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种群、生态系统

种群、生态系统

种群与群落
1、物种的概念:生物性状相像,能够相互交配并能繁殖出有生殖能力后代的生物群体。

2、种群:在一定的地域或空间内,同一物种的个体的集合体。

即在一定的地域或空间内,同种生物的总和。

种群的三要素:
1.占据一定的地域或空间,可大可小。

2.属于同一物种。

3.是同种生物个体集合而成的群体。

三者缺一不可!
判断是否属于种群?
1、此时此刻教室里所有的老师和同学
2、学校植物园中所有的植物
3、桔树林里的一棵桔树
4、池塘中所有的鱼
5、我国长江流域的全部白鳍豚
6、一条河流中的所有食人鲳
7、在中国的人和在美国的人
8.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是否属于一个种群?为什么?
3、群落:各个生物种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组合成一个有多种种群的集合体。

群落内包括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所有生物。

群落的三要素:
1.一定区域内。

它决定群落的大小,可大可小,由人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各种生物种群实际是这一区域内所有的生物。

3.生物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课堂练习
1.下属于种群范畴的是()
A.一座山上所有的马尾松
B.一块草地上所有的昆虫
C.一个池塘内所有的鱼类
D.一个公园内所有的树木
2.下列有关森林的叙述错误的是()
A.森林对调节气候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量破坏植被会使气候恶化。

B.森林群落的结构有分层现象,各种植物受阳光、温度、湿度影响,各自分布在最适宜的空间,互相之间没有联系,各自生活。

C.植物有垂直分层现象,各种动物由于食物关系,也垂直分布。

D.森林的形成过程需漫长的历史,即使是形成后稳定的天然森林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3.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
A.一座山上的全部昆虫
B.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类
C.一块稻田里的所有青蛙和蝌蚪
D.一个池塘中的全部浮游植物
4.下列事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在一片草地上蝗虫的全部幼虫和成虫
B.一片朽木上的全部细菌
C.一棵枯木和其上的细菌、真菌、昆虫、蜗牛等生物
D.一块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以及其他生物。

5.水池群落不包括水池中的()
A、细菌和真菌
B、所有植物
C、所有动物
D、落叶和土壤
6.下列可看成一个群落的是()
A.一个蜂箱里的蜜蜂
B.山上的所有植物
C.池塘里的所有动物
D.一竹林中的所有生物
7.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和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分别属于()
A.种群和种群
B.种群和群落
C.群落和群落
D.群落和种群
8.下列说法对群落不适用的是()
A.群落是由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B.群落由种群组成
C.群落的地域范围必须比种群大
D.群落中的生物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各种群落及其特点
群落名称分布区域特点主要生物种群
乔木、灌木、藤本、附生、寄生植物,热带雨林热带地区种类最丰富,层次
多,结构最复杂
以及各种动物种群
亚热带地区种类多,结构复杂常绿乔木,各种动物种群
常绿阔叶

针叶林寒温带地区种类较少,结构简单松属和杉属
草原草原种类少,层次少草本植物为主,主要有羊、马种群。

荒漠干旱地区种类稀少,结构简单超旱生灌木占优势,植物稀疏
沼泽低洼地和排
种类稀少,结构简单典型植物水葱、花蔺,有珍稀鸟类种群。

水不良地带
生态系统
一、生态因素
1、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分布、形态和生理等的因素。

2、生态因素的类型
生物因素------同种种群间、不同种种群之间
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3、不同的生物对非生物因素有不同的要求
二、生态系统
1.概念:一定区域内的一个生物群落及其所生活的环境中的全部非生物因素共同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2、生态系统的范围:根据研究需要可大可小。

(可以一滴水、或是整个生物圈)
3、生态系统的组成:
(1)、生产者:------绿色植物
特点: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动物提供营养
(2)、消费者:--------各级动物
特点: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3)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蚯蚓等
特点:分解动植物的遗体为简单的物质,归还土壤,供植物利用。

(4)、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
特点:为生产者提供能量及二氧化碳和水等原料
4、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注意:①.起点是绿色植物
②一般不包括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③→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④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包括从绿色植物到最高消费者
例请写出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体现的完整的食物链?
2、食物网: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而成的复杂的营养关系。

3.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能量流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物质循环:生物←→环境双向流动
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校园里的全部生物
B、校园里的全部师生
C、校园里的全部菊花
D、整个校园
2、下列生物的分布、形态和生理受温度影响的是()
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B、蝶类在白天活动
C、荔枝不能在寒带种植
D、人参只能在密林下层生活
3、生长着各种植物的一片草地,按生态学知识来看,草地、草地中的各种生物以及草地中的所有蝗虫,依次可称为()
A、种群、生态系统、群落
B、群落、生态系统、种群
C、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D、生态系统、群落、种群
4、下列现象属于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是()
A、死去的树干上长出蘑菇
B、青菜虫吃青菜
C、细菌使动物尸体腐烂
D、狼捕食羊
5、有句成语说“淮南为橘,淮南为枳”,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受( )影响,从生态学角度解释,这句话强调()
A、物种对环境的不能适应性
B、生物的生态环境对生物影响很大
C、生物改变生存环境的能力
D、物种的进化
6、分析说明题:
某一小岛上,阳光明媚,土肥水美,花草树木郁郁葱葱。

草丛中有昆虫,森林里有小鸟和猫头鹰,地面有鼠窜跑,有蛇爬行,还有青蛙在溪边鸣叫,此外,还可看到别的植物遗骸。

根据小岛上的自然景观,回答:
(1)这个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的能量和物质是()
(2)这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消费者是()。

(3)要使该生态系统长久存在,在动植物的遗骸和土壤中还应有的生物是(),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称为()。

7、上图表示一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图,请回答:
(1)图中的所有生物的总和可组成一个( ) (2)图中1为生态系统的
( )。

(3)图中属于消费者的( )
(4)要是图中生物长期存在,图中还应有的生物是( ),作为一个生
态系统,图中还需( ) .
8、右图是一个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内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

(2)如果将该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最大的应该是 。

(3)该食物网中的各类生物间,具有竞争关系的是 、 。

(4) 科学家研究发现,洪涝灾害可以使次年蛇的数量急剧减少,由此容易出现 大量增多而使农作物受害。

9 如图是某一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试回答。

①该食物网有几条食物链组成?②指出鹰获得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

③若给植物喷洒不易分解的农药DDT ,这种农药在_____体内浓度最高。

④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作物 害虫 田 鼠 蛇 蛙 食虫鸟
植物 昆虫 蛙 蛇 鹰

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