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安案件与刑事案件的区别与联系?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的区别1 程度情节上:治安案件未构成犯罪,情节轻; 刑事案件构成犯罪,情节重.2 适用法律法规上:治安案件触犯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法;它不涉及国家安全,领土完整,社会制度;刑事案件触犯的是刑法,外延更大些。
3 管辖主体上:治安案件处罚机关是公安机关; 刑事案件处罚机关是法院.4 性质上:治安案件属于行政案件,另一个属于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的联系1 都侵犯了宪法所保护的客体--是违法行为;2 违法的主体都是具有行为能力的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3 都要受到司法机关的处罚.2 什么是治安案件?治安案件的特点?立案条件?治安案件是指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的法律、法规,对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而依法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组织调查、并作出处理(处罚)决定的法律事实。
特点:其具有违法性、危害性和当罚性。
立案条件:(一)对下列违法犯罪行为,情节较轻,不够立为刑事案件的,立为治安案件(1)扰乱公共秩序;(2)流氓滋扰;(3)殴打伤害他人;(4)偷窃财物;(5)诈骗财物;(6)抢夺财物;(7)哄抢财物;(8)毁坏公私财物;(9)赌博;(10)利用迷信骗取财物;(11)卖淫奸宿;(12)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13)伪造证件、票券;(14)违反枪支、刀具管理;(15)私种罂粟、吸食毒品;(16)妨害公共安全;(17)妨害公务;(18)违反危险物品管理;(19)违反户口管理;(20)其他违反治安管理,需要依法给予治安行政处罚的行为。
3 什么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特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违反治安管理法律法规,扰乱治安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
特征:1、轻微的社会危害性。
2、治安行政违法性3、应受治安处罚性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上述三个特征是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统一体,一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最基本的属性,是违反治安管理法律、法规的内在根据,也是应当予以治安管理处罚的基础;违反治安管理法律、法规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法律表现,也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当予以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依据;应当予以治安管理处罚则是行为的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的当然法律后果。
4 查处治安案件的原则?程序?(包括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其适用范围)原则: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2、错罚相当原则3、公开、公正、合法、及时的原则(公开包括治安管理处罚的依据公开和治安管理处罚公开两个方面)4、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5、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处罚是手段,教育是目的)治安案件查处的简易程序也称当场处罚程序,是指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事实确凿,被科以处罚又较轻的违法行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当场作出处罚决定的法律程序。
适用简易程序时应具备:a治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b符合法定处罚种类和幅度c有法定依据。
一般程序又称为普通程序,是指决定机关依法经过受理、传唤、调查、取证、告知、审核、决定的法律过程。
其特点:1 一般程序是治安管理处罚的基本程序 2 一般程序具有完整性3 一般程序具有公正性5 治安案件结案的前提条件?1 事实清楚2 证据确凿3 定性准确4 适用法律合法恰当5 程序合法6 法律文书规范6治安案件诉讼的期限?参与诉讼的主体?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
(三)办案期限的计算 办案期限“自受理之日起”计算。
所谓“受理之日”也就是治安案件受理并登记的时间。
为了查明案情进行鉴定的时间,不计入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为了查明案情进行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治安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公安机关在治安管理活动中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了其合法权益,依法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依法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的司法活动。
治安行政诉讼属于解决争议的司法行为;有权提起诉讼的人是:被处罚人、被侵害人、被决定采取法律措施的人;治安行政诉讼中的一方当事人必定是公安机关或人民政府。
7 那些情形是属于国家赔偿(在治安案件中)?国家赔偿的标准?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查办治安案件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应当承担国家赔偿责任。
国家赔偿责任的承担主体即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在支付赔偿费用之后应当依法责令具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受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承担部分或全部费用。
治安行政赔偿是指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查处治安案件过程中,因违法行使职权侵犯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由公安机关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的一种法律救济制度。
二)治安行政赔偿的范围1.对侵犯人身权利行为的赔偿(1)侵犯人身自由权的赔偿。
主要包括两种:①非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非法拘留是指对不符合拘留条件的人实施了拘留,或者超期拘留。
违法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是指在采取强制传唤,强制戒毒等法定强制措施的执行中具有违法行为。
②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
非法拘禁是指拘留和行政强制措施以外的其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行为,这主要是指公安人员用法律规定以外的名目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
(2)侵犯生命健康权的赔偿。
①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者唆使他人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暴力行为”既包括公安人员实施,也包括公安人员唆使他人殴打的行为。
②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和死亡的依照《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如若违反并因此使公民身体受伤害或死亡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8 治安案件的管辖?涉外案件的管辖?治安案件的管辖,即治安案件的调查管辖,是指公安机关受理调查治安案件时在事物、地域、层级等方面的分工,或者说是确定某个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该由哪一级和哪一个公安机关受理、调查的法律制度。
治安案件管辖的类别包括地域管辖、级别管辖、共同管辖、指定管辖、职能管辖、专门管辖和移送管辖等。
地域管辖是指横向划分同级公安机关之间及其所属部门在各自辖区内受理、调查治安案件的权限分工。
级别管辖是指根据各级公安机关的职责确定其治安案件的调查管辖范围。
专门管辖,是指某一治安案件依照规定只能由某一机关内的某一职能部门管辖的制度。
按照我国的有关法律规定,除依法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公民以外,其他外国公民(亦称普通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内(含船舶和航空器)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都可以成为治安管理处罚的对象。
对这部分外国公民的处罚,应该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实施。
9 治安案件拘留的时间?最长时间?最短时间?治安拘留一般为十天之内,最长期限为15天。
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
为了查明案情进行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刑事拘留最长为37天。
)10什么是劳动教养?劳动教养的期限?适用对象?劳动教养属于什么处罚?劳动教养是指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依法对特定违反治安管理,屡教不改的行为或者有轻微犯罪行为,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于刑事处罚的人所实施的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性教育措施。
劳动教养的期限为一至三年,必要时经审批可延长一年。
劳动教养的对象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尚不够刑罚处罚的违法人员。
如结伙杀人、抢劫、强奸、放火等犯罪团伙中,不够刑罚处罚的人员;有卖淫、盗窃、诈骗等违法行为,屡教不改,不够刑罚处罚的人员;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煽动闹事等扰乱社会治安行为,尚不够刑罚处罚的人员。
对违法人员实行劳动教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中城市的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审查决定。
劳动教养属于行政处罚.11 治安拘留和刑事拘留的区别?抢夺与抢劫的区别?罚款与罚金的区别?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案件与危害公共安全违法案件的区别?治安拘留与刑事拘留、司法拘留不同。
(1)三者的性质不同。
刑事拘留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司法拘留是一种司法强制措施;治安拘留是一种行政处罚。
(2)三者的适用对象不同。
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对罪该逮捕的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在法定的紧急情况下适用的;司法拘留适用于妨害民事、行政诉讼情节严重、但未构成犯罪的人;而治安拘留则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适用。
(3)三者适用的目的不同。
对罪该逮捕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适用刑事拘留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其逃避侦查、审判或者继续进行犯罪活动;对妨害民事、行政诉讼活动情节严重的人适用司法拘留,目的是保证民事或行政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适用治安拘留,目的是让其接受处罚和教育。
(4)三者的拘留期限不同。
刑事拘留一般为三日至七日,最多不超过三十日;治安拘留分五日以下、五日至十日、十日至十五日三个档次,单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最高限为十五日,合并执行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十日;司法拘留一般为十五日。
(5)三者的法律后果不同。
刑事拘留后可能会受到逮捕,从而继续接受公安司法机关的审查或审判;治安拘留期满后,处罚就算执行完毕,从而解除拘留;行为人被司法拘留后,如确有悔改表现,保证不再妨碍诉讼的顺利进行的,可以提前解除拘留。
(6)执行的场所不同。
被刑事拘留的人收押于看守所监管;治安拘留和司法拘留则是在治安拘留所执行。
(7)有权适用的机关不同。
刑事拘留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适用;治安拘留由公安机关适用;司法拘留则由人民法院决定,并交由公安机关执行。
(8)三者适用的法定条件不同。
刑事拘留的条件是《刑事诉讼法》规定;治安拘留条件是《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司法拘留的条件是《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
罚金的决定机关是人民法院,罚款的决定机关是公安机关;罚金的适用对象是犯罪分子,罚款的适用对象则是违反治安管理的人;罚金是一种刑事处罚方法,是我国刑罚中的一种附加刑,可以单独运用,罚款则是一种行政处罚方法;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二者的区别主要是:1、客观行为不相同。
抢劫罪表现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强制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而抢夺罪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财物,使他人来不及反抗;2、客体不完全相同。
抢劫罪不但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利,还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而抢夺罪则一般只侵犯了财产权利;3、犯罪后果要求不同。
抢劫罪对财物的数额没有要求,而构成抢夺罪要求抢夺的财物数额较大。
根据司法解释,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00元至2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