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生态学绪论

园林生态学绪论

园林生态学——自然与社会的桥梁教材:⏹冷平生主编. 园林生态学(第1版).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参考书目:⏹李博等. 生态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许绍惠, 徐志钊. 城市园林生态学.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孙儒泳, 李博等. 普通生态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曹凑贵等. 生态学概论.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冯采芹. 绿化环境效应. 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社, 1992⏹杨士弘等. 城市生态环境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吴征镒等. 中国植被.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0⏹杨京平等. 生态工程恢复技术.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J. L. Chapman, M. J. Reiss. 生态学¡ª¡ª原理与应用(第二版)(影印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2001⏹何兴元等. 城市森林生态学研究进展.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中国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J 137-90).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标准. 北京:标准出版社,1990⏹钟林生赵士洞等. 生态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教学时数:45课时 2.0学分考试形式:闭卷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笔试):60%绪论⏹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城市化与现代园林发展⏹园林生态学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一、生态学的起源⏹Ecology源于希腊文oikos + logos,意为“住所、栖息地”和“学科、学问”。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居住环境的科学,也就是管理自然界生物的科学。

⏹生态学起源于植物地理学和植物生理学,其英语词根与经济学相同(Ecology、Economics),因此生态学在早期又译为“自然经济学”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二、生态学(ecology)的定义⏹德国动物学家E.赫克尔(E. Haeckel)于1866年首次提出。

并解释为研究生物在其生活过程中与环境关系的科学;⏹美国生态学家E.P. Odum于1956年解释为:综合研究有机体、物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科学;⏹中国生态学会创始人马世骏于1980年解释为: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目前通用的观点:●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三、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生态学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是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从分子到生物圈。

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重要概念⏹种群(population):栖息在同一地域中同种个体组成的复合体⏹群落(community):栖息在同一地域中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的复合体⏹生态系统(ecosystem):同一地域中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生物圈(biosphere):地球上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生物栖息的场所。

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生态学在生物学科中所处的地位: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可按不同研究性质进行多种划分:a 按组织水平划分b 按类群划分c 按生境划分d 按研究性质划分e 按边缘学科划分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a. 按组织水平划分(由小到大)⏹分子生态学(Molecular Ecology)⏹个体生态学(Autecology)/ 生理生态学(Physiological Ecology)⏹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群落生态学(Community Ecology)⏹生态系统生态学(Ecosystem Ecology)⏹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全球生态学(Global Ecology)⏹分子生态学: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生态问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进化生物学、种群生物学、系统进化地理学、保护遗传学、行为生态学、群落生态学、GMO(基因修饰生物)的释放后果。

⏹景观生态学: 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格局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学科。

⏹全球生态学: 研究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与全球变化。

主要理论:地球表面温度和化学组成受生物总体的生命活动所主动调节,并保持动态平衡。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

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b. 按类群划分(按生物种类)⏹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昆虫生态学⏹地衣生态学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c. 按生境划分⏹陆地生态学(Terrestrial Ecology)⏹海洋生态学(Marine Ecology)⏹淡水生态学(Freshwater Ecology)⏹湿地生态学(Wetland Ecology)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d. 按研究性质划分⏹理论生态学:研究生态学的进程、生态关系的数学推理及生态建模。

包括数学生态学、进化生态学和生态系统分析等。

⏹应用生态学:将生态学原理应用到不同部门或领域,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服务。

包括农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草地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环境生态学;¡­¡­园林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等。

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e. 按边缘学科划分⏹数量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经济生态学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四、生态学的发展简史⏹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1)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生态学的萌芽出现在农业文明产生之后及16世纪之前,以古代思想家、农学家对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朴素的生态学思想为特点。

⏹公元前1200年:我国《尔雅》就有草、木的介绍⏹公元前200年:《管子》“地员篇”论及了水土与植物;⏹公元前100年:我国已有24个节气;⏹公元300多年:欧洲的Aristotle已对动物进行了分类;但,没有生态学的概念(2)建立时期( 17世纪至19世纪末)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欧洲科学探索活动再度兴起,崇尚科学调查与科学实验。

一些生态学的理论开始形成。

生态学达到一呼即出的境地。

1866年Heackel 提出Ecology一词,并首次明确生态学的定义。

⏹1670年R.Boyel进行了低气压对动物效应的实验;标志着生理生态学研究的开始。

⏹1735年法国昆虫学家Reaumur发现发育期间的气温对任一物候期都是一个常数;⏹1855年Al.de Candolle将积温引入植物生态学;⏹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问世;⏹1866年Haeckle创立ecology一词;⏹1895年Warming发表了划时代著作《以植物生态地理为基础的植物分布学》;⏹1898年A.F.W. Schimper出版《以生理为基础的植物地理学》(3)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动物生态学⏹1906年H.S. Jennings发表《无脊椎动物的行为》;⏹1913年V.E. Shelford发表《温带美洲的动物群落》;⏹1925年A.J. Lotka提出了种间竞争的数学模型(理论生态学奠基)⏹1927年C. Elton发表《动物生态学》(教材,说明学科的开始)⏹1937年中国的费鸿年发表《动物生态学纲要》(我国第一本生态学书籍)⏹1949年W.C. Allee等出版《动物生态学原理》,被认为是生态学成熟期的标志⏹植物生态学⏹1903年G. Kleds发表《随人意的植物发育的改变》⏹1910年H.C. Cowels发表《生态学》;⏹1911年A.G. Tansley发表《英国的植被类型》⏹1929年F.E. Clements等发表《植物生态学》⏹1945年苏联学者发表《生物地理群落与植物群落》⏹植物生态学比动物生态学成熟早,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与动物生态学独立平行发展。

50-60年代,动植物生态学研究发生交汇、融合,群落与生态系统生态学形成与发展。

(3)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这一时期是生态学理论形成、生物种群和群落由定性向定量描述、生态学实验方法发展的辉煌时期。

形成几个著名的生态学派(四大学派)。

⏹北欧学派:由瑞典乌普萨拉(Uppsala)大学的R. Sernauder创建。

以注重群落分析为特点。

⏹法瑞学派:代表人为J. Braun-Blanquet. 把植物群落生态学称为“植物社会学”,用特征种和区别种划分群落类型,建立严密的植被等级分类系统。

常被称为植被区系学派。

1953年后,与北欧学派合流,被称为西欧学派或大陆学派。

⏹英美学派:代表人为F.E. Clements 和A.G. Transley,以研究植物群落演替和创建顶极群落著名。

⏹前苏联学派:注重建群种和优势种,重视植被生态、植被地理与植被制图工作。

⏹生态学会⏹1913年:英国生态学会⏹1916年:美国生态学会⏹生态学刊物⏹1913年:《Journal of ecology》⏹1920年:《Ecology》(4)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群落结构和演替的研究、水域动、植物关系及能流、物流是研究促进了群落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英国Tansley(1935),首创生态系统概念,美国E.Odum(1953、1959、1971)的书《生态学基础》对生态学研究与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代技术与学科相互渗透有力促进生态学的发展,理论应用与环境保护研究为主的时期。

前瑞典首相克来门松夫人首先提出全球首脑级环境论坛,世界科协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国际生物学研究计划”(IBP),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SCO,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于70年代提出MAB计划(Man and Biosphere Programme)。

80年代出现了“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在这些大的生态发展规划指导思想为前提,迅速兴起了生态农业、生态城市、生态人居、生态旅游等生态边缘学科的发展。

a. 环境危机及生态学的发展良机工业文明之后,环境危机日益严重。

(八大公害事件)“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

主要观点:✓认为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都在呈指数增长;如果速度不变, 则在21世纪的某个时候,将达到增长的极限,到时, 系统将趋于崩溃;✓科学进步不足以摆脱这种恶性循环;结论:停止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b. 现代生态学的发展方向20世纪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b. 现代生态学的发展方向⏹研究层次上向宏观与微观两极发展⏹研究手段向高新技术发展⏹研究范围向广度上发展研究层次上向宏观与微观两极发展生态学起源于生物学,生物学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谱见图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