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礼器参考资料碑 张迁碑 曹全碑 乙瑛碑 原文释文及其译文

礼器参考资料碑 张迁碑 曹全碑 乙瑛碑 原文释文及其译文

《礼器碑》《张迁碑》《曹全碑》《乙瑛碑》释文及其译文 2010-5-2《礼器碑》译文[原文]: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译文]:为鲁相韩敕制造孔庙祭祀使用的礼器所立之碑。

[原文]:惟永寿二年,青龙在涒叹,霜月之灵,皇极之日。

鲁相河南京韩君,追惟太古,华胥生皇雄,颜母育孔宝,俱制元道,百王不改。

[译文]:时在(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太岁星在申(丙申),阴历七月初五,正是大吉之日。

鲁郡之相、河南京城人韩君(敕),追述了太古情况:昔时华胥生下了伏牺(皇雄)、颜母养育了孔丘。

他们都首先制定了最初的法统,后来的百王遵循不改。

[原文]:孔子近圣,为汉定道。

自天王以下,至于初学,莫不冀思,叹仰师镜。

颜氏圣舅,家居鲁亲里,并官圣妃,在安乐里。

圣族之亲,礼所宜异。

复颜氏并官氏邑中繇发,以尊孔心。

念圣歴世,礼乐陵迟,秦项作乱,不尊图书,倍道畔德,离败圣舆食粮,亡于沙丘。

君于是造立礼器,乐之音符,锺磬瑟鼓,雷洗觞觚,爵鹿柤梪,笾柉禁壶,修饰宅庙,更作二舆,朝车威熹。

宣抒玄污,以注水流。

[译文]:孔夫子是近代的圣人,他为汉朝定制了发展道路和制度规则。

上自天王皇帝,下至初学的士人,没有不企望、思念(孔子)者,都以他为景仰和学习的模范。

(孔子之母)颜氏的兄弟,(圣舅)其家住在鲁亲里。

孔子夫人并官氏住在安乐里。

孔子的这些亲戚,在礼数上应有些照顾:颜氏和并官氏在乡里应免除其工役和兵役,以此来尊重孔夫子之心。

回想孔子所经历的世道,那时已是礼崩东坏,又遇到秦始皇、项羽作乱,不尊重图书,背弃正路挑衅道德,败坏了(孔子的)车舆抢掠了他的粮食,终于在沙丘遭到灭亡。

韩敕(君)于是制造了许多祭祀用的礼器。

例如奏乐用的音响器具,如钟、磬、瑟鼓之类。

还有盛酒用的罍、觞、觚、爵、角、壶。

切肉用的俎,盛肉用的豆,盛水用的笾,以及承放礼器的棜禁,盛水用的壶等。

又修饰了宅院、庙堂。

还制造了二辆车。

朝客用的车威严而又温雅。

还疏通了河道、清除了黑红色的淤泥,并注入了新鲜的水流。

[原文]:法旧不烦,备而不奢。

上合紫台,稽之中和;下合圣制,事得礼仪。

于是四方士仁,闻君风耀,敬咏其德,尊琦大人之意,逴尔之思,乃共立表石,纪传亿载。

其文曰:皇戏统华胥,承天画卦。

颜育空桑,孔制《元孝》,俱祖紫宫,大一所授。

前闿九头,以什言教,后制百王,获麟来吐。

制不空作,承天之语。

乾元以来,三九之载,八皇三代,至孔乃备。

圣人不世,期五百载。

三阳吐图,二阴出谶,制作之义,以俟知奥。

于穆韩君,独见天意,复圣二族,逴越绝思。

[译文]:依照旧的格式,简而不繁,各种设施完备,而又不失于奢侈,上面合乎天地中和的原则,下面又不违背朝廷礼仪周全的要求。

于是四方的仁人士夫,听到韩君光辉的风范,都很尊敬、赞美其德行、尊重大人(韩敕)卓越深远的思虑和业绩。

大家愿意共同立石表功。

记载其事迹并传于亿年万载。

其文曰:伏羲(皇戏)治理华胥,承天命而画出《八卦》:颜氏生育孔子于空桑,而著有《孝经》。

他们都是以天帝所居之紫宫为祖本,是最尊贵的天神大一所授予。

人皇兄弟九人,开辟了以十言(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消、息)为教的先例。

后来百王遵循,至有所获麒麟从口中吐出。

他们的制度,都并非没有来源,都是由上天所授予,自开天辟地以来,经过270万年,又经历三皇五帝(八皇)和夏、商、周三代,直到孔子才到达完备地步。

圣人不常有,要等五百年才出一个(指孔子)河图来自阳天,纬书出于阴地。

其制作的意义不易了解,只有等待知其奥妙者。

而可尊敬的韩敕君,独晓此天意,而对颜氏、并官氏二圣族特加关注,想出了此等卓绝的办法。

[原文]:修造礼乐,胡辇器用,存古旧宇,殷勤宅庙,朝车威熹,出诚造更,漆不水解,谒敬之报。

天与厥福,永享牟寿。

上及华紫,旁伎皇代。

刊石表铭,与乾运耀。

长期荡荡,于盛复授。

赫赫罔穷,声垂亿载。

[译文]:修造了祭祀用的礼乐设施,如瑚琏等器具。

维修了旧有的屋宇。

对宅庙也殷勤照料。

朝拜用的车舆庄重而和雅。

他真诚敬业,故漆器优良不被水溶,工匠实在不与人争价。

彻底清除了水道的清汙泥,使水流通达无阻。

礼器摆进了厅堂,天雨亦及时润育着万物。

百姓都对欢欣鼓舞,举国都同声庆贺。

神灵也保佑其诚心,也是对其竭力敬业的回报。

其福齐天,永享大寿。

上可达于紫宫,下则及于本朝。

现在树石刻铭。

当于乾天一样辉煌,长久而又广远,这是上天盛大的授予,其显赫宏大没有尽,其声名将传于千年亿载。

[原文]:韩明府名敕,字叔节。

故涿郡大守鲁麃次公五千。

故从事鲁张嵩眇高五百。

颍川长社王玄君真,二百。

故会稽大守鲁傅世起,千。

相主簿鲁薛陶元方,三百。

河东大阳西门俭元节,二百。

故乐安相鲁麃季公,千。

相史鲁周乾伯德三百。

[译文]:韩明府名曰敕,字叔节。

故涿郡大守鲁人姓麃,字次公,捐款五千。

故从事,鲁人张嵩,字眇高,捐款五百。

颍川长社人王玄,字君真,捐款二百。

故会稽大守鲁人傅世起,捐一千。

鲁相主簿鲁人薛陶,字元方,捐三百。

河东郡大阳人西门俭,字元节,捐二百。

故乐安相鲁人麃季公,捐一千。

鲁相史,鲁人周乾,字伯德捐三百。

《曹全碑》译文[原文]:君讳全,字景完,敦煌效谷人也。

其先盖周之冑,武王秉乾之机,翦伐殷商,既定尔勋,福禄攸同,封弟叔振铎于曹国,因氏焉。

秦汉之际,曹参夹辅王室,世宗廓土斥(境)竟,子孙迁于雍州之郊,分止右扶风,或在安定,或处武都,或居陇西,或家敦煌。

枝分叶布,所在为雄。

君高祖父敏,举孝廉,武威长史、巴郡朐忍令张掖居延都尉。

曾祖父述,孝廉、谒者、金城长史、夏阳令、蜀郡西部都尉。

祖父凤,孝廉、张掖属国都尉丞、右扶风隃糜侯相、金城西部都尉,北地太守。

父琫,少贯名州郡,不幸早世,是以位不副德。

[译文]:曹君讳名曰全,字景完。

是敦煌郡效谷县人氏。

其先祖是周朝姬氏,昔日周武王姬发,乘执掌乾坤之机,灭掉殷商,功勋既定,福袛和官禄应该分享,于是封其弟叔振铎于曹国,这是以曹为姓氏的开始。

秦末汉汉之际,(曹全的先祖)曹参辅佐王室(刘邦)。

汉武帝(世宗)扩充疆土,将其子孙迁徙于古雍州近郊,分别住在扶风和安定、武都、陇西、敦煌等地。

(曹氏)后裔分布各地,雄居一方。

君之高祖名敏,他举孝廉、历任武威长史,巴郡朐忍县令和张掖居延都郡的都尉。

其曾祖名述。

举孝廉,任谒者、金城长史、夏阳县令和蜀郡的西部都尉。

其祖父名凤。

曾举孝廉。

任张掖属国都尉丞,又任右扶风隃糜侯国之相。

以及金城西部都尉和北地郡太守。

(有政绩曾得天子奖励)。

其父名琫(beng),少年时即州郡闻名,可惜不幸早逝。

所以其地位不能与其德相符。

[原文]:君童龀好学,甄极毖纬,无文不综。

贤孝之性,根生于心,收养季祖母,供事继母,先意承志,存亡之敬,礼无遗阙,是以乡人为之谚曰:“重亲致欢曹景完。

”易世载德,不陨其名。

[译文]:君(曹全)儿童时期就好学习,他能鉴别(非常难懂的)谶(chen)讳经学,他无书不看,并能综合贯通。

孝敬前辈的观念,已在心中生根,他收养了叔祖母,又十分孝敬继母,父母,其心情他能预测,父母的遗志,他能继承。

不管父母存亡,其尊敬和礼仪都十分周全。

所以乡人有谚语说:“曹景完重亲情,到了以此为乐的程度。

”他的道德和美名,会历代相传,永不陨没。

[原文]:及其从政,清拟夷齐,直慕史鱼,历郡右职,上计掾史,仍辟凉州,常为治中、别驾。

纪纲万里,朱紫不谬。

出典诸郡,弹枉纠邪,贪暴洗心,同僚服德,远近惮威。

[译文]:到他从政以后,其清廉可比伯夷、叔齐,其鲠直不让史鱼。

他多次担任一郡的重要职务,如曾任上计掾史(晋京献计),又到凉州,任治中、别驾等职,所到之处,皆能纲纪鲜明、尊卑有序。

至其担任郡守等职,能弹弹劾枉法者,纠正邪恶事,能使贪暴者革面洗心,同僚们都佩服其德行,其声威震慑四方。

[原文]:建宁二年,举孝廉、除郎中、拜西域戊部司马。

时疏勒国王和德,弒父篡位,不供职贡。

君兴师征讨,有吮脓之仁,分醪之惠。

攻城野战,谋若涌泉,威牟诸贲,和德面缚归死。

还师振旅,诸国礼遣,且二百万,悉以簿官。

[译文]:东汉建宁二年(公元169年)他被举荐为孝廉。

授郎中、拜西域戊部司马,当时疏勒国国王和德,是弒了其父才得到王位的。

他不向中央贡税述职,于是(曹全)兴师问罪。

他能像吴起那样为士兵吮毒、有酒大家分享。

他在攻城和野战之中,谋略如泉涌,威猛不减诸甲兵,将疏勒王和德当面活捉处死。

当他率军旅凯旋还师时,诸国无不遣使送礼,数日达到二百多万,他全交公并登记账册。

[原文]:迁右扶风槐里令,遭同产弟忧,弃官。

续遇禁网(冈),潜隐家巷七年。

光和六年,复举孝廉。

七年三月,除郎中,拜酒泉禄福长。

妖贼张角,起兵幽冀,兖、豫、荆、杨同时并动。

而县民郭家等复造逆乱,燔烧城寺,万民骚扰,人褱不安,三郡告急,羽檄仍至。

于时圣主谘诹,群僚咸曰:君哉!转拜合阳令,收合余烬,芟夷残迸,绝其本根。

遂访故老商量儁艾王敞、王毕等,恤民之要,存慰高年,抚育鳏寡,以家钱籴(di)米粟,赐癃盲。

[译文]:后迁右扶风郡之槐里县为县令。

时遇胞弟病故,辞官回家,又遇党锢之变,就在家隐居了七年,至光和六年,又重被推举为孝廉。

七年三月,被任命为郎中、酒泉郡禄福县县长。

妖贼张角,在幽州(河北)冀州(河南)一带起兵,兖、豫、荆、杨诸州同时响应。

而本县农民郭家等也起来造反,他们焚烧城中官署,万民都受到骚扰,人人不得安宁,多郡(三郡)同时告急,特急的情报频频传来。

那时圣主(皇上)征询臣僚的意见,群僚都说:问君(曹全)吧!他遂被任命为合阳县令,(他一到任)就扑灭战后的余火、清除残余的乱者,以收斩草除根之效。

接着他又访问本县之三老商量。

他携同当地俊杰王敞、王毕等人,体恤民众的急需,慰问年老之人,抚育鳏寡孤独。

还以自家之钱买来米粮,赠送体弱多病和盲目之人。

[原文]:大女桃婓等,合七首药神明膏,亲至离亭。

部吏王宰、程横等,赋与有疾者,咸蒙瘳悛。

惠政之流,甚于置邮,百姓襁负,反者如云。

戢治廧屋,市肆列陈。

风雨时节,岁获丰年,农夫织妇,百工戴恩,县,前以和(河)平元年,遭白茅谷水灾,退于戍亥闲,兴造城郭。

[译文]:其大女儿桃婓等,配好治刀伤的“神明膏”,亲自送到离城很远的亭舍。

其下属王宰、程横等人,送给伤病者,大多都被治愈。

(曹全)的惠政美名,传播得比邮差送信还快。

百姓们抱着孩子、背着东西,纷纷返回故里。

房屋得以修缮,商店排列整齐,虽是风雨时节(社会极不安定),粮食亦得丰收。

种田的农民和织布的妇女,还有手工业者,无不感恩戴德。

本县在和平元年(公元150年),曾遭受白茅谷水灾,水害退于戊戌、己亥之闲,那时兴造了城郭。

[原文]:是后旧姓及修身之士,官位不登。

君乃闵缙绅之徒不济,开南寺门,承望华岳,乡明而治。

庶使学者李儒、栾规、程寅等,各获人爵之报。

廓广听事官舍,廷曹郎合,升降揖让朝觐之阶。

费不出民,役不干时。

[译文]:自此(水灾)以后,当地旧民和绅士,均未得官位(或官位不高)。

曹君怜悯缙绅们不幸的遭遇,开启了南寺之门,使西岳华山赫然在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