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案件查处》实训指导书实训项目一:治安案件的识别实训一、实训方案(一)实训目的通过模拟治安案件实战演练,再现治安案件产生的实际情景,引导学生进人查处治安案件的真实情景,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治安案件概念特点等基本知识指导查处治安案件的执法实践,为学生提供区分治安案件与刑事案件界限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
(二)实训内容:治安案件识别(三)实训条件:实训演练,辩论意见1、将同学分为两组,就行为人是否构成卖淫嫖娼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展开阐理分析和观点辩论,提高同学的参与度,深化对《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构成要件的理解和把握。
2、、最后由教师对同学提出的观点进行点评,对整个模拟实战演练情况进行总结。
(五)实训作业:提交实训心得。
(六)注意事项:1、按教师的要求和步骤进行操作;2、由教师审查学生的操作过程。
二、实训案例2016年1月23日,刘x x以380W边锋银子(虚拟货币)作为发生性关系的交换条件与女网友李X X谈好价格。
同一天下午,刘x x与女网友李X x在刘x X租住的出租房内发生性关系,发生性关系后,刘x x通过网络划了380W边锋银子(虚拟货币)给女网友李x x,后被公安机关查获,公安机关依法受案并展开调查工作。
在案件的调查过程中,刘x x与女网友李x x都如实交代了上述情况。
实训项目二:治安案件的受案实训一、实训方案(一)实训目的:通过对治安案件受案实训项目的演练,明确治安案件受理的来源,治安案件受理的条件,掌握治安案件受理的程序,能够正确填写报警案件登记表和受案登记表。
对于110指令处警到达现场的案件还应该能够掌握接处警的相关知识和能力。
(二)实训内容:治安案件受理的条件,治安案件受理的程序,报警案件登记表和受案登记表的正确填写。
(三)实训条件:实训演练,xx。
(四)实训组织与步骤:1、简要回顾课堂关于治安案件受案的法律规定和所涉及的法律文书。
2、讲解演练案例,即模拟110接处警受理“王某殴打他人案”。
3、根据模拟演练需要,将学生分组,并做好角色分工,分别扮演处警民警、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和受害人。
4、学生分组演练,教师进行指导。
5、学生填写报警案件登记表和受案登记表,教师点评。
6、对于不属于本公安机关管辖的,规范填写《移送案件通知书》7、对于当事人提出办案人员回避的,规范的填写《申请回避审批表》8、教师进行审批和查阅,检查学生的填写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
(五)实训作业:提交《报警情况登记簿》、《受案登记表》、《移送案件通知书》、《申请回避审批表》(六)注意事项:1、按教师的要求和步骤进行操作;2、由教师审查学生的操作过程;3、《报警情况登记簿》、《受案登记表》、《移送案件通知书》、《申请回避审批表》填写要准确。
4、注意正确区分案件性质;5、注意管辖权限。
二、实训案例2016年6月21日21时23分左右,王某在海口市国兴大道万达影城,因座位顺序问题与宁某发生口角,后王某用右拳击打宁某左脸部,致使宁某左脸青肿。
报案人李某打110报警,民警出警后将王某带回国兴公安派出所。
三、相关文书(一)受案登记表(二)移送案件xx(三)xx审批表。
四、考核方式及标准(一)考核方式1、由教师审查学生的操作过程;2、学生之间相互审查操作过程,作出评议,最后由教师总结。
(二)考核标准四级记分制优秀:学生认真接受报案,案件性质判断正确,认真审核报案材料,正确受案,妥善处置,《受案登记表》等法律文书填写准确无误。
良好:学生较认真接受报案,案件性质判断正确,较认真审核报案材料,正确受案,妥善处置,《受案登记表》等法律文书填写较准确。
及格:接受报案和审查报案材料基本符合求,案件受案、处置基本正确。
不及格:接受报案和审查报案材料不认真,案件性质判断错误,受案不当,《受案登记表》等法律文书填写不清,处置不当。
实训项目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认定实训一、实训方案(一)实训目的:加深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构成理论的理解,掌握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构成为认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基本技能,初步具备对对治安案件进行准确定性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实训内容运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法律构成对治安案件准确定性的能力实训。
结合案例进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构成分析,如根据分析法条所得的寻衅滋事行为的法律构成,分析寻衅滋事案例中行为人构成寻衅滋事行为的理由。
(三)实训条件:案例,多媒体教室。
(四)实训组织与步骤:1、学生分组,各组学生结合典型案例,围绕行为人的行为定性及其理由进行案例分析讨论;2、各组讨论后推出代表发言;3、各组互评;4、老师最后进行总结性评析,为学生运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法定构成认定具体治安案件性质奠定基础,提高治安案件准确定性的能力。
(五)、作业要求各组提交案例分析结论、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四:治安案件调查取证中传唤的训练一、实训方案(一)实训目的: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治安案件调查取证中传唤的基本方法,正确实施传唤,并能够规范地填写《呈请传唤审批表》、《传唤证》等相关法律文书。
(二)实训内容:1、口头传唤;2、使用传唤证传唤,规范地填写《呈请传唤审批表》、《传唤证》;3、强制传唤,正确履行强制传唤手续;(三)实训条件:实训演练,xx。
(四)实训组织与步骤:1、简要回顾课堂关于治安案件调查取证中传唤的法律规定和所涉及的法律文书。
2、对治安案件嫌疑人进行传唤训练(1)对现场的治安案件嫌疑人进行口头传唤。
(2)使用《传唤证》传唤离开现场的治安案件嫌疑人。
(五)实训作业:提交《呈请传唤审批表》和《传唤证》。
(六)注意事项:1、《传唤证》中制定的询问查证地点应当是违法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某个地点,可以是违法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公安机关办公场所,也可以为该市、县内的其他地点。
2、不得以连续传唤的方式变相拘禁违法嫌疑人。
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对情况复杂,其违法行为依照法律规定可以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以上负责人批准,询问查证的时间可以延长至24小时。
3、严格把握适用对象和方式。
《传唤证》的适用对象只能是治安案件的违法嫌疑人,不得对违法嫌疑人的亲属、证人等其他人员进行传唤。
4、填写《呈请传唤审批表》和《传唤证》。
5、强制传唤的对象是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违反治安管理嫌疑人,强制传唤应当慎重使用手铐、警绳等约束性警械,只要能够约束、迫使违法嫌疑人到案接受询问,不一定都要上手铐、警绳等约束性警械。
6、应及时通知被传唤人家属。
二、实训案例2016年6月21日21时23分左右,王某在海口市国兴大道万达影城,因座位顺序问题与宁某发生口角,后王某用右拳击打宁某左脸部,致使宁某左脸青肿。
报案人李某打110报警,民警出警后将王某带回国兴公安派出所。
三、相关文书《呈请传唤审批表》《传唤证》四、考核方式及标准(一)考核方式1、由教师审查学生的操作过程;2、学生之间相互审查操作过程,作出评议,最后由教师总结。
(二)考核标准四级记分制优秀:学生认真实施传唤,选择传唤种类及方式正确,《呈请传唤审批表》和《传唤证》等法律文书填写准确无误。
四级记分制优秀:学生认真实施传唤,传唤类别选择正确,传唤流程完整,《传唤证》等法律文书填写准确无误。
良好:学生较认真实施传唤,传唤类别选择正确,传唤流程较完整,《传唤证》等法律文书填写较准确。
及格:实施传唤与传唤材料基本符合要求,传唤类别选择基本正确,《传唤证》等法律文书填写基本正确,传唤程序存在基本正确。
不及格:实施传唤不认真,传唤类别选择错误,受案不当,《传唤证》等法律文书填写不准确,传唤程序存在严重不当。
实训项目五:治安案件调查取证中询问的训练一、实训方案(一)实训目的: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治安案件调查取证的基本方法,正确询问行为人或嫌疑人、证人及被害人。
掌握现场访问、询问的方法。
能够规范地填写《询问笔录》。
(二)实训内容:对案件现场的知情人、受害人和其他见证人进行询问以及询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规范地制作《询问笔录》(三)实训条件:实训演练,xx。
(四)实训组织与步骤:1、简要回顾课堂关于治安案件调查取证时询问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法律文书的制作要求。
2、讲解演练案例。
3、根据模拟演练需要,将学生分组,并做好角色分工,分别扮演处警民警、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受害人、证人。
4、学生分组演练,教师进行指导。
5、学生填写《询问笔录》,教师点评。
(五)实训作业:《询问笔录》(六)注意事项:1、询问必须由办案人员进行;并应当向当事人出示证件;2、同一案件有两个以上违法嫌疑人的,必须个别进行询问;3、询问未成年的违法嫌疑人,应当通知其监护人或者教师到场,确实记录在案;4、必须依法履行法律手续。
5、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对情况复杂,其违法行为依照法律规定可以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以上负责人批准,询问查证的时间可以延长至24小时。
6、询问证人和受害人前,应当了解证人、受害人的身份,证人、违法嫌疑人、受害人之间的关系,并告知如实提供证据。
7、询问证人能够个别进行,不能把证人召集在一起让他们互相提示、互相商议,更不能在同一地方同时询问违法嫌疑人和询问证人,办案人员要保证证人依法作证。
8、办案人员不得向证人、受害人透露案情,办案人员不能表示自己对案件倾向性意见,不能引导、暗示证人或者受害人的陈述,严禁使用威胁、引诱和其他非法方法询问证人、受害人。
9、询问内容如果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办案人员应当保密。
二、实训案例2016年6月21日21时23分左右,王某在海口市国兴大道万达影城,因座位顺序问题与宁某发生口角,后王某用右拳击打宁某左脸部,致使宁某左脸青肿。
报案人李某打110报警,民警出警后将王某带回国兴公安派出所。
三、相关文书《询问笔录》四、考核方式及标准(一)考核方式1、由教师审查学生的操作过程;2、学生之间相互审查操作过程,作出评议,最后由教师总结。
(二)考核标准四级记分制优秀:学生认真实施询问,询问流程完整,《询问笔录》等法律文书制作准确无误。
良好:学生较认真实施询问,询问流程较完整,《询问笔录》等法律文书制作较准确。
及格:实施询问与询问材料基本符合要求,《询问笔录》等法律文书制作基本完善不清,询问程序基本正确。
不及格:实施询问不认真,《询问笔录》等法律文书制作存在较大问题,询问程序存在严重不当。
实训项目六:治安案件调查取证中检查的训练一、实训方案(一)实训目的: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治安案件调查取证中检查的基本方法,正确进行现场勘验、检查的方法,能够规范地填写《呈请检查审批表》、《检查证》,《勘验、检查笔录》等相关法律文书。
(二)实训内容:现场勘验与检查。
对治安案件现场进行勘验,检查,规范地填写《呈请检查审批表》、《检查证》,《勘验、检查笔录》。