一书,看到该书作者将 戴明、克劳士比、朱兰三位质量管 理大师称为“管理三教父”,不禁 莞尔。2004年12月24日,是三位
质量管理十四点是戴明的 理论基础,简单介绍如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