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案工作的会谈技巧(2014年8月2日guo)

个案工作的会谈技巧(2014年8月2日guo)



身体微向前倾:如此可使案主感受到社工对他 的关注、愿与他在一起。 眼光自然接触:自然将眼光将在当事人身上, 但并非盯着对方。如此可以使案主感受到你有用心 听他说话。 声音温和:急促或结巴的说话,容易让案主感受 社工的紧张或不妥,语调平稳、自然,可以缓和谈 话气氛。 放松心情:面对案主时,适度地放松自己,一方 面显示出你的自信,另一方面也可以协助案主放松 心情。 ⑦.脸部表情:随着案主情绪而有适当的变化



3、消除案主“抵制”的会谈技巧 我们对自己习惯的处理事情的方式总会有点舍不 得放弃,因为那些毕竟是使用很久的了。



使用新的方式处理事情要有一番决心和勇气。
你是否也思考过,如此下去,后果会怎样? 据我所知,许多人有和你一样的感受和顾虑,但 当他们下决心去试后,结果确实相当令人满意。



3、会谈既是艺术又是科学 ——对所有助人专业而言,会谈不仅是一种艺术、也是 一种科学,个案工作者在整个会谈过程中艺术化地运用 会谈的原理与原则,建构有条不紊的双向沟通与互动关系, 透过这种过程达到「特定目的」的一种专业性谈话。 4、会谈时解决案主问题的过程 ——简言之,会谈是个案工作者为了达成案主的权益与服 务成效,所设计的一种沟通过程。个案工作者透过会谈 过程,提供案主各种适切的服务,以解决案主的问题、满 足其需求。

案例: 当事人说:“你不了解一同性恋的人心理的冲突有多 大。” 咨询员的反应: ( )1.不!我当然知道。 ( )2.你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你自己快乐就 好了。 ( )3.这也难怪,我们的社会在这方面仍然相当 保守,你不必期待大家了解你。 ( )4.你觉得你的行为不被社会所了解、接受, 而感到压力与矛盾,如果你愿意,我很愿意和你谈谈。 ( )5.同性恋原本就比较特殊,比较违反社会正 常现象,我希望你赶快找心理医师治疗改掉。
C.同理心ຫໍສະໝຸດ 练
公式: 嗯哼…… 你觉得……【你是不是会觉得……】 你感到……【我听到的好像你会感到……】 你似乎…… 你的意思是…… 对你来说,好像我听见你在说…… 听起来好像…… 对你来说,你会有种……的感觉。 好像你会有……的感受。 你觉得……(情绪字眼),因此……(内容陈述)。

说行合一,行为前后一致
自我分享

表露自己是一种决定。工作者要分享什么或何 时分享,是根据当事人的需要及当事人能从分 享资料中获益的情况而定。
四、会谈的其他技巧

1、减除会谈中案主焦虑的技巧 可以通过下面的问话引出话题,使案主缓解焦虑,直 接面对他的感受。 “你来申请帮助或前来会谈,不知道有何感受?” “许多接受帮助的人,多少会有些担心,你是这么看的吗? “一个人把心理的感受说出来,会舒服很多的。” “你也许有些想法和顾虑,这很正常,许多人都这样。”

4、工作者具有相应的工作能力
从案主的角度来说,他知道工作者有能力帮
助他处理他的问题,并对工作者产生专业信 任。
三、会谈的技能要求

工作者在会谈中,必须具有五项基本技能,即生理专注、 心理专注(同理心)、具体化、尊重、真诚。 1、生理专注 即,工作者通过身体语言向案主传达他关注案主、尊重 案主并愿意帮助案主等信息。具体做法如下: 面向案主座位成90度:这样社工可看到案主整个身 体,但不具压迫感 姿势开放:手势、身体动作轻松、自然,使案主觉 得社工是开放,而不是自我防卫。

真诚是一种非防卫性的行为:
当事人对工作者有负向态度时,工作者会尽量 去了解案主的想法和感觉,引发建设性的讨论, 而不是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或攻击对方。 · 例如 : 你觉得来这里没有帮助,没有结果的事似 乎令你厌烦泄气,也许我们应该先来谈谈到底发生了 什么事而变成这样子

真诚是一种一致性行为
个案工作的会谈技巧
2014年8月2日
一、会谈的基本特征

1、会谈是个案工作的主要活动 ——虽然社会工作的专业活动包括会谈以外的活 动,但社会工作者花在会谈的时间往往多于其它服务 活动上,尤其是提供直接服务的个案工作人员,几乎 大部分的专业服务都是依赖「会谈」来达成。 2、会谈的基本形式是面对面沟通 ——助人专业所使用的会谈方式,主要以面对面 交互谈话(face to face interview)的方式进行。 ——会谈包括语言沟通也包括非语言的沟通。 ——工作者与案主透过谈话过程,有效的交换两 人的意见与观念。
4、问为什么的技巧 问什么不如请案主说明那是怎样的一种情形或如何形成的。 因为“为什么”的问法有压制与指责的意味,比较生硬, 也会令人难以回答。 “你为什么这样说?”——你愿意解释你的意思吗? 你认为我伤害了你的感情吗?——是什么使你有如此的感 受,是因为我的话使你感到难过吗? 你为什么认为你的父母亲不会帮助你?——你认为你的父 母不会帮助你,能讲讲你的理由吗? 为什么你现在沉默了?——什么事情让你现在沉默了? 你为什么不喜欢这门课?——你说说不喜欢这门课的理由 吗?
b.表达的训练 简述“案主的语义+情绪反应” 句型:你觉得……(情绪字眼),因为……(事实内容简述) 例: 你的同学阿德对你抱怨说:「这算什么嘛!我花了整整 一星期写的报告,只得到乙,而阿良临时拼凑的居然得到甲, 你说老师是怎么当的呢?简直没有标准!」 你应该如何表达对他的同理心呢?



情境2:当事人说:「没想到三年的感情,她说断就断
情绪3:当事人说:「唉!孩子大了,就不听话了,多

情绪反应案例



.这次考试居然all pass,真是太意外了 .我男朋友居然和我最好的朋友在一起,我却是最后一个 知道的 .脸上长了这麽多豆豆,真是难看死了 .我的室友老是在我睡觉的时候开大灯,我简直快受不了 了 明天活动就要开始了,却仍然还有一些事情没准备完 .我一直把她当好朋友,她居然在背后说我是伪君子

案例:
.这个世界真是越变越糟了,到处充满诱惑,引人犯罪,每个 人为了争名逐利,无所不为;什么正义、和平、友 谊………根本没人在乎,这是什么世界,是进步还是退步? .分组报告时,同学都把责任推到我身上,他们连资料都没找, 总报告还要我写,他们却分享成果。 .我男朋友一直追问和前任男友的事情,我实在不想告诉他, 他却说我不说就代表我和前任男友有不可告人的事情,我 实在不知道怎么办。 .我爸妈希望我能继续念书,但家中经济不佳,我实在很想一 毕业就去工作。
咨询员:能不能告诉我,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具体化-事) 当事人:我们为了一个企划案意见不合,吵了起来, 甚至骂了起来,现在彼此已不讲话了。(使问题 更清楚,特定的行为、经验)
咨询员:不讲话多久了?(具体化-时间) 当事人:将近一星期了。 咨询员:那么这一星期六,你觉得如何?(具体化 -状态) 当事人:唉呀!真难过,好不方便喔!(模糊的感 觉) 咨询员:确实是不好过的样子,那么怎么样不方便、 难过呢?(具体化) 当事人:我们在同一房间工作,且具相邻而坐,共 同一支电话,以前一面工作一面说说聊聊;现在 有时差点忘了还会想聊聊、说说,尤其接电话更 糟,接到他的电话,叫他也不是,不叫他也不 是……(特定的行为和感觉)
课堂练习:
1.我觉得生命很没意义,生活很无聊。 2.我妈妈不管我了。 3.我的孩子变了。 4.同学欠揍,所以我打他。
5.今天心情好烦哦!
6.我觉得自己能力真差。 7.他令我太失望了。


4、尊重
尊重就是无条件的积极性关怀(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允许案主有属于他自己的感受与经验,不论这 感受是好或不好的,接受其独特性,不予批判并接纳、 关怀具愿意帮助他。 尊重的内涵主要是”无条件接纳“,它包括三个方面: a.不批判当事人的所故所为,不排斥当事人的感受。 b.接纳当事人的「人」与其「感受」,而不是赞同他 的行为。 c.以同理心的态度,也就是以当事人的参考架构 (frames of reference)了解当事人,对待、接受当事 人。


2、心理专注

心理专注即同理心,也就是工作者要站在对方立场 去辨识、体会其感受、想法,并将之恰当表达出来 的过程。
同理心的表达由两部分构成构成: ○:情绪与事实的辨识 ○:合理的语言表达

a.情绪辨识的训练 情境1:当事人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最怕在众人面前 谈话,今天的语文科,就要轮到他上台做心的报告 了…… 此时当事人的感觉是…… 了,头也不回一下,最让我受不了的是他说以前同情 我、可怜我,才和我在一起,而不是真正的喜欢 我……」。 此时当事人的感觉是…… 叮嘱几句,他就嫌烦,脸拉得很长,还常常顶嘴,骂 我老顽固,真是为谁辛苦为谁忙……」。 此时当事人的感觉是……

1、工作者对案主要同感地了解
从案主的角度来说,就是能“知道工作者明
白自己的感受”。

2、工作者对案主要问暖和接受
从案主的角度来说,就是“知道工作者尊重
自己,并且工作者完完全全接纳自己,所以 不会感到有威胁。

3、工作者对案主要真挚和诚实
从案主的角度来说,他能知道工作者并不虚
伪,也没戴假面具,而且是表里一致地和案 主交往。



具体化的案例: 例a— 当事人:唉!我觉得人生活着好辛苦!人生真的很没意义。 (模糊抽象的叙述) 咨询员:发生了什么事让你觉得人生没有意义?(具体化 -事) 当事人:上星期女朋友不理我了,我失恋了。 乍听之下,当事人好象是人生问题,但谘商员运用具 体技技发现是感情问题。
例b— 当事人:我的人际关系不好。(模糊、抽象的叙述) 咨询员:你说人际关系不好,是指和谁的关系不好? (具体化-人) 当事人:是和我同事。(缩小范围较有意义)


尊重的具体表现 a、愿意与当事人在一起:「表达」愿意与当事人 在一起。 b 、开发当事人的内在资源:即协助他激发自身 的能力去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是替当事人去解 决问题。 c、尊重当事人是独特的个体:不可以把当事人拿 来与其它人比较而讶异于他的特别与不同。 d、尊重当事人的自我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